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默认有字迹划线,对品相有要求,请咨询后在下单,图片多本勿拍,无赠品附件
¥
6.96
2.7折
¥
26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王彦力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YJ2-4-2A-3
上书时间2023-10-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彦力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39146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作为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中影响最大的美国思想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恰遇“五四”时期最有利的时机应邀来华讲学,使得他的学说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尤为令人瞩目。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因此,中国之行对于杜威思想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然而,在国内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中,研究杜威对中国影响的著作、文章层出不穷,对于中国之行影响杜威思想的研究成果却几乎是空白。本研究立足教育领域,在探讨中国之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还力图从历时性角度揭示中国“杜威研究”中这种现象出现的经过和原因。
从“对话”的视角切入“杜威与中国教育”这一研究课题,主要是把“态度”作为考察重点。本书中所指涉的“对话”,并不是指共同存在于某种语境下的不同各方之间的具体对语,而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明一种“对话的关系”,强调在对待“他者”的过程中一种介乎于“对抗”与“盲从”之间的态度。本书通过描述杜威对待欧洲历史文化和教育遗产的态度,对待美国社会现实和当时美国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态度,分析杜威教育思想发生的变化;重点考察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对于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态度。目的是为了说明今天的中国教育应该正确看待自身传统与外来影响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平等、平和的“对话”态度来对待杜威和其他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教育理论。
- 【目录】
-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书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 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从美国到世界
第一节 源于美国社会
一、杜威: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
二、教育思想:植根于美国文化土壤
第二节 影响世界教育
一、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二、从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看杜威教育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杜威与近代中国教育(1912——1949)
第一节 杜威与近代中国教育的“杜威引入”
一、“杜威引入”的过程
二、“杜威引入”的结果
第二节 “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二、“中国之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杜威与新中国教育(1949——1978年)
第一节新中国教育的“杜威批判”
一、新中国教育“杜威批判”的过程
二、新中国教育“杜威批判”的原因
第二节 “杜威批判”对新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杜威批判”对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影响
二、“杜威批判”与“文革”时期的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杜威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教育(1978年至今)
第一节 重新认识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重新认识杜威”的缘起
二、“重新认识杜威”的过程
三、“重新认识杜威”对中国教育影响的分析、评价
第二节 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
一、杜威课程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参照物”
二、课程改革中“杜威研究”的分析、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所涉及的一些概念性词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