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之舞之:山西晋南鼓舞的人类学研究(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鼓之舞之:山西晋南鼓舞的人类学研究(未拆封)

正版保证,未拆封自藏书

25.6 3.2折 79 全新

仅1件

山东烟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卫艳蕾 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41192

上书时间2024-03-26

中彬书房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卫艳蕾 著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9031039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80页
【内容简介】
晋南鼓舞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信息,折射了晋南一带人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取向。本书将从两个角度讨论晋南鼓舞的本体特征、文化特性及其对山西民间舞发展的影响。di一视角将重点考察主要鼓舞类别的舞体形态,第二个切入点将主要关注舞蹈的发展现状。在撰写过程中,主要以民俗学田野调查法、“舞蹈生态学”的特征提取法和“舞蹈形态学”的形态比较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副主任,青年学术带头人,特殊引进人才。山西省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发表guo家级核心文章5篇,省级文章20余篇。代表作品《大山支教》《回娘家》《蒸花馍》《当你老了》《除夕夜》《粒粒情》《过年啦……》等。先后获得第七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编导铜奖、作品铜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第九届中国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三等奖;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作品铜奖;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汇演zuijia创意奖;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舞蹈类创作奖;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北京区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三届“荷花·少年”全国舞蹈展演“荷花少年”奖;连续获得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华北五省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等guo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25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黄金100秒》《向幸福出发》《舞蹈世界》《春晚争霸赛》及湖南卫视《奇舞飞扬》等节目,并接受采访。
【目录】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 / 002 

二、研究意义 / 003 

三、理论依据阐述 / 005 

第一章 晋南鼓舞的生存空间及其艺人的生存状态管窥 

第一节 走进田野 / 008 

一、山西地理与历史概述 / 008 

二、自然生境与晋南鼓舞文化 / 009 

第二节 晋南鼓舞的历史与情境 / 011 

一、播布区域的特点 / 011 

二、晋南鼓舞表演的秩序与等级——传承的秩序 / 022 

第二章 晋南鼓舞的舞蹈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生态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27 

一、自然生态对晋南鼓舞起源的影响 / 027 

二、自然生态对晋南鼓舞功能的影响 / 030 

第二节 人文生态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31 

一、宗教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31 

二、生产方式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36 

三、民俗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42 

四、服饰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48 

五、伴同物对晋南鼓舞的影响 / 053 

第三章 晋南鼓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态分析 

第一节 晋南鼓舞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 / 061 

一、关于舞蹈文化形态形成的断想 / 064 

二、鼓与舞结合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 067 

第二节 人类创造的文化形态类型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 / 067 

一、物质文化形态及其意义 / 068 

二、精神文化形态及其意义 / 070 

三、制度文化形态及其意义 / 072 

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形态统一于人的文化形态 / 072 

第三节 晋南鼓舞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文化形态及其审美意义 / 075 

一、晋南鼓舞的物质文化形态 / 076 

二、晋南鼓舞的精神文化形态 / 085 

三、晋南鼓舞的制度文化形态 / 091 

四、晋南鼓舞的文化形态统一于这一区域农人传统的审美思想 / 092 

第四章 晋南鼓舞的种类与传承 

第一节 晋南鼓舞的种类 / 098 

一、运城地区代表性鼓舞 / 098 

二、临汾地区代表性鼓舞 / 111 

第二节 晋南鼓舞传承谱系调查研究 / 127 

一、传承方式分类 / 128 

二、传承谱系案例 / 132 

第五章 晋南鼓舞的舞目分析 

第一节 典型舞畴分析 / 152 

一、节奏型 / 153 

二、步伐 / 162 

三、显要部位及其动作 / 171 

第二节 舞畴的序列结构类型分析 / 180 

一、临汾地区与运城地区鼓舞单舞畴循环序列结构分析 / 180 

二、临汾地区与运城地区鼓舞复舞畴循环序列结构分析 / 182 

第三节 舞畴的附加因子分析 / 185 

一、舞体的位置配合 / 186 

二、舞具的运用 / 200 

第六章 晋南鼓舞的表演风格比较 

第一节 两个地区相同鼓舞的风格比较 / 206 

一、运城新绛县花敲鼓与临汾襄汾县花腔鼓比较 / 206 

二、运城稷山县扇鼓与临汾曲沃县任庄扇鼓比较 / 211 

第二节 同一地区不同鼓舞的风格比较 / 215 

一、临汾襄汾县东张村阴阳鼓与车鼓风格比较 / 215 

二、运城万荣县花鼓与软槌锣鼓风格比较 / 219 

第三节 与相邻地区鼓舞的风格比较 / 224 

一、运城关公锣鼓与陕西十面锣鼓风格比较 / 224 

二、临汾古县隋唐战鼓与河南安阳战鼓风格比较 / 229 

第七章 晋南鼓舞的发展与保护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下的山西晋南鼓舞 / 236 

一、以“非遗”为界:由“花鼓”探析晋南鼓舞的传承与革新 / 236 

二、专业与民间发展的双行线:舞台与地方展演之比较分析 / 238 

第二节 以保护求发展:对山西晋南鼓舞保护方式的再思考 / 242 

一、予舞蹈本体于山西文化传承 / 242 

二、地方性艺术与他文化的链接符号 / 252 

参考文献 / 256 

后 记 / 26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