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构传播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构传播学

32.2 6.7折 48 全新

库存3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汉青杨雅主编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52653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9787507852653

上书时间2024-10-25

小二上酒菜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把握数字革命基础上的传播变革是
一项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
喻国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智能化革命是一场划时代的跨越,是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的深刻转型,正在带来传播领域的巨大变化。面对数字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现象级的改变,如何从总体性上把握技术驱动下社会传播领域的变化趋势、深层逻辑及演化机制,已成为实现传播实践有序发展和不断升级的必答题。 
一、数字革命的全面渗透正在引发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 
社会的智能化是一场革命,事实上,数字革命技术的全面渗透导致的关键变化是对传播网络所链接的全部关系的总体性重构。不同于对某些传播环节及某个传播要素所进行的“小修小补”的改良性技术,数字革命技术的全面渗透将创造一个无限量的巨大信息网络,并将从前无法纳入其中的更加多维的关系连接纳入人的实践体系的可操控范围中,也即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全面走向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系统连接,创造智能终端之间的超级链接体系。 
显然,当一系列新的关系要素实现了对于人类实践的“入场”,便会使社会传播成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在多重、多维的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实现“换道行驶”。媒介的迭代与技术的升维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持续地为传统社会中相对无权者“赋能”“赋权”。数字技术改变了传媒行业因机械复制技术所形成的“一对多”“点对面”式的信息垄断格局,瓦解了传统社会信息不对称的大众传播秩序。“人人都是传播者”极大地推动了丰富多彩、纵横交错的不同连接方式的交流与传播的实现,实现了更多的传播模式的涌现:“物”成为新的公共信息“承载者”,社会热点的表达凸显出“后真相”、非理性等特点,关系认同、情感共振成为社会沟通与社会共识建立的关键,而平台级媒体及作为其运行内在引擎的智能算法则成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性中介。 
可见,未来的数字化治理必须超越仅着眼于传播领域中某个要素、某些环节的改变,而就事论事地制定某类传播主体发展路径或治理对策的传统视角的局限,应依据复杂性理论的范式、因循生态学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学习理论等路径,针对我国传播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构建起一整套符合未来传播实践的传播生态治理的系统模型,从多元行为的关系连接与交互维度上去把握传播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并基于此引导新时代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实现健康有序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数字革命技术促成传播生态的全面重构 
上述对于传播环境根本性变革的分析告诉我们,在数字革命技术的强大作用下,媒介产业的变革方向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现阶段传播领域的重中之重。总的来看,迄今为止主流媒介的传播实践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传播者中心”的立场。然而,新时代传播领域的基本现实是:在“个人”为社会运作基本单位的微粒化社会中,多层成分、多元主体已经成为构造传播场域的基本力量,受传者已经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大众”,而是基于“圈层化”存在的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情绪、有特定“趣缘”彼此支持下的人;“摆事实讲道理”式的大众传播逻辑在这里遇到了关系连接与圈层“茧房”的强大阻击,传播的触达、认知与认同机制发生了重大改变。媒介融合进程中如何实现新传播环境下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目标,达到主流资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境界,必须有一个生态级意义上的“羽化成蝶”的深刻改变。 
首先,从传播内容的供给侧来考察,短视频和直播在人类历史上次把社会性传播的门槛降到如此之低,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5G对于视频的加持则强化和扩大了这种“泛众化传播”的社会影响的宽度与深度。并且,数字革命时代的无人机普及,各种环境中摄像头、传感器无所不在,都进一步超越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与感官局限进行丰富多彩、立体多维的信息采集,而其中的某些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则可能经智能系统自动加工后直接发送给多元用户。概言之,数字技术带来的“泛众化”的传播供给侧,致使多元传播弥漫在人们的各类日常生活的场景中。 
其次,就传播形式的丰富和扩张而言,数字革命时代的传播因其传播形式的“全息化”、多样态,信息传播已“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力“在场”。而传播技术的应用会以用户场景为聚焦点而不断创新信息的组织形式、传播模式和内容形态。就传播载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而言,随着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觉传播成为社会传播的主流形态,内容传播者因应当下移动化、碎片化和社交化的传播场景,以主题人物、热点事件和温情故事等为主要题材,通过碎片化的视觉表达和情感共振、关系认同的传播模式广泛应用,使得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转型为一系列直击人心的混合情感传播模式。 
后,智能化也使传播渠道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面对媒介生产和用户端的赋能赋权,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信息



 
 
 
 

商品简介

本书是“京师传播文丛”之一种。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技术的普及,不仅将整个社会推向智能时代,而且还改写了媒介生态环境。谁传播、传播什么、对谁传播、如何传播、传播效果如何等传播学的基本问题均面临着重新思考、重新建构的挑战。其中,“元宇宙与深度媒介化”“健康信息设计与健康素养”“网络数字痕迹与行为”“人机交互与社交线索”“全球化与数字治理”等等待解之“迷”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共寻答案。因此,本书旨在回答上述重构传播学转型中不同子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探索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传播学学科重构,重新发现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针对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学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探讨与论述,结合认知传播学生理心理研究方法与范式、计算传播方法与范式等,以便拓展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加强中西传播学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对话。



作者简介
丁汉青,1975年生于河南南阳。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留教,历任讲师、副教授;硕导、博导;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7年11月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20年获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研究兴趣主要为传媒经济与管理、广告、舆情研究。已出版《中国传媒版权管理研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研究》《传媒经济学教程》等著作13部,主持或执行《中国大众传媒竞争与合作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情绪感染—演变”机制与社会影响的临界点研究》《网络空间中对等生产机制研究》《智库+外宣体制机制研究》等20余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杨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健康与风险传播研究中心、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多项。合著书籍获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健康传播前沿  001第一节  全球卫生传播与INSIGHTS(全球健康信息趋势调研的国际研究)研究联盟的演变 003一、健康传播有助于减少人们健康问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004二、提供最适合的健康促进活动、方案和疗法是有效应对全球健康威胁的前提 007三、INSIGHTS研究项目的具体阐释 008第二节  健康宣传运动信息设计:理论与实践 015一、健康宣传运动概述 016二、健康宣传运动信息设计:理论与实践 019第三节  在线支持社群:传播过程与健康结果 031一、在线社会支持社群如何影响健康行为 032二、健康社会支持团体的优势 035三、在线社会支持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框架 038四、健康相关的在线社会支持经验研究 038五、在线支持社区干预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该领域研究的挑战 042第四节  超越自我报告:使用眼动追踪研究信息注意力 044一、关于眼动追踪研究的背景信息 045二、使用眼动追踪来研究信息注意力 046第五节   信息时代的健康素养与大数据技术辅助内容分析 052一、信息时代的健康素养 053二、健康传播相关的大数据技术辅助内容分析方法 057第二章计算传播前沿  059第一节  大数据和计算传播学研究 061一、大数据与虚拟世界的科研利弊 062二、计算社会科学:定义和研究现状 064三、电子足迹 067第二节  思想的几何:人类集体知识与叙事的构建可以被机器        理解和超越吗? 071一、社会如何创新思考 072二、研究举例:灰姑娘情结与性别叙事固有偏见 075第三节  传播学研究中的计算机视觉分析 080一、计算机视觉简介 081二、计算机视觉工具介绍 084三、计算机视觉中的主体 085第四节  研究如何选料:实证研究的数据质控 113一、从不同视角看影响样本量设置的统计因素 114二、传播学研究中样本量设置的现实状况 117三、数据质控需要考虑的因素 119四、数据质控实操 119总结 120第三章传播学学科发展与范式  121第一节  元宇宙视域下的传播学学科重构 123一、把握未来传播的着眼点 124二、影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四大基本维度 127三、媒介化时代的到来 129四、媒介历史演进的核心逻辑 133五、媒介形态的革命:传播媒介正经历着从物理介质到关系介质再到算法介质的深刻改变 139六、未来媒介的终极演进:“场景时代”“元宇宙”“心世界” 141七、元宇宙:在升维的意义上为互联网发展的全要素融合提供了一个未来的整合模式 147八、发展展望:“元宇宙”既是泡沫也是媒介发展的未来,其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0九、元宇宙的时代标签与传播学未来发展的重点 152第二节  社会科学范式、理论与方法的重构与统一:重新发现        传播学研究的灵魂 153一、传播学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155二、重新发现传播学的灵魂 155第三节  传播学学科任务与学术发展: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学会        主席对话 163一、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学会介绍 165二、当下传播学会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措施 171三、传播学的学科身份与未来发展 175第四章智能媒体、人机交互、跨文化传播与数字治理研究前沿  177第一节  数字媒体研究前沿对话 179一、数字图片的日常化:新闻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界限的模糊 180二、年轻人、新闻和数字公民 183第二节  媒介与人机交互 187一、从沟通界面到沟通主体:媒介化社会行为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189二、社交线索的力量:关于人机交互的三个理论框架 194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组织传播与创新 204一、跨文化语境下组织传播的研究视角 206二、柔性管理:女企业家的修辞构建 207三、微信和员工在组织中的社会化 208四、企业社会责任和国际难民危机 209第四节  互联网与数字治理研究 211一、汪炳华:全球化的三重困境 214二、安丽塔·乔杜里:互联网治理与主权问题 216三、米尔顿·穆勒:数字主权与网络空间 219四、吴国维:数字主权的历史、发展与争议 221后记   225附录  讲座及文稿整理基本情况 227

内容摘要
本书是“京师传播文丛”之一种。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技术的普及,不仅将整个社会推向智能时代,而且还改写了媒介生态环境。谁传播、传播什么、对谁传播、如何传播、传播效果如何等传播学的基本问题均面临着重新思考、重新建构的挑战。其中,“元宇宙与深度媒介化”“健康信息设计与健康素养”“网络数字痕迹与行为”“人机交互与社交线索”“全球化与数字治理”等等待解之“迷”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共寻答案。因此,本书旨在回答上述重构传播学转型中不同子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探索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传播学学科重构,重新发现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针对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学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探讨与论述,结合认知传播学生理心理研究方法与范式、计算传播方法与范式等,以便拓展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加强中西传播学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对话。

主编推荐
* 本书探索了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传播学学科重构,重新发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 本书针对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学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探讨与论述,拓展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本书适合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及相关问题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