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考古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考古学

全新正版

20.65 3.5折 59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长初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12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haos

上书时间2024-04-15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长初 著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249767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6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艺术考古学》从回顾和分析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艺术考古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目前建立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以此为前提,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的范围、研究对象的分类和特征、研究方法、艺术考古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论述。笔者认为,中国艺术考占学是建立在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基础上的。它既是考古学的—个特殊分支,又与艺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横跨考古学与艺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学科。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占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相比于历代公私收藏的传世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具有研究资料的科学性、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性、艺术作品的功利性等特征,并且与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的运用。研究艺术考古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探究创造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源泉和动力,探究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凝聚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观念、阴阳五行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巫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对它们的研究,需要考古学、古代艺术史、民族学、宗教学、民艺学等学科的积参与,艺术考古学与这些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言而喻。
【作者简介】
  孙长初,1962年7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馆学专业;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省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慈溪市艺术研究所、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工作,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艺术考古学的奠基
第一章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品概念的探讨
第二节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二章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
第一节 艺术遗迹的分类
第二节 艺术遗物的分类

第三章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第一节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
第二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第三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具有功利性
第四节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的埋葬习俗
第五节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与古代科技

第四章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资料的分类排比方法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解决原始艺术问题的钥匙
第三节 图像学——释读古代艺术品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献——研究古代艺术品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五章 艺术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艺术考古学与考古学
第二节 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
第三节 艺术考古学与民族学
第四节 艺术考古学与宗教学
第五节 艺术考古学与民艺学

第六章 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和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必要补充
第四节 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