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
  •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
  •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

品相、册数以图片为准,请看图购买。 K8

134 九品

仅1件

重庆南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 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8

上书时间2023-12-20

广达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第一部分 声学原理第1章 声学基础知识1.1 概述1.1.1 声学简史1.1.2 声学的重要概念1.2 声波的基本性质1.2.1 概述1.2.2 波动方程1.2.3 波动方程的解1.2.4 声波的干涉和叠加1.3 声波辐射1.3.1 脉动球源与点声源1.3.2 偶极声源1.3.3 限大障板上的活塞辐射1.4 听觉简介1.4.1 听觉系统简介1.4.2 音调1.4.3 响度和响度级1.4.4 掩蔽1.4.5 声音的辨别参考文献第2章 电声换能器2.1 概述2.2 电力声类比2.2.1 电路互易法则2.2.2 力学系统类比2.2.3 声学系统类比2.2.4 电力声类比2.3 有限元法分析2.3.1 方法介绍2.3.2 仿真软件2.4 传声器2.4.1 概述2.4.2 传声器等效电路2.4.3 动圈传声器2.4.4 电容传声器2.4.5 骨导传声器2.4.6 光纤传声器2.4.7 压电传声器2.4.8 MEMS微传声器2.4.9 传声器小结2.4.10 传声器阵列原理2.4.11 传声器阵列典型应用2.5 扬声器2.5.1 概述2.5.2 扬声器分类2.5.3 锥形扬声器2.5.4 球顶式扬声器2.5.5 号筒扬声器2.5.6 其他类型扬声器2.5.7 T/S参数2.5.8 扬声器系统2.5.9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2.5.10 参量阵扬声器2.5.11 微型扬声器系统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音频信号处理第3章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3.1 ADC与DAC3.1.1 模拟与数字信号3.1.2 采样与混叠3.1.3 采样定理3.1.4 混叠3.1.5 量化及量化误差3.1.6 过采样和Σ?Δ转换器3.1.7 小结3.2 数字音频信号电平3.3 数字音频设备互连3.3.1 阻抗匹配3.3.2 数据宽度的差异3.3.3 满刻度电平的不同3.3.4 时钟及抖动3.4 数字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3.5 压扩3.6 滤波3.6.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3.6.2 IIR滤波器3.6.3 FIR滤波器3.6.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3.6.5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3.7 均衡3.8 延时、回声与混响3.8.1 延时3.8.2 回声和混响3.9 变调3.10 变速3.11 降噪3.11.1 噪声抵消法3.11.2 自适应滤波法参考文献第4章 音频压缩编解码4.1 数字音频信号编码基础4.1.1 高质量数字音频4.1.2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的主要标准4.1.3 感知压缩编码4.1.4 心理声学--听觉阈值和掩蔽4.1.5 心理声学模型的计算4.2 MPEG-1 Layer 2音频信号编码4.2.1 主体结构4.2.2 分析滤波器4.2.3 比例因子4.2.4 Layer 2心理声学模型4.2.5 比特分配和量化4.3 MPEG-1 Layer 3音频信号编码4.3.1 混合滤波器组4.3.2 Layer 3心理声学模型4.3.3 量化和频域系数编码4.4 MPEG-AAC音频信号编码4.4.1 概述4.4.2 主要特征4.5 MPEG-2多声道音频编码4.6 杜比AC-3音频信号编码4.6.1 概述4.6.2 分析滤波器组4.6.3 指数编码4.6.4 比特分配4.6.5 声道耦合4.6.6 尾数量化及编码帧形成4.7 DTS4.7.1 编码过程4.7.2 解码过程4.8 DRA音频信号编码4.9 AVS音频信号编码4.9.1 AVS-P3 编码4.9.2 AVS-P3中的关键技术4.10 感知音频编码方案的比较4.11 MPEG-1 Layer 2解码参考文献第5章 数字音频接口5.1 消费类数字音频接口5.1.1 TOSLINK光纤接口5.1.2 RCA同轴电缆5.1.3 HDMI5.1.4 DP接口5.2 专业类数字音频接口5.2.1 AES3接口5.2.2 AES10接口5.2.3 ADAT接口5.2.4 其他相关标准5.2.5 SDI5.3 通用数据接口5.3.1 USB5.3.2 网络接口参考文献第6章 多声道环绕声技术6.1 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概况6.1.1 电影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史6.1.2 音乐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史6.2 声像定位6.2.1 基本的声像定位原理6.2.2 多声道的声像定位效果6.2.3 声像定位、空间感及环绕感6.3 多声道环绕声制作6.4 损编码6.4.1 MLP 损压缩6.4.2 MLP编码过程6.4.3 MLP解码6.5 环绕声重放系统和监听6.5.1 环绕声重放系统原理6.5.2 HRTF与环绕声重放6.5.3 常见的环绕声重放系统6.5.4 监听6.6 虚拟环绕声6.6.1 虚拟环绕声分类6.6.2 虚拟环绕声系统的稳定性6.7 多声道环绕声的未来发展6.7.1 综述6.7.2 关于22.2声道音频格式6.7.3 声学和音频技术标准化组织6.7.4 22.2声道音频格式的标准化现状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电声学和音频检测第7章 电声换能器标准与检测7.1 电声换能器检测基础7.1.1 电声换能器标准7.1.2 基本概念7.1.3 测量声学环境7.1.4 测量仪器7.1.5 测量信号7.2 传声器测量7.2.1 概述7.2.2 传声器灵敏度7.2.3 传声器频率响应7.2.4 传声器指向性7.2.5 传声器的输出阻抗7.2.6 传声器的等效噪声7.2.7 传声器测量实例7.3 扬声器测量7.3.1 概述7.3.2 扬声器极性7.3.3 扬声器阻抗特性7.3.4 扬声器灵敏度7.3.5 扬声器频率响应7.3.6 扬声器指向特性7.3.7 扬声器失真测量7.3.8 扬声器输入电功率7.3.9 T/S参数7.3.10 非消声室检测7.3.11 定义扬声器声学中心7.4 头戴耳机测量7.4.1 概述7.4.2 头戴耳机的额定测量条件7.4.3 额定阻抗7.4.4 阻抗/频率特性7.4.5 灵敏度7.4.6 频率响应7.4.7 宽频特征电压参考文献第8章 音频设备标准与检测8.1 音频信号8.2 音频设备8.3 音频设备测量标准8.4 音频信号单位8.4.1 伏特(V)和瓦特(W)8.4.2 分贝(dB)8.4.3 dBm8.4.4 dBu和dBV8.4.5 dBFS8.5 音频测量优选频率和倍频程8.6 音频测量信号8.6.1 正弦波信号8.6.2 方波信号8.6.3 多音信号8.6.4 正弦猝波信号8.6.5 白噪声信号8.6.6 粉红噪声信号8.7 音频测量仪器8.8 音频测量8.8.1 输入和输出阻抗8.8.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介绍了声学技术的经典理论,电声换能器件的原理,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解码原理,数字音频工程技术原理,检测技术原理等内容,可以帮助数字音频工程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适合数字音频行业从事数字音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的科技人员阅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 编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5355775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8页
  • 字数 62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介绍了声学技术的经典理论,电声换能器件的原理,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解码原理,数字音频工程技术原理,检测技术原理等内容,可以帮助数字音频工程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数字音频原理与检测技术》适合数字音频行业从事数字音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的科技人员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声学原理
第1章 声学基础知识
1.1 概述
1.1.1 声学简史
1.1.2 声学的重要概念
1.2 声波的基本性质
1.2.1 概述
1.2.2 波动方程
1.2.3 波动方程的解
1.2.4 声波的干涉和叠加
1.3 声波辐射
1.3.1 脉动球源与点声源
1.3.2 偶极声源
1.3.3 限大障板上的活塞辐射
1.4 听觉简介
1.4.1 听觉系统简介
1.4.2 音调
1.4.3 响度和响度级
1.4.4 掩蔽
1.4.5 声音的辨别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声换能器
2.1 概述
2.2 电力声类比
2.2.1 电路互易法则
2.2.2 力学系统类比
2.2.3 声学系统类比
2.2.4 电力声类比
2.3 有限元法分析
2.3.1 方法介绍
2.3.2 仿真软件
2.4 传声器
2.4.1 概述
2.4.2 传声器等效电路
2.4.3 动圈传声器
2.4.4 电容传声器
2.4.5 骨导传声器
2.4.6 光纤传声器
2.4.7 压电传声器
2.4.8 MEMS微传声器
2.4.9 传声器小结
2.4.10 传声器阵列原理
2.4.11 传声器阵列典型应用
2.5 扬声器
2.5.1 概述
2.5.2 扬声器分类
2.5.3 锥形扬声器
2.5.4 球顶式扬声器
2.5.5 号筒扬声器
2.5.6 其他类型扬声器
2.5.7 T/S参数
2.5.8 扬声器系统
2.5.9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
2.5.10 参量阵扬声器
2.5.11 微型扬声器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音频信号处理
第3章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3.1 ADC与DAC
3.1.1 模拟与数字信号
3.1.2 采样与混叠
3.1.3 采样定理
3.1.4 混叠
3.1.5 量化及量化误差
3.1.6 过采样和Σ?Δ转换器
3.1.7 小结
3.2 数字音频信号电平
3.3 数字音频设备互连
3.3.1 阻抗匹配
3.3.2 数据宽度的差异
3.3.3 满刻度电平的不同
3.3.4 时钟及抖动
3.4 数字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
3.5 压扩
3.6 滤波
3.6.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3.6.2 IIR滤波器
3.6.3 FIR滤波器
3.6.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6.5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
3.7 均衡
3.8 延时、回声与混响
3.8.1 延时
3.8.2 回声和混响
3.9 变调
3.10 变速
3.11 降噪
3.11.1 噪声抵消法
3.11.2 自适应滤波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音频压缩编解码
4.1 数字音频信号编码基础
4.1.1 高质量数字音频
4.1.2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的主要标准
4.1.3 感知压缩编码
4.1.4 心理声学--听觉阈值和掩蔽
4.1.5 心理声学模型的计算
4.2 MPEG-1 Layer 2音频信号编码
4.2.1 主体结构
4.2.2 分析滤波器
4.2.3 比例因子
4.2.4 Layer 2心理声学模型
4.2.5 比特分配和量化
4.3 MPEG-1 Layer 3音频信号编码
4.3.1 混合滤波器组
4.3.2 Layer 3心理声学模型
4.3.3 量化和频域系数编码
4.4 MPEG-AAC音频信号编码
4.4.1 概述
4.4.2 主要特征
4.5 MPEG-2多声道音频编码
4.6 杜比AC-3音频信号编码
4.6.1 概述
4.6.2 分析滤波器组
4.6.3 指数编码
4.6.4 比特分配
4.6.5 声道耦合
4.6.6 尾数量化及编码帧形成
4.7 DTS
4.7.1 编码过程
4.7.2 解码过程
4.8 DRA音频信号编码
4.9 AVS音频信号编码
4.9.1 AVS-P3 编码
4.9.2 AVS-P3中的关键技术
4.10 感知音频编码方案的比较
4.11 MPEG-1 Layer 2解码
参考文献
第5章 数字音频接口
5.1 消费类数字音频接口
5.1.1 TOSLINK光纤接口
5.1.2 RCA同轴电缆
5.1.3 HDMI
5.1.4 DP接口
5.2 专业类数字音频接口
5.2.1 AES3接口
5.2.2 AES10接口
5.2.3 ADAT接口
5.2.4 其他相关标准
5.2.5 SDI
5.3 通用数据接口
5.3.1 USB
5.3.2 网络接口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声道环绕声技术
6.1 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概况
6.1.1 电影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史
6.1.2 音乐多声道环绕声的发展史
6.2 声像定位
6.2.1 基本的声像定位原理
6.2.2 多声道的声像定位效果
6.2.3 声像定位、空间感及环绕感
6.3 多声道环绕声制作
6.4 损编码
6.4.1 MLP 损压缩
6.4.2 MLP编码过程
6.4.3 MLP解码
6.5 环绕声重放系统和监听
6.5.1 环绕声重放系统原理
6.5.2 HRTF与环绕声重放
6.5.3 常见的环绕声重放系统
6.5.4 监听
6.6 虚拟环绕声
6.6.1 虚拟环绕声分类
6.6.2 虚拟环绕声系统的稳定性
6.7 多声道环绕声的未来发展
6.7.1 综述
6.7.2 关于22.2声道音频格式
6.7.3 声学和音频技术标准化组织
6.7.4 22.2声道音频格式的标准化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电声学和音频检测
第7章 电声换能器标准与检测
7.1 电声换能器检测基础
7.1.1 电声换能器标准
7.1.2 基本概念
7.1.3 测量声学环境
7.1.4 测量仪器
7.1.5 测量信号
7.2 传声器测量
7.2.1 概述
7.2.2 传声器灵敏度
7.2.3 传声器频率响应
7.2.4 传声器指向性
7.2.5 传声器的输出阻抗
7.2.6 传声器的等效噪声
7.2.7 传声器测量实例
7.3 扬声器测量
7.3.1 概述
7.3.2 扬声器极性
7.3.3 扬声器阻抗特性
7.3.4 扬声器灵敏度
7.3.5 扬声器频率响应
7.3.6 扬声器指向特性
7.3.7 扬声器失真测量
7.3.8 扬声器输入电功率
7.3.9 T/S参数
7.3.10 非消声室检测
7.3.11 定义扬声器声学中心
7.4 头戴耳机测量
7.4.1 概述
7.4.2 头戴耳机的额定测量条件
7.4.3 额定阻抗
7.4.4 阻抗/频率特性
7.4.5 灵敏度
7.4.6 频率响应
7.4.7 宽频特征电压
参考文献
第8章 音频设备标准与检测
8.1 音频信号
8.2 音频设备
8.3 音频设备测量标准
8.4 音频信号单位
8.4.1 伏特(V)和瓦特(W)
8.4.2 分贝(dB)
8.4.3 dBm
8.4.4 dBu和dBV
8.4.5 dBFS
8.5 音频测量优选频率和倍频程
8.6 音频测量信号
8.6.1 正弦波信号
8.6.2 方波信号
8.6.3 多音信号
8.6.4 正弦猝波信号
8.6.5 白噪声信号
8.6.6 粉红噪声信号
8.7 音频测量仪器
8.8 音频测量
8.8.1 输入和输出阻抗
8.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