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S导航原理与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GPS导航原理与应用

13.75 3.9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惠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111869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8页

定价35元

上书时间2024-12-08

纵列風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GPS导航原理与应用
定价:35.00元
作者:王惠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030111869
字数:
页码:3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GPS导航原理与应用》阐述了GPS导航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全书共分为十章。前三章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概况、系统的构成、导航定位的时空参照系以及GPS卫星的运动学参数;第四章简介了GPS卫星的广播信号;第五、六、七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GPS导航定位的观测方程和静、动态定位原理;第八章给出了GPS载体速度和姿态测量的方法;第九章着重阐述了利用卡尔曼滤波对GPS和INS进行组合的方法和几个典型方案,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是目前在国防领域实现导航定位的较理想的系统;第十章介绍了GPS技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领域的应用知识。    《GPS导航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导航定位、打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GPS测量学和CPS导航学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章 绪论1.1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1.2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1.2.1 GPS空间星座部分1.2.2 GPS地面监控部分1.2.3 用户设备1.3 美国对GPS用户的限制性政策1.3.1 两种服务1.3.2 实施选择可用性(seleetive availability,SA)政策1.3.3 精测距码(P码)加密(A-S)措施1.3.4 反限制性政策的措施第二章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空参考系统2.1 GPS坐标系统简介2.2 天球坐标系2.2.1 天球、天球坐标系2.2.2 岁差和章动、协议天球坐标系2.2.3 三种天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2.3 地球坐标系2.3.1 地球坐标系2.3.2 极移、协议地球坐标系2.3.3 协议地球坐标系(CTS、T)与协议天球坐标系(I)的坐标转换2.3.4 协议地球系(CTS)的实现2.3.5 GPS卫星的参考系——WGS-842.3.6 站心坐标系2.4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参考系统2.4.1 恒星时(sidereal time,ST)、平太阳时(measolar time MT)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2.4.2 原子时(atomic time,AT)2.4.3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rdl time,UTC)2.4.4 GPS时间系统(GPST)2.4.5 地球动力学时(terrestrial dlynamic time,TDT)第三章 卫星的基本运行规律与GPS卫星位置计算3.1 GPS卫星的无摄运动3.1.1 卫星运动微分方程的面积积分3.1.2 卫星轨道积分与轨道方程3.1.3 卫星运动平均角速度n3.2 GPS卫星无摄运动轨道描述与真近点角.厂的计算3.2.1 卫星轨道参数(轨道根数)3.2.2 计算真近点角f3.3GPS卫星的瞬时位置和速度3.3.1GPS卫星瞬时位置3.3.2GPS卫星运行速度3.4 GPS卫星的受摄运动3.4.1 地球摄动力影响3.4.2 日、月引力的影响3.4.3 太阳光压的影响3.5 GPS卫星的星历3.5.1 预报星历3.5.2 后处理星历3.6 由卫星预报星历计算GPS卫星坐标3.6.1 计算GPS卫星运行的平均角速度n3.6.2 计算归化时间△t3.6.3 计算观测历元t的平近点角M3.6.4 计算偏近点角E3.6.5 计算卫星的地心矢径3.6.6 计算真近点角f3.6.7 计算升交点角距3.6.8 计算摄动改正项:δu,δr,δi3.6.9 计算经过摄动改正的升交点角距,卫星矢径和轨道面倾角i3.6.10 计算观测历元t的升交点经度λ3.6.11 计算卫星在轨道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3.6.12 计算卫星在协议地球坐标系的直角坐标第四章 GPS卫星的广播信号4.1 GPS卫星播发的信号4.1.1 概述4.1.2 伪随机码4.2 伪随机码扩频与相关接收4.2.1 伪码扩频4.2.2 伪码测距4.2.3 码分多址4.3 C/A码与P码4.3.1 C/A码4.3.2P码4.4 GPS卫星信号的构成4.4.1 卫星的载波信号与调制4.4.2 卫星信号的解调4.5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4.5.1 导航电文及其格式4.5.2 导航电文内容第五章 GPS导航定位的观测量、观测方程以及误差分析5.1 GPS导航定位的基本观测量5.1.1 GPS基本观测量5.1.2 测码伪距观测量5.1.3 测相伪距观测量5.1.4 多普勒积分计数伪距差5.2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5.2.1 有关时间的基本概念5.2.2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5.3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5.3.1 载波相位观测量5.3.2 载波信号的传播时间5.3.3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5.4 观测方程的线性化5.4.1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的线性化5.4.2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的线性化5.5 关于GPS观测量的误差分析5.5.1 误差概述5.5.2 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5.5.3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5.5.4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及改正5.5.5 其他误差第六章 GPS静态定位6.1 基本概念6.1.1 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6.1.2 单点定位和相对(多点)定位6.1.3 差分定位6.1.4 卫星导航定位概述6.2 静态单点定位6.2.1 测码伪距静态单点定位6.2.2 测相伪距静态单点定位6.3 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及其对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6.3.1 单点定位精度的几何评价6.3.2 卫星分布的几何图形对精度因子的影响6.4 静态相对定位6.4.1 基本观测量及其线性组合6.4.2 单差观测方程6.4.3 双差观测方程6.4.4 三次差观测方程6.4.5 准动态相对定位观测方程6.5 静态相对定位的线性化观测方程6.5.1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的线性化及平差模型6.5.2 观测量线性组合的相关性6.5.3 参考点坐标的偏差对基线测量的影响6.6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方法6.6.1 概述6.6.2 确定整周模糊度的经典待定系数法6.6.3 确定整周模糊度的交换天线法6.6.4 确定整周模糊度的马吉尔适配滤波法6.6.5 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法(FARA)6.6.6 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动态法6.6.7 周跳的探测及修正第七章 GPS动态定位原理7.1 测码伪距动态定位7.2 测相伪距动态定位……第八章 GPS的载体速度测量、姿态测量以及时间测量第九章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第十章 GPS应用技术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