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文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文化

48小时内发货,不接急单

8.76 3.1折 28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青、桑爱叶 著;过常宝 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2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20240612

上书时间2024-06-12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严青、桑爱叶 著;过常宝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360068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4页
  • 字数 155千字
【内容简介】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

  新旧同源,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雅俗共赏,孜孜以求只为天下大众汲取知识的甘露。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既包括山川风物、观念信仰、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业传统,也包括人伦礼仪、衣食起居、琴棋书画、奇技赏玩等,在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纵横交错中,书中呈现着新时代的思想激荡,“古”与“今”文化碰撞,“雅”与“俗”相得益彰。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是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套精品文化图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引领普通大众,沿着历史的轨迹,与文化对话,近距离探求文化的内涵。书系还是少年儿童了解传统文化,亲近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优秀读本,使他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中医文化》

  中医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棵万年巨树上结出的硕果。

  本书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谈起,由此展开中医文化的历史画卷。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天人相应”和“辨证论治”等主要理论,以及“四诊”、中药、针灸、推拿等诊疗方法,生动地再现了御医、坐堂大夫、游方郎中等行医场景。接着,一个个中医故事和一位位名医的事迹娓娓道来,令我们对中医文化有了更贴近、更真实的了解,对中医德行有了一份感动、一种敬意。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中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功用,以及中西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对中医文化进行梳理和品读,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中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以生动而内涵丰富的教学,曾被学生评为“北师大最受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曾任中国香港教育学院、中国台湾东吴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院校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上古文学和文化,著有《楚辞与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等多部学术著作。
【目录】
序一  季羡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序二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前言  何为中医

第一章  中医文化溯源

 第一节  远绍神农——中医历史

 第二节  天人相应和阴阳平衡——中医哲学

 第三节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辨证论治

 第四节  御医、名医和郎中——行医方式

 御医/大夫和郎中/医院和药铺/名医

 第五节  绵绵不绝的岐黄学说——中医名著

第二章  中医诊断

 第一节  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号脉”与“四诊”

 第二节  虚邪贼风避有时,真气内守病安来——“体虚”和正邪之“气”

第三章  中医治疗

 第一节  草木之精——中药

 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中药的四气和五味/中药的偏性/中药的副作用/中药的禁忌和忌口

 第二节  漫道经脉不可寻,还教针石起沉疴——针灸和推拿

 针灸的历史/针灸的分类和功效/针灸的特点和应用/推拿的由来和功效/推拿的手法/推拿的适应病症

 第三节  片木能教身清畅,小罐足益体温阳——刮痧、拔罐及其他

 刮痧的历史和疗效/刮痧的方法和适应病症/拔罐的历史和功效/拔罐的方法和适应病症/砭石的方法和功效/导引的方法和功效

第四章  中医故事

 第一节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文人与中医

 王羲之与鹅掌戏/杜甫的“病历”/柳宗元与《柳州救三死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范仲淹/苏轼与庞安常/苏辙疗疾用茯苓/陆放翁治病救人/唐伯虎田螺救人命/蒲松龄与医学科普/曹雪芹名中藏玄机

 第二节  登彼九嶷历玉门,寿如南山不忘愆——帝王与中医

 曹操的长寿之道/武则天的驻颜秘方/宋英宗诈病争权/宋孝宗食蟹致痢/朱元璋与药引子/康熙与地黄汤/孙中山与中医

 第三节  方外之人,济世之心——僧道与中医

 葛洪与传染病/于法开巧治疑难症/鉴真与天台乌药

 第四节  且将岐黄术,写入丹青中——绘画中的中医

 武氏墓画多岐黄/敦煌古医迹/《清明上河图》看汴医/《艾灸图》

第五章  古代名医

 第一节  脉学倡导者——扁鹊

 扁鹊的得名/扁鹊拜师/发明四诊法/医学思想/扁鹊之死

 第二节  外科鼻祖——华佗

 自学成才/医术精湛/发明麻沸散的外科圣手/刮骨疗伤/华佗之死

 第三节  医宗之圣——张仲景

 乱世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的历史贡献

 第四节  传奇药王——孙思邈

 传奇人生/大医精诚/《千金方》/孙思邈的其他医学成就

 第五节  明代神农——李时珍

 弃文从医/以身试药/《本草纲目》

第六章  中医与生活

 第一节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节日饮食的药效

 饺子/年糕/元宵/粽子/月饼/腊八粥

 第二节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四季养气

 四季和六气/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

第七章  中西医的碰撞和融合

 第一节  西学东渐——西医的引入

 建立医院/创办医校/编译医书/留学学医

 第二节  狭路相逢——中西医的碰撞和选择

 初期的和谐/摩擦与回应/中医的危机/救亡之路与融合的努力

 第三节  中西合璧,体用为一——中西医结合

 方针的确立/发展阶段

 第四节  改革创新,多元发展——中医的现状和前途

 理论创新/临床应用/成就与影响/问题与解决方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