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全十一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全十一册)

9787505141322

171.2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至德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1322

出版时间2000-01

装帧平装

货号673427377210

上书时间2022-11-01

便当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全十一册)       定价:495元       作者:白至德 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5726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
       这里描述了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远古时代主要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和周边地区(东北、甘青、东南、华南、西南)远古文化的辉煌。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已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他们留下了原始社会的踪迹。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这里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成长时期,约略相当于秦汉皇朝统治时期的历史。所谓中古时代,是指以封建制生产方式占支配地位,同时还有别种生产方式存在的时代。秦汉皇朝统治时期,上限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下限到公元196年汉迁都许昌。迁都许昌后,汉仍保持着它作为一个朝代的称号,但实际上大权已归曹操掌握,历史已进入另外一个时期了。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至唐哀帝天祜四年(907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公元581年,总揽北周军政大权的杨坚迫使周静帝宇文阐(即宇文衍)让位,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二百七十余年的分裂局面。隋自公元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历时凡三十七年。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发展时期的历史。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这个时期相当于公元196年至589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yi,三国的鼎立。第二,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第三,南北朝的对峙。第四,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上看,这个时期历史形成的脉络还是相当清楚的。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元时期
       元时期论述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到1368年元顺帝退出中原的历史,约162年。1271年忽必烈又建大元国号,而原来的国号仍未废弃,全称为“大元大蒙古国”。1276年南宋灭亡后,忽必烈继续清除南宋的残余势力,建成了统一全国的元皇朝。       元顺帝退出中原后,元廷迁往漠北,继续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    
       作者简介          白至德,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yi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       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          目 录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远古时代
       前言       导论       远古时代       第yi讲 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1.相对独立的环境与走着一条封闭独立的道路       2.多元化的史前文化之起源与不平衡的发展       3.自然地理条件与远古历史的进程       第二讲 中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       1.人类的起源地应在非洲和亚洲       2.早的人类及其文化       3.中华民族的起源以及国内外之纷说       第三讲 从蓝田人到北京人       1.蓝田人,较早时期的代表       2.较晚时期的北京人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前言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第yi讲秦汉时期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       1.司马迁、班固的史学巨著和刘向的文献整理       2.从秦始皇焚书到汉武帝尊儒       3.石渠阁奏议和白虎跳奏议       4.秦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第二讲中国史学第yi人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著《史记》       2.《史记》编写的特点       3.《史记》的进步性       4.“究天人之际”       5.“通古今之变”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前言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第yi讲 唐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第二讲 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几和《史通》       第三讲 典制史的崛起——杜佑和《通典》       第四讲 历史思想领域的成就       第五讲 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第六讲 隋皇朝的建立       第七讲 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八讲 唐皇朝的盛世       第九讲 唐中叶的变化       第十讲 唐皇朝的没落       第十一讲 唐末农民大起义       第十二讲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yi讲中国史学走向发展时期       1.时代的特点与史学发展趋势       2.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3.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       4.家史、谱牒和别传       5.通史撰述       第二讲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1.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2.陈寿和《三国志》       3.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袁宏《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       4.沈约、萧子显和魏收的皇朝史撰述       第三讲再说范晔与袁宏       1.《后汉书》范晔所著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中古时代--元时期
       中古时代?元时期       第yi讲 元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史学书籍的纂修       2.其他主要史书       3.《行记》类史书       4.其他珍贵史书       5.颇具价值的《政书》       6.备受重视的地方志       第二讲 大元大蒙古国       1.分散的部落与统一的民族       2.“乾元”之义,“元”为国号       3.元朝160余年的历史       4.疆域所属与曾经的舆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