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史:卢梭与大(上下册)(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文明史:卢梭与大(上下册)(精装)

正版新书,欢迎选购

103.6 7.0折 148 全新

库存1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里尔·杜兰特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21856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sm9787545521856

上书时间2024-03-06

姜太公不钓鱼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著,台湾幼狮文化译的《卢梭与大革命(上下权威修订版)(精)/世界文明史》试图解答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何大革命的领袖们如此坚定地以他的美德共和国作为蓝图,启蒙思想家在大革命当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他们是否应该为法国大革命的悲剧承担责任等问题。本书是荣获美国普利策奖的传世经典,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71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他花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11卷的《世界文明史》。     他于1968年获得普利策奖,1977年获得自由勋章奖。终其一生,杜兰特都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

目录
第一部  卢梭与法国
第二部  卢梭时代的南欧
第三部  卢梭时代的宗教
第四部  卢梭时代的英国

内容摘要
 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著,台湾幼狮文化译的《卢梭与大革命(上下权威修订版)(精)/世界文明史》讲述了卢梭在文学、教育学、哲学、宗教、
道德法则、社交行为、艺术与政治诸方面都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斯塔尔夫人曾谓卢梭:“没创造过任何东西,却将所有东西付诸一炬。”正如历史上多数的关键性事件,100个相异的因素汇成法国大革命,而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思想推手。现代世界的思想、现代世界的政治制度、现代世界的思维办式……还是缘起于那个时代、那个地域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那个时代思想的引领和控制中向前摸索着。

精彩内容
 最后两个字颇有深意。因为日内瓦的2万居民中,只有1600人拥有公民的头衔和权利,卢梭个人的历史即由此说起。他的家族具有法国血统,但自1529年即已定居日内瓦。祖父是加尔文教派的牧师,而作为孙儿的他,终其一生,于信仰抉择上,始终停留在加尔文教徒的阶段。父亲是一位想象力丰富、情绪不稳定的优秀钟表匠。1704年的婚姻,为他带来一笔价值
1.6万弗罗林的嫁妆。在儿子弗朗索瓦出世后,伊萨克抛妻弃子(1705年),远赴君士坦丁堡,在那里逗留6年之久。然后不知何故,骤返家园,卢梭就在这时出世。卢梭说:“我就是他这次归来所结的不幸的果实。”卢梭诞生不到一个礼拜,母亲就患产褥热去世了。“我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毫无活下去的迹象,也
未稍怀希望能有人把我抚养长大。”一位姑妈对他悉心照顾,从而救了他,为此,卢梭说:“我会毫不迟疑地原谅你。”这位姑妈歌唱得很好,这可能陶冶了他的性情,使他终生爱好音乐。
他性格早熟,很早就学会了阅读。由于父亲伊萨克喜爱浪漫传奇的故事,父子二人于是一起埋首于苏珊遗留下来的书堆中。卢梭是在法国式爱情故事、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和加尔文教派的道德观糅合而成的气氛中成长的,这使他的性格趋于不稳。他十
分正确地把自己描写成“又粗鲁、又温和,而具有柔弱和刚强的性格。这一性格,游移于怯懦和勇敢、浮华和高洁之间,常使我与自己作对”。
1722年,他的父亲跟戈蒂埃上尉争吵,打伤对方,因而受到市政长官的传讯。为了免除牢狱之灾,伊萨克只得逃离日内瓦,定居在13英里外的尼永。数年后,伊萨克再婚。弗朗索瓦和卢梭兄弟二人,由他们的舅父加布里埃尔·贝尔纳收养。弗朗索瓦不久离开
,在一个钟表匠那里做学徒,从此在卢梭所有的记载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至于卢梭,却和他的表兄亚伯拉罕·贝尔纳一起被送到邻近的博赛村一家由牧师朗贝西耶管理的寄宿学校。“我们在这里学习拉丁文,及所有一些美其名日教育的没有用的东西。”加尔文教派的教义是比较具有实际内容的课程。
卢梭喜爱他的老师,尤其是牧师的妹妹朗贝西耶小姐。她年已30岁,而卢梭才11岁,但他以一种怪异
的方式私恋着她。卢梭犯了错,被她鞭打之际,他却在被她亲手鞭笞的痛楚中获得快感。“痛楚与羞辱,混合着某一程度的邪欲,使我渴望再度受到惩罚,而不感到害怕。”卢梭故意犯错惹她生气而希望在鞭笞中获得快感时,由于这一企图过于明显,她决定不再鞭打他。一种性爱虐狂的因素,在他的性爱习性中一
直保留到晚年:小姐在不知不觉中引起我如许念头之外,我并不知道,甚或并不希望有其他满足情欲的方式,而且我长大成人后,那种幼稚的嗜好,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愚蠢的行为加上一种天生的胆怯,使我难以获得女性的青睐,以致面对我最喜欢的人都会惶惑终日、默然相对,而提不起勇气表露内心的爱慕企盼之情……现在我已写到《忏悔录》最隐晦迷惘情节的一段,也是最
困难的一段。我们将只不过是一些荒诞可笑的事当作真正的罪状来坦白公开,总令人感到矛盾而百思莫解。
晚年他觉得自己受到世界敌对与朋友打击时,他可能找到了一种获得快感的因素。
除了朗贝西耶小姐的鞭笞外,他对四周环境的自然景象,也甚为欣赏:“乡间是如此迷人……以致我满怀着一种时间无法冲淡的、对乡村生活的热情。”在博赛的两年,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日子,虽然他在此处同时发现了世界上的不义。因为无中生有的理由而受责,而使他反抗,使他持久地怨恨,也因此使他“学着去掩饰、去说谎。所有这些恶习通常在我们成年之时,即开始腐蚀我们快乐、幸福、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他从未更进一步接受正式或高等的教育。而他之所以欠缺平衡、判断和自我控制,及将理性置于情感
之下,部分原因可能是他求学时期结束得太早。1724年,12岁的他就跟表兄一起被叫回贝尔纳的家里。他到尼永看望父亲,在这里,他爱上了伍尔滕小姐,但遭对方拒绝。其后又与柯婷小姐恋爱,卢梭说:“她对我非常亲热,却不容许我对她回报以任何亲昵的举动。”经过一年的犹豫,他成为日内瓦一位雕刻匠的学徒。他喜爱素描,同时学习如何雕刻表盖,但是主人常为一点小过错而严厉地鞭打他,而且“逼着我去做那些为自己天性所歧视的罪行,诸如欺诈、懒惰和偷窃”。昔日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孩,竟然成了一个忧郁、孤独、性格内向的人。
他以广泛阅读自附近图书馆借来的书籍,并以礼
拜天到乡下远足的方式获得安慰。有两次,由于在田野闲逛太久,以致返回途中,他方才发现城门已关闭了。他只好在野外打发掉晚上的时光,以致第二天被指责为工作不力,受到毒打。发生第三次类似的情形之后,由于受罚的记忆犹新,他下定决心不回去了。
此时他尚未满16岁(1728年3月15日),囊空如洗,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别无他物。他步行来到6英里外天主教萨伏依区的孔菲翁。(P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