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础结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础结构

79 39.5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亚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27328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8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9.5元

上书时间2024-04-23

鲁是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础结构
定价:39.5元
作者:王亚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302227328
字数:388000
页码:3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在《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二版)一书中试图用“对抗”和”判定”两个基本要素来把握、归纳渊源于西欧法律传统,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民事诉讼所共通的深层结构。日本民事诉讼被视为体现这种结构的制度样本之一。本书就是通过对其各领域程序设计与运作的描绘分析,较完整而又具体地例示这一可称为“对抗·判定”结构的理论模型。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很难做到两拿的课题是,如何既能够完整而深入地把握理解作为参照的国外资料,同时又提供真正可能切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参考。本书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而在方法上做出努力:就在于构筑上述有关民事诉讼基本结构的理论模型,并试图利用此模型来对日本畏事诉讼制度做出某种整体上的统一说明。作者希望通过这种虽然间接却可能发掘至深层的比较方法,为进一步深入把握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及审判方式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反思的材料或新的切入视角。   本书适应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人员阅读。
目录
序章 本书的方法、内容构成及意义 章 日本民事诉讼案件处理流程的实例  一、诉的提起  二、被告的答辩  三、次口头辩论期日  四、原告的书面准备与被告的证据提出  五、用于准备的口头辩论期口  六、文书提㈩命令的申请  七、现场的实地查看与准备程序的继续  八、被告的准备书面与裁判所的正式释明  九、最后——次用于准备的口头辩论  十、鉴定的申请与鉴定结论  十一、第二次口头辩论期日  十二、和解期日  十三、裁判所做㈩判决之前的内•郎协议  十四、判决书 第二章 案件处理流程的程序法背景  一、诉状的记载内容  二、受理起诉的程序  三、案件系属于诉讼后的裁判所活动  四、答辩方式与次口头辩论的功能  五、准备程序的种类  六、审理对象的形成  七、证据的收集与证据申请  八、审查证据的方式  九、主要开庭期日与证人证言的听取  十、和解与判决 第三章 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一、“对抗•判定”的诉讼结构  二、”对抗•判定”结构与纠纷的妥善解决  三、“对抗•判定”结构下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  四、“对抗•判定”结构作用的复杂性 第四章 审判对象的形成:程序与实体  一、审判对象形成的基本问题及一般原理  二、诉讼标的理论  二、作为审判对象的多种“案件事实”  四、辩沦主义原则与案件事实的分类  五、案件“实体形成”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第五章 一审程序的展开过程  一、程序进行样式的分类及意义  二、门头主义原则与外庭审理的口头辩论期日  三、早期终结的案件流程及其程序进行样式  四,日本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样式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的努  五、新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进行样式,  六、程序的职权进行主义原则与法官裁量的限界 第六章 证据制度与证明  一、理论视角与基本概念  二、关于收集证据的制度  三、证据的提出与审查证据的法定程序  四、作为法官心证形成过程的证明  五、证明度与举证责任 第七章 调解制度与诉讼上的和解  一、日本调解制度的一般情况  二,民事调解制度的位置及其程序特征  二、“调审分离”的制度设计与职权调解  四、调解与诉讼上和解的关系  五、诉讼与凋解及诉讼上和解在规范适用上的差异 第八章 判定的形式:判决书与判例制度  一、作为“判定”的判决  二、判决书内容的分析  三、日本民事判决书的新动向  四、判决书与上诉制度  五、上告审判决书与判例制度  六、附:判决书样本(长期以来通用的传统样式) 第九章 判定的终局性:既判力与再审  一、有关判定终局性的概念  二、既判力  三、判决终局性的程序基础与既判力根据论  四、判决的终局性与再审制度  五、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六、结语 第十章 少额诉讼制度  一、少额、简易程序的概念与功能  二、两种思路与不同少额、简易程序的比较  二、口本的新少额诉讼程序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版后记
作者介绍
王亚新,1954年生于贵州省,考进大学之前曾工作八年。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1985年公派赴日留学。在京都大学分别获得法学硕士与博士学位。自1991年起在日本几家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