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42 39.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泳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75622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9.8元

上书时间2024-04-19

鲁是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定价:39.80元
作者:胡泳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63375622
字数:338000
页码:3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互联网,让无声的中国有声——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出口。互联网,让无声的中国有声,千言万语,再也汇不成一句话。    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为了让普通人拥有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经常性地思考公与私的界限。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内容提要
《众声喧哗》,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  本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众声喧哗》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本书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出口。为此,对这种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目录
导论 n 节 研究的缘起n 一、现实背景n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n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n 一、信息社会理论n 二、网络政治学n 三、新媒体理论n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n 第四节 本书基本框架n 章 公私之辨n 节 古代社会与自由主义的不同视野n 第二节 阿伦特:公共空间与人类行动n 第三节 市民社会:从黑格尔到葛兰西n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理想情境n 第五节 重思公与私n 第二章 共有媒体n 节 电控空间n 一、场所的变幻不居n 二、在场和缺场n 第二节 共有媒体n 一、互联网的媒体特性n 二、共有媒体n 第三节 共有媒体的种类n 一、电子邮件列表n 二、讨论组n 三、聊天n 四、博客n 五、播客n 六、维基系统n 七、社会性软件与虚拟社区n 八、协同出版n 九、XML联合n 十、对等传播n 十一、视频分享n 十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n 第四节 共有媒体同大众媒体的关系n 一、新闻组织n 二、新闻记者n 三、新闻产品n 四、新闻受众n 第三章 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n 节 网上的自我n 一、网上的自我发现之旅n 二、认同的多重性n 三、人格与网上的行为差异n 四、真实的自我?n 第二节 裸露的人群n 一、比特城里的陌生人n 二、自恋的文化n 三、获取看客的注意力n 四、迷失在人群中n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隐私n 一、从敞视、单视到全视n 二、三种隐私权n 三、隐私的概念n 第四节 重建隐私n 一、没有秘密的社会n 二、生活在暗影中n 第四章 共有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n 节 公共领域理论对新媒体的适用性n 一、会场的衰落n 二、从原子公共领域到比特公共领域n 第二节 网络讨论的参与者n 一、统计学肖像n 二、发言者和潜水者n 第三节 网络讨论的代表性n 一、网络讨论者能否代表公众n 二、网络讨论的话题是否符合公众兴趣n 第四节 网络讨论的品质n 一、匿名n 二、责任感n 三、平等性n 四、男性主导的文化n 五、话语方式n 第五章 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n 节 两个平行的过程n 一、公共空间的私人化n 二、私人空间的公共化n 第二节 共有媒体的个人性与公共性n 一、博客的双重特性n 二、公私混杂的网络环境n 三、矛盾的组合n 第三节 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一n 一、产消合一者n 二、内容经济学n 三、参与式新闻n 四、观众进场了n 第四节 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n 一、营造社区归属感n 二、灵活决定匿名政策n 三、保持平等n 四、鼓励慎议n 五、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n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公共领域n 节 公私领域与中国社会n 一、近现代中国私域与公域的分化n 二、“让位于魅力”n三、建设中国的公共领域n 第二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背景n 第三节 网络“舆论场”的兴起n 第四节 博客在中国n 第五节 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制n 第六节 互联网改变中国?n 结论 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出口n 后记 互联网对中国的意义,远远大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意义
作者介绍
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入“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认知盈余》等,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的启蒙读物。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