• 【正版】欢喜(冯唐文集)97872010832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欢喜(冯唐文集)9787201083223

11.8 4.1折 29 九品

库存2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唐

出版社天津人民

ISBN9787201083223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9787201083223

上书时间2024-06-25

代号永恒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欢喜》——风流才子冯唐最纯情的文字。旧书堆中偶然发现的17岁少年习作。
完整未删节版,鲜活重现1980年代往事,可谓是阴柔纯情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者自我评价:“比我现在的东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对少年的描写细腻嚣张,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现在肯定写不出”。

作者简介
冯唐,男,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71年生于北京。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咨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欢喜》、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长篇小说《万物生长》、长篇小说《北京,北京》、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诗集《冯唐诗百首》、长篇小说《不二》、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荡荡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
2005年,凭借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
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OFTHE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内容摘要
 完整未删节版《欢喜》,鲜活重现1980年代往事,可谓是阴柔纯情版《阳光灿烂的日子》。
《欢喜》是冯唐十七岁作品,青春寻找的故事,结构完整,堪比仲永。读到最后有种莫名的伤感,觉得青春这回事实在是难以捉摸。多年后的回忆,似曾相识的瞬间,恍然明白,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酷爱读书的秋水,有着普通孩子对社会、人生以及异性的好奇,有着青春期少年的乖张和叛逆,在80年代末的高中校园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议武侠、论诗歌、谈理想。那个时候没名没利,却有人生真正的欢喜。

精彩内容
 上语文课,大家都可以轻松一下。像大多数中国文人一样,语文老师精通侃山和发牢骚。打把式的说自己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我看我们老师的功夫全在一张嘴上。嘴唇粉薄,给人极精致的感觉,保养得很好,红润光鲜,像是女孩子的。现在想来,张仪拖着游说不成、被人打得体无完肤的身子,对怨他的妻子说:“你看我舌头还在吗?还好吗?这就足够了。”也很有气魄,或许我们老师和他多少有些渊源。
其他器官也还端正,有儿歌为证:“大脑袋,小细脖,光吃饭,不干活。”脑袋就像隔街的“步云轩”,女人的铁镀铜镯子,掺银的金戒指,劣等的青田石,泥猫泥狗,郑板桥的竹子(当然是假的),情人卡,代人冲洗相片,快件一天取每张四毛,总之,里边什么都有。所以联想丰富,讲重耳的时候,最少要讲重耳的板肋,也就是排骨中间没肉,连成一整块,和他眼
睛里有俩瞳仁,天生的四眼。兴致高的时候,还要讲讲国君在重耳逃亡时候,趁重耳洗澡偷看了一眼他稀
有的排骨,其后重耳得势,偶然想起来,发兵把那个国灭了。
语文老师兴致总是很高,如果知道的有点没说出来,就像找不到厕所,憋得浑身不自在,生怕明天噎得死过去,再也没有说的机会了。他腰有病,坐着讲课,激动的时候就站起来,板擦向桌面一拍,很有气势,就是不十分响亮。大家起劲地叫好。
同学们十分爱听,引颈,侧目,兴起时一齐叫好,大笑。但有时候,笑话讲到高深曲折,同学们毫无反应,他们受过的教育使十个人合起来也不见得能理解一句真正的笑话。“你们倒是笑呀?”老师只好皱着眉头再讲一遍,痛苦啊。“这也是个笑话。”先生
生气地说,于是几个聪明一点的先笑起来,这笑再引起其他人的笑,遂笑成一片。就像胡校长训完话:“我的讲话到此结束。”几个未睡死的人兴奋地鼓起掌来,掌声惊醒了沉睡着的,大家就一起鼓起来。
我也乐得看几页自己喜欢的闲书,要是平常,一
来有老师在台上辛辛苦苦地讲,总觉着不太尊重老师的劳动,二来在干正经事的时间看闲书,心里总有一
种犯罪感,且不说上对不起伟大的党,下对不起列祖列宗,单是想起早上吃的二两馒头,也很不好意思。
但是现在,西山卧佛头上的匾说得好:心安理得,得大自在——反正语文老师讲的实在不见得比我看的正经多少。
今天,开讲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
“我对八百里秦川总有一种向往,去年去了次,一条土路,一条汉子赶着架驴车,一条腿曲在车辕上,另一条在车边逛荡着,车后边歪着他的婆姨,红袄绿裤,怀里抱个娃……陕西和山西的农民在外表上很难分,但有个诀窍:陕西的手巾把儿朝后系,山西的手巾把儿朝前系……”我决定不听了,翻出《李义山集注》,桃色虎皮纸封面,白绫包角、压脊,装裱很招人喜欢。
第一首《锦瑟》,曾仔细读过几遍,还是不了然: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遍查诗话,得两解,仍觉欠通。宋人刘放著的《中山诗话》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一个旦角没头没脑长出五十根弦来,的确很奇怪。宋人许觊著《彦周诗话》载:“……《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
,其柱如其弦数,其声有适怨清和。’又云:‘感怨清和’昔令狐楚侍人能弹此四曲,诗中四句,此状四曲也。……”中间四句分写四支曲子,似可,但首、
结二联不可解。
我闭上眼睛,让这几句诗在嘴里慢慢嚼着,椅子自然而然地前腿离地,又摇了起来。阳光探进来,摩挲着我的身子,像姥姥温暖的大手。
“第一首,第一首……”这三个字不知从哪里突
地打到脑子里,撞起一朵白亮的火花,头脑里呈纷乱着的各种设想、思路,燃烧起来,腾起明亮的蓝紫色的光焰,一切在它的照耀下都清楚了。
“第一首!第一首!这是作者的自序。对,是《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
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首联是说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诗总是深怨凄婉,无由地发大悲音,可那一句一言都是我情丝的凝结,我岁月的折叠。
次联就是说诗的内容:对色空人我的迷惑、探究,对皇上的痴心——杜鹃啼血总是该人人知道吧。中联是说诗的艺术:先是用词,如海阔,如明月,如珠圆,如泪润,后是造境,大概是了然的话吧: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结联是回顾,是叹……一情一景如在眼前,可为什么自己当时那么糊涂呀!心情真好,像阿基米德从澡盆里光屁股跑到街上一样,喊起来:“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笔!我的笔!我要写下来……”真应了小学老师的那个比喻:“你的笔就像战士的枪,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他能干什么呢?”“当军官呀。”我当时心里这么想,却没大胆到说出来。现在想来,军官也会有把装饰用的小手枪,我却连一个现成的铅笔头都没有。
有什么法子,削吧。情绪还没有平静下来,手兴奋得直颤,脑子全然不在手上,结果木头没削着,手指险些少了一块。
“拿来给我。”大概是脑子不在手上,手指是受了孟寻的支配,把铅笔和刀子自动交给她。她打开铅笔盒,把剩下的秃铅笔全部掠了去。P11-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