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生命
正版,无笔划,实物上图见详图!
¥
4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沛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68434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隐喻的生命》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领域。首先,本书尽可能全面地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西隐喻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掘本土的传统资源;其次,本书界定了隐喻研究的历史分期、领域以及类型;第三,本书以“美”与“真”的冲突也和解为中轴,遵循历史与精神同步发展的规律,汇通中西方隐喻研究成果,分别从修辞学、诗学、语言哲学以及认识论一存在论哲学四维入手,初步建立了一个互动的隐喻理论体系;第四,对隐喻的转换生成特性进行了全方们的考察,从而证明隐喻是不断转换生成的有机存在,而人类的语言、文学、认知乃至生命本身都具有转换生成的隐喻特性。
- 【作者简介】
-
张沛,1974年生于太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1-2003年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经典简释,近年来于《北京大学学报》、《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翻译有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克莱斯·瑞恩著《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白壁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以及塔亚纳著《常识中的理性》。
- 【目录】
-
序言
引言
体例说明
第一章转换生成:隐喻的生存形态
第一节隐喻界说
第二节隐喻的生存环境
第三节隐喻的生存形态
第四节转换生成:隐喻的工作机制
第五节隐喻的存在理由
结语:隐喻是转换生成的“三”
第二章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西方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修辞学--诗学时期)
(二)中世纪至文艺复兴(过渡与准备时期)
(三)16至19世纪(诗学--语言学时期)
(四)20世纪上半叶(语言哲学--人类学时期)
(五)20世纪下半叶(认知研究--多元研究时期)
结语:转换生成的西方隐喻研究
第二节中国隐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先秦:草创总成时期
(二)秦一汉:转型时期
(三)汉魏六朝:祖述与反拔的繁荣时期
(四)隋--唐: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
(五)唐--宋:飞跃繁荣时期
(六)金--元:潜育时期
(七)明--清:繁荣与危机并存时期
(八)清末民初--20世纪:挑战与回应时期
结语
第三章隐喻的修辞学研究
第一节隐喻的修辞学谱系研究
第二节隐喻的亲切和功能
第三节春秋笔法与显白书写:隐喻的政治修辞学研究
第四节隐喻:认知的修辞,修辞地认知
第四章隐喻的诗学研究
第一节隐喻的诗学谱系研究
第二节想像:“美”与“真”的隐喻生产力
第三节仿真之境:文学文本的隐喻生存形态
第五章隐喻的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隐喻:人与言的和解者
第二节飞越意义之堑:“本义”与“隐喻义”的永恒追逐
第三节隐喻的诗篇衔合功能
第六章隐喻的哲学研究
第一节隐喻思维
第二节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
第三节转换生成:隐喻的生命形态
第四节混沌的瞬间澄时:转换生成的生命隐喻
参考书目
人名术语中西文对照
论著后记
出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