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与美好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主体与美好生活

40.6 4.6折 88 全新

库存120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2825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9787552042825

上书时间2024-12-17

小二上酒菜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 科,1977年12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博士,复旦大学当代外国哲学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若干项,主持中国博士后重大项目一项及面上项目一项。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上海市育才奖等。

目录
序言/刘晓明
绪论

第一章  幸福与功利主义路径
第一节 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内涵与逻辑进路
一、幸福与功利
二、幸福与价值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三种幸福形态
一、快乐论以及主观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欲望满足理论及其向外在世界的探索
三、客观列表理论与幸福的底限原则
第三节 快乐论的当代辩护
一、品味模式与感知模式
三、快乐论对客观性与同质性的探求
三、“善的制造者”问题
第四节 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优势与问题
一、功利主义在幸福建构与幸福衡量上的优势
二、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实质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幸福与亚里士多德路径
第一节 目的论序列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图景
一、目的论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
二、亚里士多德提供的幸福图景
三、亚里士多德思探求幸福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共同体主义与当代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底色
一、麦金泰尔关于实践的内在利益
二、自主性之于共同体的生活叙事
三、实践智慧与当代幸福路径的规范性讨论
第三节 后习俗视域下的亚里士多德路径与共同利益
一、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当代应用与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作为美德的实践智慧与正确行动的关系
三、美德对幸福生活的创造: 从实践智慧到商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幸福两种路径在当代问题中的融合
第一节 脆弱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一、对不幸的关注: 一种治疗哲学的态度
二、对关系性的发掘: 重新看待脆弱性
三、脆弱性对幸福底限的诉求
第二节 成就与自由的关系
一、自由何以同福利成就产生冲突
二、个人优势的四个维度
三、自由:功能性活动与可行能力
四、理性选择与可行能力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第三节 福利目标与能动性目标的关系
一、平等语境下能力方法的特质
二、福利之外的目标导向
三、个人视角的遗留问题及批评
四、森的两难还是正义理论的两难
第四节 从历史性维度考察幸福与正当性的对冲
一、森对马克思理论方法的赞同
二、认同和社会选择在幸福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三、客观的幻象
四、正义再分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幸福测量的综合性及当代发展范式的转变
第一节 价值的不可通约与生活质量的可测量
一、摆脱“测量的谬误”
二、不可通约与测量的可能性
三、复杂系统中的判例诊断
第二节 福祉测量的趋势: 从幸福感到能力发展
一、主观性幸福(SWB)的测量方式
二、幸福路径(HA)与能力路径(CA)的交叉应用
三、能力方法对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第三节 美好生活的量化努力与人类发展指数
一、人类发展指数的能力内核
二、以商品为中心的指数(GDP)和以人为中心的指数(HDI)
三、人类发展指数揭示新问题与新趋势
第四节 安全性构成对生活质量的重新评估
一、功能运作的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
二、劣势的动态聚集
三、阻断劣势聚集与重新理解安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类发展指数与生态的经济增效
第一节 传统幸福测量在生态问题上暴露的缺陷
一、发展的收缩与可持续性价值的出现
二、美德伦理对功利主义关于幸福之“得”的批评
第二节 绿色价值在功利主义与美德基础上的融通
一、功利主义与美德伦理在理路上的相似性
二、功利主义原则的现实优势与美德的保障
第三节 为生态的整体与未来所需要的美德策略
一、功利主义与美德在行动中的匹配
二、美德的独立性在于辨别伪善
三、功利主义的绿色德性
第四节 为生态的整体与未来求思的福利策略
一、从线性到循环经济——一种新思维的诞生
二、新观念在经济策略中逐渐实现赋权
三、赋权的行动直面收入差距问题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从马克思价值论看美好生活需要
一、美好生活从认识需要出发
二、何种需要优先
三、谁之需要优先
四、冲突的持存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伦理学思想史呈现的两类明显不同的理论旨趣与思想进路出发,相对准确地反映了两种幸福路径融合互补的态势。两种幸福路径的融合互补体现在对三组关系的解释中,对于好生活的讨论通常有脆弱性与稳定性、后果与自由、福利目标与主体性(非福利)目标三种冲突。每组关系中的两者在当下均呈现“隐”“显”相交、此消彼长的趋势。本书由此探讨亚里士多德路径与功利主义路径在相互补充时对传统问题的创新性回应,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幸福生活所要求的伦理底限,提出建构良好秩序的道德储备,最终明确“可持续性”幸福才代表当下的真实诉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