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
¥
50
3.9折
¥
128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庭斌 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区顶上
上书时间2021-06-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庭斌 著
-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116088757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1页
-
字数
8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以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地质特征及发展演化历史为主线,结合多年来与煤成气相关的地质研究及勘探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主要源自含煤岩系的大型和特大型气田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一些重要的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所含大型煤成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作了深入研究;阐明了中国煤成气的勘探前景,对中国天然气勘探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积的建议。《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可供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工作的科技、生产人员,相关部门的管理者,以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目录】
-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中国含煤岩系概述
1.1 引言
1.2 4大聚煤期,10个主要聚煤阶段
1.2.1 石炭纪一二叠纪聚煤期
1.2.1.1 早石炭世聚煤阶段
1.2.1.2 晚石炭世聚煤阶段
1.2.1.3 早、中二叠世聚煤阶段
1.2.1.4 晚二叠世聚煤阶段
1.2.2 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聚煤期
1.2.2.1 晚三叠世聚煤阶段
1.2.2.2 早、中侏罗世聚煤阶段
1.2.3 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聚煤期
1.2.3.1 晚侏罗世聚煤阶段
1.2.3.2 早白垩世聚煤阶段
1.2.4 新生代聚煤期
1.2.4.1 古近纪聚煤阶段
1.2.4.2 新近纪聚煤阶段
1.3 6大含煤区
1.3.1 大华北含煤区
1.3.2 扬子及华南含煤区
1.3.3 西北含煤区
1.3.4 东北含煤区
1.3.5 滇西一青藏含煤区
1.3.6 近海及沿海含煤区
1.4 中国含煤岩系分布特点综述
1.4.1 含煤岩系分布特点受制于中国大陆构造格局及地壳运动演变
1.4.1.1 古生代
1.4.1.2 中生代
1.4.1.3 新生代
1.4.2 中国主要含煤岩系发育时期与全球性主要含煤岩系发育时期有一致性
第2章 中国煤成气勘探发展概况
2.1 煤成气及与含煤岩系相关的天然气成为中国天然气储量的主体
2.2 近10年来发现了多个大型、特大型煤成气田,中国天然气储量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2.3 形成和发展了一批重要的含煤-含气(油)盆地及领域
2.3.1 鄂尔多斯盆地成为中国天然气T业发展最快、储量最多的盆地
2.3.2 塔里木盆地煤成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
2.3.3 煤成气是四川盆地近10年来储量增长的主力
2.3.4 松辽盆地成为中国第4大含气盆地
2.3.5 煤成气是中国近海海域天然气的主要勘探领域
2.3.6 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的煤成气田含有煤成凝析油和煤成轻质原油
2.4 构成5大含煤成气区
2.4.1 西北含煤成气区
2.4.2 华北含煤成气区
2.4.3 南方含煤成气区
2.4.4 东北含煤成气区
2.4.5 海域含煤成气区
2.5 小结
第3章 含煤岩系及煤型气(油)定义
3.1 含煤岩系
3.2 煤型气(油)
3.2.1 煤成气(油)
3.2.2 煤层气
3.2.3 煤成气与煤层气的区别
3.3 煤成气与油型气特征对比
3.3.1 煤成气组分相对“偏于”,油质“偏轻”
3.3.2 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3C2)相对“偏重”
3.3.3 煤成气汞含量通常相对较高
第4章 含煤岩系生烃机理
4.1 热模拟实验研究含煤岩系生烃潜力及评价认识要点
4.1.1 含煤岩系有3种烃源岩:煤层、炭质泥岩、暗色泥质岩
4.1.2 3种源岩生烃总趋势一致
4.1.3 煤岩和暗色泥质岩热演化特点不完全相同
4.1.4 炭质泥岩、暗色泥质岩生烃潜力低于煤岩,但排烃能力相反
4.1.5 含煤岩系较海相及湖相烃源岩生烃能力相对较低,并以生气为主
4.1.6 含煤岩系总生气潜力高于中、新生代湖相泥岩
4.1.7 含煤岩系源岩生烃高峰早于非含煤岩系源岩
4.1.8 复杂的显微组分组成导致含煤岩系生烃潜力差异较大
4.2 热模拟实验研究含煤岩系对生成煤成油潜力及评价认识要点
4.2.1 煤岩在中等热演化阶段有液态烃产出,但产出比例变化甚大
4.2.2 含煤岩系的3种有机质——干酪根、腐殖酸和可溶抽提物是生成煤成油的主力
4.2.3 不同显微组分生油潜力有成倍、甚至10倍以上差距,藻质体、树脂体、角质体生油潜力最好
4.2.4 煤岩显微组分活化能决定生成煤成烃门限值及高峰温度区间
4.3 含煤岩系煤成烃实验成果总结
4.3.1 生气为主,生油为辅
……
第5章 含煤岩系“二次生烃”
第6章 含煤岩系生烃模式
第7章 煤成气的判识
第8章 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
第9章 含煤盆地转化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地质条件
第10章 中国部分重要含煤-含气(油)盆地
第11章 中国大型、特大型与煤成气相关气田分布特征、储聚型式及成藏模式综述
第12章 中国大煤成气田主控因素综述
第13章 中国煤成气勘探前景概述
结束语——创造性思维与正确的勘探战略是发展中国煤成气地质理论与勘探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