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非衰落的百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并非衰落的百年

379 9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万青力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71648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98元

上书时间2024-04-19

鲁是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并非衰落的百年
定价:98.00元
作者:万青力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63371648
字数:150000
页码:2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万青力的这部著作,首次把19世纪作为一个完整的百年来考察……从中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万教授作出了有力而令人信服的例证。因为他的著作,是严格的艺术史学训练与渊博的书画知识的结合。这是只有中国学者才能够拥有的,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仿效的。相信这对将来中国近代史的著述,会有深远的影响。              ——迈克·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万青力博士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数量惊人、资料丰富,而且立论新颖,不落俗套……万博士这部有关19世纪绘画的研究新作采用多样的图片资源,令人印象深刻,他强调19世纪不是衰败的世纪,而是充满活力的发展。                  ——雷德侯(Lothar I.edderose,德国海德堡火学教授)  青力作为一名学者型画家和画家中的学者,本来就重视以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以自己的真知检验前人的成见与成法,又在经受了海内外艺术史治学训练的同时,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眼界……青力这部著作,在多元化的时代,其艺术史学上的价值,远远断代画史,在艺术史观和艺术史方法上,都会给同行和后学以有益的启示。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万青力教授在他这本倾十数年之力完成的巨著中,倡议“从中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并由之重建这个并非衰落的百年画史,正是这一新思维下的研究成果……本书在此时出版已经显示了一个重要的意义:19世纪的中国绘画,终于开始有了历史。                       ——石守谦(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万青力教授的《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是一本值得加倍欢迎的书。作为罕有的全面诠释这段画史的著作,它揭示出被盲目否定的19世纪,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是解读艺术现代性的关键……万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时而急需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这个最难以把握的中国世纪,这将是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万教授著作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令人耳目一新的对19世纪画家生存空间,多重、变化中的文化环境的研究方法……正如万教授所提倡的不应该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生搬硬套西方的艺术理论,他确实塑造出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方法论上严格的学术类型。本书贯穿着引人入胜的细节,以历史来龙去脉,究竟所以,阐述详尽而具体。可以确定,这部精确扎实的研究成果,今后将长时间为学生,教师和学者们树立一个新的标准。                ——魏文妮(Ankeney Weitz,美国考尔比大学副教授)
内容提要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以后,绘画在中国不断重复,已耗尽创造力。本书所提供的,是一个不同的答案。  万青力教授倾十数年之力完成大作《并非衰落的百年》,提议“从中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并由之重建19世纪中国绘画史,不仅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给学术界以新的启迪,同时备受艺术、收藏、博物馆各界关注。  全书十万字,四百余幅精彩图像,探源发微,揭示出在历史蜕变,观念变革,社会转型以及市场主导下,19世纪绘画的多元多样的演变轨迹,为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因找到了历史渊源。
目录
序一 以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序二 百年何衰?立春反正!绪论 并非衰落的百年第一章 历史蜕变中的绘画 一 18世纪中国画坛一瞥(上)  二 18世纪中国画坛一瞥(下)第二章 观念变革中的绘画:19世纪前期(1800-1840) 导言 一 “正宗画派”的尾声 二 乱世中的文人画家:汤贻汾、戴熙 三 融入金石趣味的正统画家:黄易、奚冈 四 张崟与“京江画派” 五 关氏画肆与外销洋画 六 书学中兴与书家画第三章 社会转型中的绘画:19世纪中期(1840-1870) 导言  一 上海地区的书画会 二 任熊与“海上画派” 三 广东画家与“二苏” 四 北京的宫廷,民间,文人绘画  五 有关“太平天国”的绘画 六 刘德斋与上海天主教洋画馆  七 苏州画坛与刘彦冲第四章 市场主导中的绘画:19世纪后期(1870-1900) 导言  一 赵之谦与“四全”金石画风新传统 二 任伯年与“写实”通俗画风新传统 三 虚谷的“冷艳”画风与个性化潮流 四 吴友如的“时事”画与大众化潮流 五 岭南“二居”的花卉与写生新风气结语 从“八破”画看19世纪中国绘画的时代特征注释繁体字版后记简体字版后记
作者介绍
万青力,本名万青屴,1945年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68届学士,中国画系1981届硕士。曾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画研究院学报编辑。1984年春季自费留学美国,获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硕士、哲学博士。1989年秋季起任教香港大学,2006年7月出任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及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