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评林(明万历)卷三全-殷本纪-木刻大开本-较初刻初印
¥
155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吴兴凌稚隆
出版人吴兴凌稚隆
年代万历八年 (庚辰1580)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8 × 17.3 × 1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5-0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较初刻初印,一册全,15页30面,下边边微微虫蛀。有刻工名字。
- 商品描述
-
《史记评林》是明人《史记》评林本中的上乘之作,全书以三家注本为底本,收集了历代近150家对 《史记》的评论,故亦名《百五十家评史记》,是一部汇集万历四年以前 《史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史记》的必读书。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凌稚隆辑,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凌稚隆刻本,全书32册,每半页十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版框24.9×14.8cm。
明人崇尚评论,是当时风气。史书评论,分一句一段的小评和全篇总评两种形式。评论附史文合刻,小评刻于书眉,总评刻于篇末。或称“评林”,或称“题评”;或称“辑评”,或称“集评”,或称“汇评”等等,名虽各异,质实相同,总称评林本。《史记评林》是明人《史记》评林本中的上乘之作,全书以三家注本为底本,收集了历代近150家对《史记》的评论,故亦名《百五十家评史记》,是一部汇集万历四年以前《史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史记》的必读书。
凌稚隆字以栋,号磊泉,乌程(在今浙江湖州)人,万历时贡生。史载凌氏家族世代为官,其父凌约言以史学著称,仕南京刑部员外郎,其兄凌迪知是嘉靖十九年(1540年)进士,官至大名府通判,后辞官致仕,兄弟一起从事编纂、刻书工作。凌迪知之子凌濛初继承了家族的编刻事业,成为明代江南刻书名家,技艺精湛,有双色、多色套印,与湖州闵家齐名于世,更因创作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两书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重大影响。
明代正德到隆庆时期掀起一股习《史记》《汉书》的热潮,其间《史记》《汉书》《后汉书》多次被官府和民间刻坊刻印出版,对汉史进行研究的著作也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不管其出发点如何,都对汉代史学有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史记评林》便应运而生。
凌稚隆“承先世家学,笃于典故,所辑有《史记》《汉书》评林、《左传评注测义》《五车韵瑞》等书行世”。凌稚隆治《史记》不仅在于自己嗜好古籍文献,而且其先辈对《史记》已有一定的涉猎,这使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其父凌约言著有《史记抄》,凌稚隆对此进行潜心研究,感到《史记抄》不太完备,便遍搜群籍,力图编纂一部较为完善的《史记》研究著作。另外,对《史记》颇下功夫的亲友凌迪知、金学曾、张之象等人也常拿自己研治《史记》的著作,与凌稚隆所评《史记》互相对照和研讨。凌稚隆最终汇总众多史家评《史记》之珍本,形成了这部《史记评林》。
这部书版分上下两栏,下栏为《史记》正文和三家注,上栏是评论。凌氏辑录的历代的《史记》评论,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故称“评林”。对正文校勘,凡两可不决者都用小字旁注;个别评论不入上栏者亦用小字旁注;篇后有总评。凌本辑录的历代名家有:陆机、沈约、刘勰、李萧达、刘知几、韩愈、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司马光、苏洵、苏辙、郑樵、倪思、吕祖谦、吴澄、金履祥、唐顺之、吴宽、丘溶、杨士奇、方孝儒、杨慎、田汶成、李梦阳、许应元、柯维骐、余有丁、茅瓒、茅坤等。对苏辙的《古史》和吕祖谦的《读书杂记》全部录载。
此书虽重在评论,而于史料的考证、文字的校勘方面亦很用力,对《史记》正文取材于古书如《诗》《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吕氏春秋》《楚汉春秋》等,凡引用不详或不全的,凌氏均抄录全文于上栏作参考。凌氏认为古书中可与史文互相印证,互相发明的地方,也都摘录在上栏里。这些典籍包括了先秦诸子,《风俗通》《白虎通》《越绝书》《说苑》《新序》《论衡》《韩诗外传》等。这对于研究《史记》与原始材料和相互关系的人来说省去了查找资料的繁琐劳动,至为方便。凌氏还对史注均作校勘,许多考订有独到见解。
凌稚隆的 《史记评林》虽然受明代评点之风的影响,对《史记》的评点存在一些主观臆断之处,在校勘方面也有一些错讹,但在当时门派分立,各自为是的背景下,凌稚隆能汇集当时名家的评点于《史记评林》,可见其学术包容性,而且开拓了汇评《史记》的一个新领域,并成为一个优良传统,后继者不断涌现。有李光缙等人的《史记萃宝评林》,陈仁锡的《史记评林》,葛鼎、金蟠的《史记汇评》,邓以赞的《史记辑评》,朱子蕃的《百大家评注史记》,陈子龙、徐孚远的《史记测义》等多种辑评专著。凌氏著作传到日本,日本学者有井范平做了增补,称《补标史记评林》,成为日本学术界的一部经典论著,影响十分深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