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剑桥科学史丛书
¥
30
九品
仅1件
作者[美]格兰特 著;郝刘祥 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2
上书时间2024-04-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格兰特 著;郝刘祥 译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23299
-
定价
13.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0页
-
字数
132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剑桥科学史丛书》中的一种,重点讲述中世纪物理科学思想的历史。中世纪科学史,就是古希腊科学经罗马和拜占廷帝国传到伊斯兰世界、进而传到西欧的过程中,人们对古希腊科学的传播、消化与修正的历史。本书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单就希腊科学在西欧重现的历史勾勒了一幅清晰而又生动的图
像。全书分五章,第一章简要地描述了自罗马帝国晚期至公元1000年西欧科学的状况;第二章重点介绍希腊科学经阿拉伯世界传入拉丁欧洲的大翻译活动;第三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科学活动的舞台——中世纪的大学,同时还让我们目睹了该舞台上演的一幕激动人心的正剧——希腊科学特别是亚里土多德的体系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斗争;第四章和第五章专门讨论中世纪晚期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物理学和宇宙学思想。中世纪晚期经院学者对亚里士多德体系的消化与修正,不仅为西欧确立了理性与科学的传统,同时也为16-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创造了条件。最后,本书还包括一个翔实的文献评介,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南。
本书可供从事科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等方面研究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对文化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与参考。
- 【目录】
-
序言
第一章 公元500年—1000年科学的状况
第二章 黎明的曙光和翻译时代:
公元1000 年—1200年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及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运动的物理学
第五章 地球、天及天外
第六章 结论
文献评介
术语、姓氏英汉对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