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6 2.0折 30 九品

仅1件

重庆渝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岩 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L33

上书时间2024-08-26

旌辰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侯岩 著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215079175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 字数 235千字
【内容简介】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的作者是侯岩。《网络传播心理新论(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从无文化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转向了多元文化为基础的理论假设,从文化视角拓展研究思路,切入网络传播心理的研究,为解决各类网络问题带来新的思路,突破现有研究范式,超越对传统方法的移植,以期在方法论层面有所突破。
【作者简介】
    侯岩 河南大学心理学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小学生学习报社总编辑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专著多部《童媒品牌》被评为2009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校文化研究概论》被评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奖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动因    1.1.1  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拓宽了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1.2  网络环境对传统心理学提出挑战,使得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建构成为必要    1.1.3  传统心理学对网络心理与行为的解释力弱,寻求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新路径成为必然     1.1.4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正在寻求新突破   1.2  文献综述     1.2.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     1.2.2  心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     1.2.3  文化心理学研究    1.3  研究归宿   1.4  研究架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案例分析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文献研究法  1.6  创新之处第2章  文化心理反思:追寻心理学历史语境与发展历程  2.1  传统心理学科学性分析    2.1.1  传统心理学科学性的基础    2.1.2  科学主义追求    2.1.3  科学特质分析    2.1.4  小结  2.2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背景    2.2.1  冯特人文取向的文化心理学渊源    2.2.2文化心理学的生成背景  2.3  文化心理学理论分析    2.3.1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2.3.2  文化心理学基本内容    2.3.3  文化心理学研究取向       2.3.4  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  2.4  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关系    2.4.1  二者的研究对象或内容呈互补关系    2.4.2  学科性质上呈互补关系    2.4.3  二者在方法论上的互补性第3章  文化心理关联:当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与文化相遇  3.1  文化概念内涵分析    3.1.1  “文化”概念    3.1.2  文化的内涵  3.2  心理学中的文化    3.2.1  文化的基本维度    3.2.2  文化的基本原则    3.2.3  心理学本身是文化  3.3  传播与文化互动    3.3.1  传播的视角看文化    3.3.2  文化的视角看传播  3.4  网络与文化互动    3.4.1  网络作为技术概念    3.4.2  网络的文化属性    3.4.3  文化传播的网络化    3.4.4  文化影响网络的发展  3.5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3.5.1  时空开放性    3.5.2  信息共享性    3.5.3  多元互联性    3.5.4  空间交互性    3.5.5  虚拟数字化    3.5.6  复杂非线性     3.5.7  传播超限性      3.5.8  身份隐匿性      3.5.9  交流人际性    3.6  网络传播的文化功能    3.7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独特性      3.7.1  符号化的网络传播     3.7.2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独特要求 第4章  文化心理探寻: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现状分析  4.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案例分析    4.1.1  案例一:对新媒体事件的研究分析    4.1.2  案例二:对网民个体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的研究分析      4.1.3  小结   4.2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现状    4.2.1  研究概况    4.2.2  十年来我国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分析    4.2.3  小结     4.3  传统心理学主导下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范式    4.3.1  科学主义范式主导下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困境     4.3.2  现实分析    4.3.3  社会科学哲学范式转型及其启示  4.4  文化心理研究介入网络传播心理的可能性    4.4.1  文化心理学的客观要求    4.4.2  网络传播的文化维度    4.4.3  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差异性  4.5  文化心理视角下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价值探析    4.5.1  可以扩大学科研究视野,探索网络传播规律    4.5.2  可以倡导研究多元化,实现研究范式变革    4.5.3  可以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实践应用第5章  文化心理建构: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品性  5.1  网络传播心理的理论建构    5.1.1  建构意义    5.1.2  建构原则   5.2  文化心理品性:一种分析框架  5.3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    5.3.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观的转变    5.3.2  研究对象是一种历史一文化存在    5.3.3  研究对象的一般文化特征    5.3.4  从学理到价值——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第6章  文化心理分析:网络传播心理概念分析  6.1  实证主义心理学概念分析    6.1.1  描述性    6.1.2  逻辑性    6.1.3  普遍性    6.1.4  合理性  6.2  网络传播心理概念的一般文化特征    6.2.1  概念的界域性    6.2.2  概念的合情性    6.2.3  概念的时代性  6.3  网络传播心理概念的文化分析——以自我和人格为例    6.3.1  对传统自我、人格观的质疑    6.3.2  网络虚拟人格    6.3.3  网络自我与人格概念的新界定  6.4案例剖析——以虐猫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自我    6.4.1  事件回放    6.4.2  网络自我的文化心理分析第7章  文化心理运用: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方法分析  7.1  研究方法概述    7.1.1  心理学研究方法素描    7.1.2  传播学研究方法素描  7.2  从工具到价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文化特征评析    7.2.1  研究方法的历史性    7.2.2  研究方法的民族性    7.2.3  研究方法的个性    7.2.4  研究方法的日常性    7.2.5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方法的新要求  7.3  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心理解释    7.3.1  研究方法    7.3.2  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类型第8章  文化心理解释:网络人际交往的文化心理研究  8.1  网络人际交往概述    8.1.1  网络人际交往的概念    8.1.2  有关学者的观点    8.1.3  网络人际交往内涵    8.1.4  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  8.2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8.2.1  语用环境的非在场性    8.2.2  交际主体的身份符号化    8.2.3  交流方式的间接性    8.2.4  交际过程的非线性可逆性    8.2.5  交际规则的共通性  8.3  网络人际交往情境的文化涵义    8.3.1  网络人际交往情境的文化涵义    8.3.2  交流悖论——交流行为误读中的文化涵义  8.4  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络人际交往典型行为的文化心理研究    8.4.1  网络交际者的会话特点    8.4.2  网络交际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分析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