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佛岁月
¥
42.8
¥
4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欧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61527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2元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哈佛岁月
定价:42.00元
作者:李欧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308161527
字数:146000
页码:18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自喻为“狐狸”型学者的李欧梵是如何在哈佛校园修炼成“精”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哈佛是如何从学生变成教授的?一位老哈佛人的学术自传,为你揭开世界学府的神秘面纱
内容提要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目录
部在哈佛求学的日子序曲:申请到哈佛芝加哥经验初抵哈佛费正清教授史华慈教授在哈佛听课之一在哈佛听课之二读书生活语言和考试论文和游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哈佛的学生生活第二部在哈佛教学的日子教学的经验在哈佛做访问教授在哈佛教中国现代文学“核心课程”与“文化中国”“东亚研究”和“文化研究”我的哈佛学生哈佛的典礼和仪式揭开“”的面纱申请哈佛的秘诀退休记事结语附录一普实克韩南教授的治学和为人附录二人文世界的精神漫游者狐狸说诗欧梵在哈佛教书的日子
作者介绍
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序言
我的这本小书,历经海峡两岸暨港澳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版之后,竟然又要再版了。意外之余,也不无好奇:难道还有新一代的读者愿意看?他/她们看这本书“居心何在”?而我呢,是否应该对书中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所交代?最重要的是:我2004年从哈佛提前退休,返回香港任教,至今也有12年了,哈佛当然变了很多,我的这本书是否过时了?于是我不得不翻看此书的前言和结语(刚好写于2004年年底),觉得有一个大缺陷,如今已无法补救: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一般读者而写,所以学术深度明显不足。但如今也无从着手,否则得写一本学术性的自传,这是一件艰巨的工作,目前我已无能为力,只好利用这个机会再做一次“自我检查”和反省。 我自认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在哈佛求学的日子”)比第二部(“在哈佛教学的日子”)好看,因为前者或多或少描写了我知识上的心路历程,自认并不过时;而后者如今读来令我有些汗颜。但是我觉得我也对得起哈佛同事对我的眷顾,虽然我提早退休(这在哈佛几乎是离经叛道的事),但我的继任者王德威教授绝对比我优秀,近十年来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也改变了中外学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使得中国文学研究不再以西方理论为圭臬(虽然他的训练本来就是比较文学和理论),而是重新厘清中国古今文学的理论传统,并以之和西方理论相参照。我不但为他感到骄傲,也为哈佛深庆得人。近年来,我接触到他训练出来的几位高才生,更觉他们才华出众。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此学术研究才能进步。如今,哈佛的中国文学研究绝对是美国学界首屈一指的。所以我自认离开这个领域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我的贡献也只能到此,何况后继有人。 然而,近年来在香港,我于教学经验上也颇有所得,逐渐开拓了另一个学术领域:以比较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来研究跨学科的人文题目。虽不深入,但也自得其乐,也令我更珍惜当年在哈佛的经验。本书中提过,我的tc狐狸型,,学问大多是在旁听的课中培养出来的。值得安慰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我也训练出几位高才生(大多来自内地),其中也有人申请到哈佛做访问学者或学生,我再三提醒他们要多旁听其他学科的课,而不必只做专业研究。哈佛的优点正在于此,它的科系繁杂,五花八门的课和各种学术演讲和座谈,数不胜数,实在是一场学术“盛宴”,任何去哈佛的人(包括游客)都不可错过。我如果年轻30岁,必会返回哈佛做旁听生。 由此思之,我认为哈佛的长处就在于它兼容并包,各路英雄豪杰来此齐聚一堂,切磋各种学问,使它变成一个学问和知识的大荟萃。有时也乱成一团,但毫无‘‘管理’’的痕迹。这才是第一流大学的本色,几乎和当今香港的大学所标榜的企业管理制度背道而驰。也许,我离开十多年后,可能连哈佛也’‘企业化’’了,然而从寄来的刊物报道中,我还是看到不少令我兴奋的消息。总之,哈佛还是值得去的,特别是做短期的访问。那么,做长期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又如何?据闻,每年申请哈佛的中国学生多如过江之鲫,而哈佛校园中也到处是黄面孔,到处都能听到普通话,更有不少富家贵人子弟进入哈佛校园。我对于这个现象的反成相当矛盾:一方面我为哈佛庆幸,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任何好大学的目标’募一方面,我也不禁为哈佛和中国的下一代担忧,到底有多少中国学生是真正为求学而来,而不是为“镀金”? 我在哈佛任教时,已经看到一个令我不悦的现象:查理士河彼岸的商学院和肯尼迪行政学院,特别是后者,每年招收了大批各国官员来“受训,,,亚洲地区的尤多。这种‘‘短期训练”,美其名曰“留学”,其实和学术无关,而更近于tc公关”。我曾为此和一位知名的哈佛学者争论,因为他为这种短期训练班沾沾自喜,认为哈佛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商界都有·。哈佛人”。我的一位哈佛学生曾经戏称肯尼迪学院是一个“派对学院”,几乎每天开派对,好让各国要员拉关系。他也许言之过激'但柏。不无道理。至少,在。t彼岸’’受训的官员学生,本来就和“哈佛燕京学社”和哈佛其他研究中心每年经过严格遴选后请来的学者和学生,在本质上有所不同。 柏.许,全球资本化以后的大学本身也已经变了质。如果属实,哈佛世。不过浪得虚名,不值得去了,至少芝加哥大学的严肃学术气氛要好得多。也.许这是我的偏见,但总而言之,我希望各位学子,特别是本科生,不要因哈佛之名而去申请。据闻,中国内地的父母亲望子女成龙成风,拼命要把孩子送到哈佛。我认为大可不必,还不如申请到学生较少但同样是第一流的小大学,即所谓的‘‘LiberalArtsc。1leges”,毕业后再申请到哈佛也不迟。但是到了那个阶段,哈佛就不见得是唯一的选择7。 走笔至此,也该打住了。哈佛带给我无穷的回忆,我曾在此求学,逐渐领悟到“学海无边”;我也曾在此任教,真正感受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名言的真谛;我更在此成家立业——立业后再成家:2000年的中秋节和李子玉在剑桥的市政厅结婚。这一切都成了温馨的回忆。然而,不知何故,近几个月来我时常梦见回到哈佛,但已经不知身在何处。在梦中,我是个过客,是来“补课’’的,竟然找不到教室和授课的时间,惊恐万分,然后醒觉。这类梦显然是哈佛岁月的压力的回响,似乎也象征当下自己的一种焦虑心情:人到老年才知学问之不足,于是非但当年的傲气一扫而空,而且还恐惧回到哈佛没有人听我的课!也许,这才是我内心深处的哈佛经验。 李欧梵 2016年9月20日,于香港九龙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