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 吾心安处是厨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吾心安处是厨房

38.4 5.6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秋宓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6934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9787518436934

上书时间2024-11-26

小二上酒菜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入厨七年

 

 

 

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只要你坚持做下去,就会出成果。听说过一种“七年理论”,意思是坚持做一件事,每天四个小时,坚持七年,达到10000个小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喜欢这个“七年理论”,因为不用把一件事做到死,起码每七年就有转换的机会。试想,人生前三个七年在学校学习,接着两个七年用来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成家生子。这五个七年过去才三十五岁,大多数人还有另外五个七年。这五个七年利用好了,就可以成为五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不能成为专家,也能达到比一般人高超许多的水平。对于不以此为职业,只为娱悦自己的人来说,这就足够了。

 

可是,我回顾一下自己的前半生,展望一下后半生,悲哀地发现“七年理论”没有在我身上应验过,而以后能验证这一理论的机会也不大。

 

我的兴趣爱好多得数不胜数,有一阵子我喜欢画画,油画、水彩、素描均有所涉猎;后来又迷上书法,《兰亭序》《颜勤礼碑》临摹了不少;学过钢琴,做过茶人,吉他断断续续地还在学;每天游泳,隔天健身房打卡,溜冰场上我是鲜有的能飞奔、压道的家长……但是诸多爱好都是“半桶水”,无一精通。我这个人喜欢改变,一成不变的东西我做不来。说好听了是兴趣广泛,说得不好听就是喜新厌旧,没有恒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每天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还要坚持七年。

 

坚持,有两个理由。个是喜欢。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有激情,才有动力。第二个是生活的需要。大多数人开始认真做一件事情的主要目的,便是赚取生活费。当然,可能初也是喜爱的。但是,爱好一旦与金钱挂钩,终有一天会趣味皆失,成为令人厌烦的工作。可是到头来,还是第二类人能坚持,因为不坚持就没饭吃,但强加之下成功之士寥寥。单凭喜爱去做事,而且不要求金钱回报的,难坚持,但如果坚持下来,成功系数颇大。

 

正在哀我不幸,怒我不争之时,忽然曙光乍现。我发现有一件事居然已经坚持做了七年,还将无限地坚持下去,而且每天轻松达到四个小时的标准。是否成“专家”姑且不论,关键是我每天都还在兴趣盎然地做着,如此这般下去,难不成我终有一天能功成名就,扬眉吐气一番?

 

这件事说起来不光彩照人,也不富有传奇色彩,既不文艺也不小资。这不过就是我每天早、中、晚各花两小时,终把自己搞得蓬头垢面,把整洁明亮的厨房变成不折不扣的战场的那件事。我光荣地发现,自从菲佣走后,我一个人掌管厨房事务,侍奉四口之家的每日三餐,一转眼已经走过七个年头。

 

这“入厨七年”当然和结婚七年的瘙痒难耐大不相同。如果说后者是天堂到地狱,那么前者就是地狱到天堂,而且前者做得好也能有效地“止瘙祛痒”。我的入厨七年是云开雾散、渐入佳境的。但世界上没有“厨家”之说,只有“厨师”,而我自然不够格做厨师,充其量不过一个“家厨”。通过七年的不懈努力,连个正式的称号都没混上,自冠“家厨”聊以慰藉。

 

其实,“家”和“厨”本就是一体,家总是有厨房的,没有厨房的房子不是家,是酒店。在西方,通常厨房是一栋房子的中心地带,与餐厅相连,可以一边下厨一边看电视,与家人聊天。而我还是偏爱中式的独立厨房,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天地,可以撸起袖子,扎上围裙,“搏杀”一番。厨房要面积够大,工作台面够多,能够让“家厨”们把十八般“兵器”一一亮出来。理想的厨房,当然还要有一扇大窗,不必面朝大海,只需对着花园,阳光充足就够了。另外,还需配一个好音响,一边下厨一边听小说或音乐,那是至高的享受。有时一部好的小说竟然是下厨的动力。虽然有人陪伴烹饪更暖心,但我更喜欢专注其中,换来心灵的安宁与喜悦。下厨,是我的另类禅修。

 

“家厨”们年复一年,每天乐此不疲地做着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他们经常为发现新料理而兴奋不已,以自己做的食物被一扫而光而心怀感激,看着家人咀嚼时露出的微笑而大感满足。他们不要求受到世人尊敬,只求把家人喂饱喂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家庭厨神。

 

厨师有中、西餐之分;点心师傅也按中点、西点分类;此外还有冷厨、热厨等各种精细分工。餐厅的厨房运作也依靠团队合作,有大厨、打荷、炒锅、砧板,还有洗碗、打杂的。而家庭厨神们则是全能,就像全科医生一样,不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能里外一脚踢。他们既能在节假日为亲朋好友张罗一桌“满汉全席”,也能随时把自家厨房打造成深夜食堂,送上暖心小炒;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苦心经营,细心钻研,终把自己打造成“厨神”,把家人培养成“食神”。

 

我自诩是他们中的一员。我的成长从七年前菲佣考取护士学校辞职、我战战兢兢地接管厨房开始。四年前搬到英国,没有了“大家乐”(中式快餐店),买不到菜心和油条,家里两个小男孩变成“大胃”青少年,使得我不得不在成“神”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以前喜欢香港的“蛋挞王”(蛋挞老字号),现在无论是曲奇皮蛋挞,还是酥皮蛋挞都能做得像模像样;价格不菲的芝士蛋糕成了我的拿手好戏,从北海道轻芝士、纽约重芝士,到蓝莓芝士卷、柠檬芝士派,都不成问题;自己做的新疆拉条子绝不输给兰州拉面;自己炸的天妇罗可以敞开怀地吃。以前觉得很神秘的料理,从日式照烧鸡、南蛮醋渍鱼,到法式蓝带鸡排、蒜蓉青口,现在都成了家常便饭。怀旧了,就来个“港式焗猪排饭”;开心了,就炸些“胡椒炸鸡翅”庆祝;伤心了,就煮一大锅“乡村牛肉派”疗伤;思乡了,就包顿“酸菜饺子”一解乡愁。算算我在厨房的时间,每天都超额完成“四小时”任务,小说也听了无数本,陪伴我的有金庸笔下的令狐冲、韦小宝,也有伍尔夫的意识流,还有毛姆、加缪、卡夫卡。拜厨房工作所赐,我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当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家厨”们才能体会。早上宁静美好的厨房,到晚上成了“哀鸿遍野”的战场;奋战两小时的丰盛餐食不到20分钟就变得杯盘狼藉、等待收拾;一双纤纤玉手常常带着烫伤、刀伤;为了逃避油烟味,我裹着围裙,戴着浴帽,再加上近视眼镜,俨然一副“全副武装”的模样;做得好吃皆大欢喜,做得不好吃也剩不下,自家餐桌上总是摆满温馨。

 

我的书房、厨房和花园呈三点一线,踏出书房就是厨房,厨房外就是花园。每天穿梭于这三点之间,把时间划为三等份,对我来说倒是一个完美的平衡。当我发现每天花在厨房的时间很“可观”的时候,便会问自己,是好事还是坏事。姑且认为“好”多于“不好”,因为烹饪不单为家人提供了营养美味的食物,还很疗愈,富有乐趣,也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有效方式。

 

厨房外的小花园,是我的另一番天地。在这里我观察草木、蔬果和小鸟、昆虫,体会四季的变换和大自然的神奇。这方土壤把我与食材真正地联系起来,又给了我一个写作、烹饪之外身心放松的机会。

 

于是我走进书房,决心用笔和相机把我在厨房内外的活动记录下来,分享美食的制作、食物的故事,以及英格兰的季节变换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然而,这绝非一本普通的食谱。

 

畅销美食作家迈克尔·鲁尔曼(Michael Ruhlman)说过:食谱不是使用说明书,它该更像乐谱,给予演奏者无限的演绎空间。我不是专业厨师,只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居家厨人;食谱也不是*经,其本意是给予人灵感。所以,请权当这是你煮饭时我陪你在厨房聊天,也许我们的思想能够撞出火花,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

 

如果你看了这本书能有做饭的冲动,能走进厨房为自己和家人认真地做一顿饭,或者能从新的角度理解食物与我们的关系,重新演绎我笔下的料理,我就会欣慰地微笑,举杯和你说一声:Cheers(干杯)!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周末的早晨,让孩子们在烤面包的香气中醒来;

 

雨天躲在家中,坐在火炉旁,吃上一碟牛肉派;

 

寒冬腊月吃一碗热腾腾的煲仔饭;

 

情人节亲手做一个奥利奥芝士蛋糕庆祝;

 

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煮上一锅肉骨茶;

 

天气渐暖,做寿司解馋……

 

从12月到5月,冬去春来,46篇厨房日记,记录着美食的制作、食物的故事,以及英国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重新思考食物与人的关系。

 

 



作者简介

秋宓

专业本是英文,前半生曾留学英国研究银行金融,又在多家外企谋生。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见识了各式人物。兜兜转转,在中英文间嬉戏玩味,决意把自己的下半生献给中文写作。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情深也”,自诩有“癖”,情亦深。爱上喝茶,凭窗幽坐,无事缠身,遂作《苹果树下的下午茶:英式下午茶事》;恋上《茶之书》,远赴日本海岸追寻冈仓天心,于是有《无问西东:冈仓天心与<茶之书>》问世。

一个生活玩家,过着书房、厨房和花园的三点一线生活。如今,把食谱变成乐谱,在厨房里发现了无限的演绎空间。


【媒体评论】

食谱不是使用说明书,它该更像乐谱,给予演奏者无限的演绎空间。

——畅销美食作家迈克尔·鲁尔曼(Michael Ruhlman)

 

如若一个人能在清晨未起身时,很清醒地屈指算一算,一生之中究竟有几件东西使他得到真正的享受,则他一定将以食品为。

——林语堂

 

我的书房、厨房和花园呈三点一线。每天穿梭在这三点,把时间划为三等份,对我来说倒是一个完美的平衡。当我发现每天花在厨房的时间很“可观”时,便会问自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姑且认为“好”多于“不好”,因为烹饪不单为家人提供了营养美味的食物,还很疗愈,富有乐趣,也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有效方式。

——秋宓



目录
十二月

December

外酥里软简约的美 / 010

隔夜发酵白欧包 / 012

人类能做出的优选吃的牛肉料理 / 014

勃艮第红酒炖牛肉 / 018

名字古怪的东京鸡腿 / 020

南蛮鸡腿饭配塔塔酱 / 022

暖心暖胃的英式经典 / 023

乡村牛肉派 / 025

不辣不休 / 026

香辣牛肉酱 / 027

黯然销魂卤肉饭 / 028

卤肉饭 / 030

居酒屋风味手羽先唐扬 / 031

胡椒炸鸡翅 / 032

我的蛋糕情人 / 034

黑森林蛋糕 / 038

那不勒斯薄底比萨的秘诀 / 040

五香牛肉薄饼 / 043

乐观派的巧克力蛋糕 / 044

巧克力草莓蛋糕 / 046

一月

January

没有可乐的可乐饼 / 050

咖喱牛肉可乐饼 / 053

平凡的珍馐美味 / 054

板栗南瓜培根意大利面 / 055

千奇百怪的意大利面 / 056

烤锅鸡排米粒意面配沙拉 / 059

优选的马德拉 / 060

马德拉蛋糕 / 063

隆冬腊月不减肥 / 064

腊味煲仔饭 / 067

一吃难忘的港式美味 / 068

港式萝卜糕 / 071

年年升高 / 072

椰汁年糕 / 075

年夜饭的硬菜 / 076

盐焗鸡 / 079

除夕夜的团队工作 / 080

猪肉芹菜饺子 / 085

生命中真正享受的东西 / 086

什锦天妇罗 / 089

二月

February

趣味盎然的美味沙拉 / 092

土豆沙拉 / 095

38 个步骤的情人料理 / 096

港式焗猪排饭 / 099

荒岛求生只带这一样足矣 / 100

奥利奥芝士蛋糕 / 103

有态度的“侠客餐” / 104

酱牛肉 / 107

香港面包坊的记忆 / 108

法兰克福肠仔包 / 111

体己茶和神奇小吃 / 112

南瓜子糖 / 115

三月

March

孤独美食家的鸡肉丸子 / 118

鸡肉丸果味酱汁丼饭 / 119

蔚蓝海岸的克里斯汀 / 120

法式苹果挞 / 123

妈妈的味道 / 124

翡翠白玉汤 / 125

欧姆蛋的日式变种 / 126

蛋包饭 / 129

松软甜蜜的春天 / 130

猕猴桃舒芙蕾 / 131

婴儿般的满足感 / 133

肉骨茶 / 134

四月

April

丁香时节的家庭烹饪课 / 138

鸡蛋三明治 / 141

糯米与红豆的绝配 / 142

油炸糕 / 145

复活节的玉子早餐 / 146

玉子烧 / 149

罗宾一家 / 150

西葫芦鸡蛋饼 / 153

香港茶餐厅的常餐 / 154

番茄滑蛋牛肉饭 / 156

宝贝沙嗲酱 / 157

沙嗲牛肉汤米线 / 159

五月

May

以假乱真的野韭菜 / 162

韭菜花酱 / 163

神奇的五月天 / 164

和风大虾意大利面 / 167

珠散玉碎回味无穷 / 168

油盐烧饼 / 171

清雅脱俗的母亲节礼物 / 172

青柠圆环蛋糕 / 175

私房美味千层面 / 176

意大利千层面 / 179

成双结对的鸟儿 / 180

胡椒牛排午餐 / 183

路边的野花我就要采 / 184

御饭团 / 187

公园里的邂逅 / 188

葱油饼 / 191

内容摘要
周末的早晨,让孩子们在烤面包的香气中醒来;
雨天躲在家中,坐在火炉旁,吃上一碟牛肉派;
寒冬腊月吃一碗热腾腾的煲仔饭;
情人节亲手做一个奥利奥芝士蛋糕庆祝;
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煮上一锅肉骨茶;
天气渐暖,做寿司解馋……
从12月到5月,冬去春来,46篇厨房日记,记录着美食的制作、食物的故事,以及英国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重新思考食物与人的关系。

主编推荐
她的经历丰富多彩,是职场精英,也是厨房能手,更写得一手好文
她的文字灵动活泼,直击人的心灵
她对食物的描写刺激人的味蕾,让人生出下厨的欲望
小时候妈妈最拿手的那道菜、那次快乐旅途中的难忘料理、和老友的最后一次聚会……厨房,记录的是美食,也是生活,是回忆,也是人生
她把食谱变成乐谱,把日子过成了诗
读着这本书,整个人的心也安静了

媒体评论
食谱不是使用说明书,它该更像乐谱,给予演奏者无限的演绎空间。——畅销美食作家迈克尔·鲁尔曼(Michael Ruhlman)

如若一个人能在清晨未起身时,很清醒地屈指算一算,一生之中究竟有几件东西使他得到真正的享受,则他一定将以食品为。——林语堂

我的书房、厨房和花园呈三点一线。每天穿梭在这三点,把时间划为三等份,对我来说倒是一个完美的平衡。当我发现每天花在厨房的时间很“可观”时,便会问自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姑且认为“好”多于“不好”,因为烹饪不单为家人提供了营养美
味的食物,还很疗愈,富有乐趣,也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有效方式。——秋宓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