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遗传育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生物遗传育种

27.28 9.4折 2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正祥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39370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5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9元

上书时间2024-06-02

纵列風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微生物遗传育种
定价:29.00元
作者:王正祥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ISBN:9787040539370
字数:320000
页码:1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微生物遗传育种,是通过遗传修饰与重组等现代实验技术,突出与优化微生物菌种的工业生产属性,服务并革新生物制造工业技术体系。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关联的实验科学,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微生物遗传育种原理与实践并重,在保证学生学习与掌握微生物遗传育种相关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介绍现代微生物育种相关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法。该书的特色之处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通过微生物遗传育种进行多层面的连接与综合运用。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掌握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微生物菌种获得)的基本科学理论、科学思维方法与微生物育种技术内涵。  《微生物遗传育种》章为绪论;第二章简洁、系统地介绍与微生物育种相关的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第三章介绍微生物育种过程评价方法;第四章介绍微生物育种材料及其获得方法;第五至七章介绍与微生物育种相关的技术、原理及新进展;第八章主要介绍微生物菌种的保藏与共享。该书配套的数字课程附有知识拓展与进一步学习的文献,多组编者科研工作获得的育种案例,以及教学课件、自测题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开发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1 绪论n1.1 微生物育种的重要性n1.1.1 微生物菌种的特征n1.1.2 微生物菌种选育主要内容n1.1.3 获得工业菌种的一般方法n1.2 微生物育种在生物制造工业中的应用n1.2.1 生物制造与工业生物技术n1.2.2 生物工艺创新与微生物育种n1.3 微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历程n1.3.1 自然选育n1.3.2 诱变育种n1.3.3 基因组重组育种n1.3.4 基因工程育种n1.4 微生物育种技术在工业制品生产中的应用n1.4.1 抗生素n1.4.2 酶制剂n1.4.3 生物能源n1.4.4 氨基酸n1.4.5 有机酸n1.4.6 维生素n1.4.7 多不饱和脂肪酸n1.4.8 色素n1.4.9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nn2 微生物育种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原理n2.1 微生物基因组n2.1.1 原核微生物基因组n2.1.2 真核微生物基因组n2.2 基因n2.2.1 基因的化学组成n2.2.2 基因的基本结构n2.2.3 基因复制n2.2.4 基因转录n2.2.5 蛋白质的翻译n2.2.6 基因表达调控n2.3 基因突变n2.3.1 突变类型n2.3.2 基因突变规律n2.3.3 自发突变n2.3.4 诱发突变n2.3.5 诱发突变发生过程n2.4 微生物遗传重组n2.4.1 真菌的有性生殖n2.4.2 真茵的准性生殖n2.4.3 转化n2.4.4 接合n2.4.5 转导n2.5 DNA重组n2.5.1 同源重组n2.5.2 转座重组n2.5.3 殊位重组n2.6 基因编辑技术n2.6.1 锌指核酸酶技术n2.6.2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技术n2.6.3 CRISPR/Cas9技术nn3 微生物育种过程评价方法n3.1 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n3.1.1 微生物形态学检测n3.1.2 代谢产物检测n3.1.3 营养缺陷型突变检测n3.1.4 微生物耐受性检测n3.1.5 摇瓶发酵n3.1.6 微生物生长及代谢实时检测n3.2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n3.2.1 PCR扩增检测n3.2.2 限制性酶切图谱n3.2.3 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n3.2.4 核酸分子杂交n3.2.5 蛋白质电泳n3.2.6 蛋白质免疫检测n3.2.7 组学分析技术n3.3 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n3.3.1 微生物菌种高通量筛选技术n3.3.2 高通量筛选技术育种流程nn4 微生物育种生物材料n4.1 微生物育种生物材料概述n4.1.1 出发菌株遴选基本依据n4.1.2 出发菌株的遴选n4.1.3 分子元件与材料的准备n4.2 微生物出发菌株的筛选n4.2.1 自然样本的采集n4.2.2 微生物菌种的富集培养n4.2.3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与纯化n4.3 克隆与表达载体n4.3.1 克隆载体n4.3.2 穿梭质粒载体n4.3.3 整合载体n4.3.4 表达载体n4.3.5 人工染色体n4.3.6 其他载体n4.4 常用的工具酶n4.4.1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n4.4.2 DNA连接酶n4.4.3 DNA聚合酶n4.4.4 碱性磷酸酶n4.4.5 核酸酶n4.5 宿主细胞或宿主菌n4.5.1 原核宿主细胞n4.5.2 真核宿主细胞nn5 诱变育种n5.1 诱变剂的类型及其应用n5.1.1 化学诱变剂n5.1.2 物理诱变剂n5.2 新型物理诱变育种技术n5.2.1 等离子体诱变技术n5.2.2 重离子束辐照育种技术n5.3 诱变育种的步骤及方法n5.3.1 诱变育种的基本流程n5.3.2 出发菌株的选择及培养条件确定n5.3.3 诱变处理n5.3.4 突变株的筛选n5.3.5 遗传稳定性检测nn6 基因组重组育种n6.1 微生物杂交育种n6.1.1 微生物杂交育种原理n6.1.2 微生物杂交育种方法n6.2 酵母杂交育种n6.2.1 酵母生活史和繁殖方式n6.2.2 酵母杂交育种原理和方法n6.3 准性生殖育种n6.3.1 异核体的形成n6.3.2 杂合二倍体的形成和检出n6.3.3 体细胞交换、分离和单倍化n6.4 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n6.4.1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原理n6.4.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特点n6.4.3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n6.4.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应用n6.5 基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基因组改组育种n6.5.1 基因组改组技术的原理n6.5.2 基因组改组技术的特点n6.5.3 基因组改组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n……n7 基因工程育种n8 微生物菌种与育种材料的保藏与共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