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价值论

48小时内发货,不接急单

4.4 2.2折 20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芳洲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3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20240612

上书时间2024-06-14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芳洲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57220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204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继承了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分析方法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对欲望、效用具体形式和一般内容的对立统一,社会欲望、效用与个人欲望、效用的对立统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以及使用价值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内容的对立统一都做了较充分的论述。可以说,本书理论上的彻底和清晰正是得益于辩证的分析方法。
  本书不仅从使用价值由里及表地论证交换价值,而且采用马克思价值形态的分析方法,由表及里地从交换价值人手证明了商品交换价值的相等就是其社会标准的使用价值的相等。并且清楚地阐明了商品供需与交换价值互相调节的均衡规律,作为市场“看不见的手”,最内在的原因其实就是等价交换原则使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相等以实现最大的交换数量和利益。
【目录】
序/李小宁
前言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两种价值理沦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
一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回答交换价值是什么
二剩余价值理论
三劳动价值论和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大致获得等量利润的普遍情况相矛盾
四一个显著的缺点:使用价值和其物质形态的混淆
五关于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节效用和边际效用理论
一效用的定义
二相对的数量关系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四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均衡规律
五关于效用现实的客观基础
六关于对效用的主观实质的模糊
七关于总效用概念
第二章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一节效用和欲望的一些基本范畴
一关于效用主观性质的分析
二有用和效用
三关于欲望
第二节商品使用价值的客观形式
第三节消费的均衡规律
一预期效用与真实效用
二个人消费安排的均衡规律
第四节效用的现实基础
一现实欲望
二现实效用是物化的效用
三社会现实效用
四非商品经济中的现实效用
第五节商品使用价值是主观社会内容和
客观存在形式的对立统一
第六节具体效用和一般效用
一对具体欲望和效用的抽象分类
二欲望和效用的一般性质
三从效用和欲望一般到一般的效用和欲望——欲望和效用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
第七节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
一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
二社会效用具体和一般、直接和间接互相交叉的平衡关系
第八节边际效田和总效用
一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和构成部分
二关于空气的边际效用
三关于总效用
附录1: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些性质
(A)关于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性质
(B)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些其他性质
附录2:经济净福利(NEW)与国民净产值(NNP)由于污染而应作的调整
第三章交换价值形式与交换发展过程
第一节原始的简单价值形式
一使双方交换意愿一致的原因
二原始的简单价值形式的特征
三原始的简单价值形式的交换比例(数量关系)
四原始的简单价值形式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一交换的起源
二等一的交换比例和价值表现的形成
三商人、商业与货币
四商品生产中的负效用和劳动以及均衡规律的作用
五关于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已发展为商品交换的简单价值形式
一产生商品简单价值形态的历史时期
二物化的交换价值和社会现实效用的相等
三交换价值相对的数量关系
第四节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五节一般的价值形式
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内在的对立统一发展出物与物外在的对立统
二商品一般效用和具体效用内在的对立统一发展出物与物外在的对立统
三商品社会效用和个人效用更发展的对土统一
第六节货币的价值形式
一货币形式的发展
第七节第三章结束语:货币与商品流通中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对商品交换和生产的影响
二通货紧缩对商品交换和生产的影响
三结论
附录1:现代商品经济中的重大宏观风险
附录2:关于GDP或GNP的统计方法
附录3:金属货币供应与经济周期
第四章对人的欲望的一些补充研究
第一节欲望在形式上的发展
第二节欲望内容的发展
第五章商品交换与贫富差别及理想社会
第一节以社会现实效用为内容的等价交换
一平均分配财富的积极意义
二原始公有经济内集体正负效用
三社会现实效用的历史合理性
四有利于社会的贫富差别才合理
第二节贫富差副的社会平衡机制
一清除有害的致富行径
二对合法的贫富差别的平衡
第三节关于未来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一劳动是效用还是负效用
二社会必要的劳动是有效率要求的手段
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欲望必将是未来理想社会的精神支柱
第六章政府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维护国家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维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法律秩序
第三节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平衡与安全
第四节发展科技和教育
第五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第六节引导社会欲望和风气的健康发展
第七节本章结束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