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武报恩寺
  • 平武报恩寺
  • 平武报恩寺
  • 平武报恩寺
  • 平武报恩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平武报恩寺

268 7.3折 368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平武报恩寺博物馆、四川省武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66

上书时间2024-04-25

豫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平武报恩寺博物馆、四川省武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21858
  • 定价 3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56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四川是一个文物大省。我说的这个“大省”,不仅是地下文物丰富,是个“大省”,而且地面文物也很丰富,也是个“大省”。
四川省的地面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齐全:包括寺、观等宗教建筑,文庙、武庙等祭祀性建筑,还有汉阙、牌坊(楼)、塔、桥、民居、会馆等,这些数量众多的建筑中,不仅有官式建筑,更多的是特点鲜明的本土建筑。
说四川建筑的本土特点鲜明,这是建筑的地域性特点所决定的,比如,四川气候多雨,建筑的屋面就要陡险些,以利于排水;建筑的山面出挑要深远些,就是为了减少雨水对檩头的侵蚀。而穿斗式梁架结构就可以灵活地运用建筑的进深空间,等等。
平武报恩寺是最早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座位于四川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接壤地带的寺院建筑群,是一处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群。报恩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由土官佥事王玺历时七载完成主体建筑,此后又经其子王鉴等先后完成寺内的塑像、木雕,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范辂出资凿井(后人称为“范公井”)、建亭,报恩寺的建筑实际上前后历时80年始成现在之规模,建成后由于受到官府的保护,直到民国年间没有遭受大的损坏。
报恩寺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建筑的梁架结构、彩画、彩塑、雕刻等装饰是研究宋元以来官式建筑的重要资料,其建筑艺术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加之报恩寺地处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上,是到王朗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黄龙旅游观光的必经之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的观光之地。
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和地方十分重视平武报恩寺的保护工作。从1955~2002年,先后多次拨付专项经费进行维修、保护,更换损坏严重的木构件,并对对建筑破坏较大的木蜂、白蚁进行全面整治,同时在寺内安装了消防设备。
【目录】

壹地理与历史沿革
贰建筑
一、建筑布局
二、建筑风格与特点
三、建筑装修与装修、配饰
叁壁画
肆彩塑
附录报恩寺碑文
实测图
彩版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