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研究

16开278页

25 3.3折 76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书林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9

白洋淀书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库存随机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钟书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90647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267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敦煌本土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若干专题入手,系统考察了公元五至十一世纪这五六百年间敦煌作家生平创作情况,并对李暠西凉文学与中原文脉、P.2555陷蕃组诗研究与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从《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看唐代中期的唐蕃关系、《李陵变文》与中晚唐内外政局、《王昭君变文》与唐蕃长庆会盟的政治关系、中晚唐敦煌政治风云与悟真诗文集原貌探微、悟真与京城两街诸寺高僧及诸朝官的诗歌酬唱,以及敦煌遗书P.3963、P.3259悟真纪念文集与张承奉、曹议金政权关系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充分彰显出五至十一世纪敦煌文学的总体风貌和独特气质,可以视为当代敦煌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全书文史互证,考论结合,启人深思,可谓预流之作。

 


【作者简介】

钟书林,1978年生,湖南浏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陶渊明、《后汉书》、儒家文化与文学、敦煌文化与文学等研究。已出版有《〈后汉书〉文学初探》《范晔之人格与风格》《敦煌文研究与校注》《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论语〉研读十二讲》《士与文学》 等学术著作7部,参编出版“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规划项目”《汉语大词典订补》,参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国家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等多项。成果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次。曾获评为西安市学术带头人、西安市模范教师、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十佳教师等。

 


【目录】


章  敦煌文学的特质新议

节  独特的文人作家群体

第二节  异域文体的独特风貌

一  崭新文体不断涌现

二  作品文体界限模糊

三  文体种类丰富繁多

第三节  中原正统文学与敦煌本土文学的雅俗交锋

一  中原正统文学与敦煌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

二  敦煌本土文学的雅俗兼胜

第四节  与时俯仰  彰显特

第二章  西凉李?文学集团与中原文脉

节  西凉王李?与群僚的文学创作活动

一  靖恭堂、嘉纳堂的文学雅集

二  迁都酒泉与酒泉刻铭

三  西凉《槐树赋》活动与魏晋文学

四  李?曲水赋诗与晋代文学风会

第二节  李?向东晋朝廷的上表及其辞赋创作

一  李?政权与中原文脉

二  李?向东晋朝廷的上表

三  李?《述志赋》创作与中原地区“述志”感怀的传统

第三节  李?的蜀汉情结及其诫子书

一  李?的刘备、诸葛亮情结

二  李?《诫子书》与刘备、诸葛亮《诫子书》之比较

第四节  李?妻尹氏与魏晋贤媛风范

一  尹氏的晋室情结

二  尹氏的谏子书

三  尹氏与东晋名媛谢道韫

第五节  名士与国师的风采:刘行迹与著述论

一  “快婿”刘与“东床”王羲之

二  刘?的仕宦和著述

三  刘?从事著述的时间论

四  刘?的《人物志注》

五  刘?的教育功绩

第六节  宋繇其人及张显、汜称的谏疏

一  宋繇其人与晋宋世风

二  张显、汜称谏疏与忠义悲歌

第七节  李?政权的余响与魅力

一  李?政权的民间余韵

二  李?政权的遗响

三  李?的人格魅力与陇西李氏及大唐宗室的关系

第三章  北朝至唐代中期的敦煌文学走势与中原政治格局

节  北朝、隋朝、唐代前期的敦煌文学

一  北魏的人内徙与敦煌文学的停滞

二  唐代前期敦煌文学与中原

第二节  敦煌遗书p.2555陷蕃组诗与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及唐、蕃关系

一  陷蕃组诗作者的初步推测与落蕃的大唐使团

二  陷蕃组诗创作背景与唐代开元后期西北边疆格局及民族关系

三  陷蕃组诗作者身份的再探讨与唐、蕃外交关系

第三节《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疏证――兼论唐代中期的唐、蕃关系及书信创作时间

一  《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疏证

二  从《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看唐代中期的唐、蕃关系及书信创作时间

第四节  《李陵变文》与中晚唐内外政局

一  变文的说唱本及其中心主题

二  从《史记》《汉书》到变文:李陵形象的嬗变与比较

三  唐代歌诗的咏叹及变文的流行与中晚唐内外政局

第五节  《王昭君变文》与唐蕃长庆会盟――《王昭君变文》作年

一  变文说唱词“八百余年”与变文创作时间的大致推断

二  变文中的唐蕃和景象与长庆会盟的主旋律

三  变文歌咏公主的和亲贡献与长庆会盟碑铭

四  变文中的赞普形象与长庆会盟的时代气息

五  变文中的“四至”与长庆会盟的疆域议定

六  变文中的戎俗与长庆会盟前的吐蕃俗

第四章  中晚唐敦煌政治风云与悟真诗文集原貌探微

节  伯3770悟真文集与悟真早期成长

一  悟真早期生活经历

二  伯3770悟真文集与悟真早期成长

三  悟真的两次入京奏事

第二节  伯3720悟真诗文集与大唐政治荣光

一  告身文书与政治荣光

二  酬答、碑记与社会荣光

第三节  伯3886、斯4654悟真酬答诗集与归义军朝贡之路

一  酬答诗的三件抄本

二  s.4654《赠沙州僧法和悟真辄成韵句》与酬答组诗中的不和谐音符

三  从酬答诗看光复后的敦煌与大唐政权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伯4640碑铭专集与悟真及归义军李明振家族执政之关系

一  悟真对前代及师友碑铭作品的研

二  悟真《乾宁碑》创作与归义军李明振家族执政始末

三  悟真升任都僧统后的碑铭文集整理

第五节  伯4660邈真赞专集与悟真的都僧统之路

一  敦煌陷蕃作品与悟真早期成长

二  早期悟真与张球的文学切磋

三  追忆师友与《禅和尚赞》

四  佚名邈真赞与都僧统悟真的密切关系

第六节  伯3963、伯3259悟真纪念文集与张承奉、曹议金政权――兼论曹议金为粟特后裔说

一  两件纪念悟真文集伯3963、伯p3259的文本比较

二  悟真纪念文集与张承奉、曹议金政权之关系

三  悟真衣钵传承之争与曹议金政权建设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敦煌作家作品的后世影响

节  民间通俗文学样式的影响

第二节  敦煌文学作品文体的后世演变与影响

第三节  作家作品的直接影响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库存随机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