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

100 5.3折 18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虹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30

a108108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虹 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56092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9页
  • 字数 6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通史:清代卷(上)》讲述了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616年到1911年,时间跨度295年。通常我们把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作为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1616-1840年的近二百年的时间里被称作前清;1840-19u年被称作后清。由于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由一个封建大帝国逐渐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中国传统教育逐步转向现代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主要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在集权专制、等级分明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中所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正统主体,以纲常伦理、人文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教育”①。“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断学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教育,逐步改造中国封建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西学东渐’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 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 朱之瑜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和社会
二、论人性和教育
三、论教育目标
四、论教育內容
五、论道德教育
六、论学习
第二节 陈确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论与教育思想
二、知行观与教育思想
第三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一、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
二、抨击科举制度,提出“取士八法”
三、论教育内容
四、教学思想
五、论教师
第四节 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一、“实学”的內容及其教育意义
二、教育內容与治学论的“实学”特点
第五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二、关于教学思想
三、论道德和道德修养
四、论教师
第二章 清代实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 梅文鼎的教育思想
一、梅文鼎实学思想渊源及历史背景
二、梅文鼎专攻数学的学校规划
三、更新天文历数教材
第二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批判传统教育
二、土张学校为“人才之本”
三、“真学”“实学”的教育內容
四、强调“习行”的教学法
五、劳动教育思想
第三章 清代理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孙奇逢的教育思想
一、心性说与教育的基础
二、教育的价值及其道德目标
三、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方法论
第二节 陆世仪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善的本体论证明与教育的起点和目标
二、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其体系
第三节 李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价值
二、论道德教育的一般原理
三、论教学
第四节 张伯行的教育思想
一、“学为圣贤”的教育目的
三、“致知力行”的教学思想
四、儿童教育思想
五、学校教育与取士制度改革思想
第四章 考据学派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戴震的教育思想
一、培养“理民”治安的“贤才”
二、“由词通道”的经学教育和科技教育思想
三、扩充学问以“明理解蔽”
四、论道德及道德教育
第二节 焦循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二、治生与修身的德育论
三、因材量时、博学多闻、 自出性灵的教学论
第三节 阮元的教育思想
一、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二、培养“通天地人之道”的通儒
三、“专勉实学”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原则
第五章 实学教育思想的兴起与理学教育的终结
第一节 科技教育内容的新发展
一、科技教育课程的复兴和发展
二、科技教育课程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成性”学说的新突破
一、关于“成性”学说的变革
二、实学教育思想家关于“成性”学说的新见解
……
第六章 控新学教育思想的前驱
第七章 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教育思想
第八章 洋务教育思潮
第九章 资产阶级维新教育思潮
第十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思想的兴起
第十一章 近代女子教育思潮
第十二章 近代留学教育思潮
第十三章 近代教会教育思想
结语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