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贺成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托片
尺寸136 × 66 cm
上书时间2022-03-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贺成字古扬,号山父,斋号“后飞庐”,工作室号“无涯山房”。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所原所长、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人物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江苏省残联理事、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市劳模。2002年被全国政协选为“江苏十大优秀画家”。贺成字古扬,号山父,斋号“后飞庐”,工作室号“无涯山房”。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所原所长、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人物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江苏省残联理事、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市劳模。2002年被全国政协选为“江苏十大优秀画家”。 [2]
艺术以中国画人物画为主,兼工山水、花鸟、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省内外大型画展并获奖。《支农列车到山村》在1975年全国美展中作为优秀作品最高奖,《民间疮痍笔底波澜》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马背上的歌》获1993年中国画大展一等奖,《前夜》获首届江苏美术节金奖,并参加全国九届美展,《欢乐望果节》获江苏省“5.23”美展金奖、全国优秀奖,参加全国十届美展。大幅作品《竹林七贤》、《渭城曲意》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唐人马球图》悬挂于香港特首办公楼,《共和之光》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2010年创作《欲与江山共娇》参加江苏美术精品工程,评为精品。
贺成先后在南京、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及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举办个展、联展。200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贺成画展。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日本名古屋博物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均收藏其作品。
传记载入《中国现代书画界名人大观》、《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东方之子》等辞书。出版有《贺成画集》多部、《访欧画集》、《怎样画仕女》、《飞庐片羽》诗文集及《贺成自书诗词选粹》。注重艺品、人品及诗书画的全面修养,致力于现代人物画探索和风格的升华,为弘扬“新金陵画派”作出了贡献。
艺术综述编辑 播报
一、视野宽广,力写精神
贺成坚持与时俱进,总以昂扬的激情关注社会人生,突出对时代人物精神气质,内在人格的把握、挖掘,以大写的气度追求人物画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时下许多“静物画”式缺乏情感的人物画形成鲜明反差。他主张“美我心灵、悦我耳目、奋我精神、壮我国魂、拥抱时代、回报人民”。
二、借古开今,雅俗共赏
马背上的歌 170cm×130cm 1993年
马背上的歌 170cm×130cm 1993年
贺成曾沉潜于中国文化传统海洋,从深厚的绘画传统中走出来,又将汉韵吴风、民间艺术巧妙地糅合,发扬时代的新美、新貌,构架出自己的大雅大俗新意境,他的军事画多借鉴山水画的皴擦点染,显得苍劲厚拙,他的古装人物画多得力于传统“笃笔”花鸟画的勾、点、泼、甩生动灵活,他的都市人物画将这两种借鉴综合运用,以“没骨”画法和勾勒法相结合,发展传统,创新笔墨,浑然天成,清新感人。
三、雄秀兼备,刚柔相济
贺成生长在齐鲁,学艺在江南,南北文化相融,加之本性儒雅兼豪放的气质决定他的画用笔时大胆壮气,收拾起来,认真细腻。他的一方闲章“熔魂铸胆”,即是“强壮体魄”(东方文化的内核),足见其艺术精神的追求。
四、借洋开中,彩墨交融
贺成凭着对中西方绘画的理解舒展双臂(接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把西画中的光、彩、点、面引入自己的中国画笔墨体系中主张“以彩壮墨、不失本色”“彩墨相佐、你中有我”、从而达到“以彩亮墨、以墨醒彩、亦中亦西、墨彩交融”的境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