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化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网络化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

11 3.8折 29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阳宪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04473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9元

上书时间2024-04-22

鲁是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化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
定价:29元
作者:阳宪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302204473
字数:401000
页码:2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测量控制领域十分活跃的一项新技术。《网络化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从介绍与现场总线技术相关的基本术语、基础知识开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基金会现场总线FF、PROFIBUS、工业以太网、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概貌,并简要讨论了Modbus、CAN、DeviceNet以及ZigBee无线短程数据通信技术。全书围绕解决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在开放性、实时性、互操作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讨论多种现场总线在通信参考模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构成现场总线节点与控制网络的应用技术。  《网络化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是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教材,其内容也适合大专院校自动化、仪表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现场总线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与应用系统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章 绪论1.1 现场总线技术简介1.1.1 现场总线技术与现场总线系.1.2 现场总线数据通信系.1.3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1.1.4 现场总线网络化控制系.1.5 全分布式控制系.1.6 现场总线系统在企业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1.2 相关名词术语1.2.1 总线与总线操作1.2.2 通信设备1.2.3 报文与协议1.2.4 通信术语1.3 现场总线的技术发展1.3.1 早期的现场总线技术1.3.2 现场总线技术的标准化1.3.3 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1.3.4 现场总线网络与上层网络的连接练习题第2章 串行通信与串行通信接口2.1 通信编码2.1.1 数字编码与编码波形2.1.2 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2.1.3 模拟数据编码2.2 串行通信中的几个环节2.2.1 数据的串行化与串行传输2.2.2 单字节数据的报文帧2.2.3 通信连接与确认2.2.4 串行通信的中断请求与处理2.2.5 轮询2.2.6 出错处理2.3 串行通信接口2.3.1 EIA2322.3.2 EIA4852.3.3 通用串行总线USB2.3.4 IEEE13942.4 通信传输的差错检测2.4.1 传输差错的类型2.4.2 差错检测2.4.3 循环冗余校验的原理与实现2.5 传输差错的校正2.5.1 纠错2.5.2 自动重传2.5.3 前向差错纠正2.5.4 海明码的编码2.5.5 海明码的错误检测与纠正2.5.6 多比特错误的纠正练习题第3章 控制网络与网络互连/3.1 控制网络3.1.1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与计算机网络3.1.2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节点3.1.3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任务与工作环境3.1.4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实时性要求3.2 网络互连3.2.1 网络互连的通信参考模型3.2.2 通信参考模型的分层功能3.2.3 现场总线对OSI通信参考模型的简化3.2.4 几种现场总线网络的通信参考模型3.2.5 网络互连设备3.3 网络传输介质的种类3.3.1 双绞线3.3.2 屏蔽电缆3.3.3 同轴电缆3.3.4 光缆3.3.5 无线传输3.4 网络传输介质的性能3.4.1 传输介质的频率特性3.4.2 介质带宽3.4.3 信噪比对信道容量的影响3.4.4 导线传输介质的性能参数3.5 网络拓扑3.5.1 环形拓扑3.5.2 星形拓扑3.5.3 总线拓扑3.5.4 树形拓扑3.6 网络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3.6.1 主从通信3.6.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3.6.3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逐位仲裁3.6.4 令牌3.6.5 时分复用3.6.6 几种访问控制方式的综合3.7 网络操作系统3.7.1 局域网操作系统3.7.2 Netware与NetBEUI3.7.3 Windows操作系统系列3.7.4 UNIX3.7.5 Linux3.7.6 嵌入式操作系统练习题第4章 基金会现场总线FF/4.1 H1的通信模型与编码4.1.1 H1的通信模型4.1.2 H1的数据组织4.1.3 H1的通信编码4.1.4 H1的信号波形4.2 H1的通信调度4.2.1 现场设备的类型4.2.2 链路活动调度器LAS4.2.3 通信调度的工作过程4.2.4 总线上的时间4.2.5 通信控制器4.3 网络与系统管理4.3.1 网络管理4.3.2 设备标识与工作状态4.3.3 系统管理的功能与服务4.3.4 系统管理信息库SMIB4.4 功能块4.4.1 功能块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块连接4.4.2 功能块中的用户应用块4.4.3 功能块的块参数4.4.4 功能块应用4.5 FF的应用系统4.5.1 H1网段的基本组成4.5.2 H1网段的传输介质4.5.3 H1网段的拓扑结构4.5.4 网段的连线长度4.5.5 H1网段的接地与屏蔽4.5.6 应用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练习题第5章 工业以太网/5.1 工业以太网简介5.1.1 工业以太网与以太网5.1.2 以太网的工业级产品5.1.3 以太网通信的非确定性问题5.1.4 工业以太网应用层的控制功能5.1.5 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节点5.2 以太网的物理连接与数据封装5.2.1 以太网的物理连接5.2.2 以太网的帧格式5.2.3 以太网的数据封装5.3 TCP/IP协议组5.3.1 TCP/IP协议组的构成5.3.2 IP协议5.3.3 用户数据报协议5.3.4 传输控制协议TCP5.4 实时以太网5.4.1 实时以太网及其通信参考模型5.4.2 实时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5.4.3 IEEE1588精确时间同步协议5.5 PROFINET5.5.1 PROFINET的网络连接5.5.2 IO设备模型及其数据交换5.5.3 组件模型及其数据交换5.5.4 PROFINET通信的实时性5.5.5 PROFINET与其他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5.5.6 PROFINET的IP地址管理与数据集成5.6 高速以太网HSE5.6.1 HSE的系统结构5.6.2 HSE与现场设备间的通信5.6.3 HSE的柔性功能块5.6.4 HSE的链接设备练习题第6章 PROFIBUS/6.1 PROFIBUS概述6.1.1 PROFIBUS的三个子集6.1.2 PROFIBUSDP的三个版本6.1.3 PROFIBUS的通信参考模型6.1.4 PROFIBUS的主站与从站6.1.5 PROFIBUS总线访问控制的特点6.2 PROFIBUS的通信协议6.2.1 PROFIBUS的物理层及其网络连接6.2.2 PROFIBUS的数据链路层协议6.2.3 PROFIBUS的MAC协议6.3 PROFIBUSDP6.3.1 PROFIBUSDPV06.3.2 PROFIBUSDP的GSD文件6.3.3 PROFIBUSDPV16.3.4 PROFIBUSDPV2介绍6.4 PROFIBUS站点的开发与实现6.4.1 PROFIBUS的站点实现6.4.2 从站的实现方案6.4.3 主站的实现方案6.4.4 PROFIBUS的网络监听器6.5 PROFIBUSPA6.5.1 PROFIBUSPA的基本特点6.5.2 DP/PA的连接练习题第7章 LonWorks总线/7.1 LonWorks总线的技术概述7.1.1 LonWorks总线的技术组成7.1.2 LonWorks节点7.1.3 路由器(router)7.1.4 LonWorks的Internet连接设备7.1.5 网络管理7.1.6 通信端口7.2 LonTalk通信协议7.2.1 LonTalk协议概述7.2.2 LonTalk的物理层7.2.3 LonTalk的网络地址7.2.4 LonTalk的MAC子层7.2.5 LonTalk协议的网络层7.2.6 LonTalk协议的传输层和会话层7.2.7 LonTalk协议的表示层和应用层7.2.8 LonTalk协议的网络管理和网络诊断7.2.9 LonTalk协议的报文服务7.3 收发器与路由器7.3.1 双绞线收发器7.3.2 电力线收发器7.3.3 其他类型介质7.3.4 路由器7.4 LonMark对象与网络变量7.4.1 LonMark对象和功能模式7.4.2 配置属性7.4.3 网络变量7.4.4 LonMark程序ID7.5 LonWorks节点开发工具7.5.1 LonBuilder多节点开发工具7.5.2 NodeBuilder节点开发工具7.6 LNS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工具7.6.1 网络操作系统LNS7.6.2 LNS网络工具练习题第8章 几种现场总线技术简介/8.1 Modbus8.1.1 Modbus通信参考模型8.1.2 串行链路的主从通信8.1.3 站点状态与时序8.1.4 RTU传输模式8.1.5 ASCII串行传输模式8.1.6 ModbusTCP/IP应用数据单元8.2 CAN总线8.2.1 CAN总线的特点8.2.2 CAN的通信参考模型8.2.3 CAN总线报文帧的类型与结构8.2.4 CAN的通信控制器与相关芯片8.3 DeviceNet8.3.1 DeviceNet技术简介8.3.2 DeviceNet的物理层和物理媒体8.3.3 DeviceNet的对象模型8.3.4 DeviceNet的连接与连接标识8.3.5 DeviceNet的通信方式8.3.6 DeviceNet的设备描述8.4 无线短程、低速数据通信技术ZigBee8.4.1 ZigBee的技术特点8.4.2 ZigBee的通信参考模型8.4.3 ZigBee的设备类型8.4.4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8.4.5 ZigBee的设备地址、寻址与路由8.4.6 ZigBee的应用系统8.5 现场总线的选择练习题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