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化与传播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文化与传播

48小时内发货,不接急单

48 4.8折 99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仇振武 著;梅雪芹、陈林博、钱易、温宗国 编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3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20240612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仇振武 著;梅雪芹、陈林博、钱易、温宗国 编
  •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149589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内容简介】
  人类共享同一颗星球,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这是全人类相互连接的共同基础,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因此,塑料废弃物污染、核污染、农药污染、全球变暖、能源枯竭等,即人类现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也是不分国界的。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来都不应该只是一国、一地、一时、一人的问题。在生态危机面前,没有哪个民族或者文明能够独善其身,因此人与自然间的紧密联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与坚实基础。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共同解决生态危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过程。若要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会面临来自生产、消费、城镇化建设、天然生态系统、文化教育和法制管理等领域的许多问题与挑战。但无论哪一领域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入,都有赖于人的活动。正如1978年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伊林・费切尔在《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一文中特别提醒的,“我们渴望的生态文明,是以社会主体对于这一制度的自觉意识为先决条件的”,唯有作为社会主体的尽可能多的人的行为发生改变才能实现。这涉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明确地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种“新人”,一种具备生态世界观的人。这里所说的“生态世界观”原本指的是环境史学者在从事历史研究时,以生态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整个世界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它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主张和生态意识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运用,其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多样性和有机联系性。在这种生态世界观的视域下,世界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一个土地共同体或生态共同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不仅有人类,还有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即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进而言之,这个世界不只是我们的和你们的,也是它们的,没有我们和你们,它们照样繁衍生息,而没有了它们,我们和你们只能坐以待毙。这不是抽象的玄理,而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已经为许多环境史的研究成果所揭示。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悟出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人类和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朴素的生态智慧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诗词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散文
第三节 中国古代小说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外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念
第一节 中外现代诗歌
第二节 中外现代散文
第三节 中外现代小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世界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生态意识
第一节 世界经典电影
第二节 中外经典纪录片

第四章 中外环保科普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第一节 中国环保科普作品
第二节 国外环保科普作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世界环境史经典著作中的生态认知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世界重要环境公约中的生态思维
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