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归来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生归来兮

34.89 5.8折 59.8 全新

库存3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晏阳初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265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9787520512657

上书时间2024-06-09

小二上酒菜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辑  生平际遇:从巴山蜀水走出来的“平民教育之父”
  故乡和家世
  初见劳工疾苦
  西学堂的影响
  在港大初露锋芒
  转投耶鲁门下
  投身平民教育
  将平教乡建运动推向世界
  思恋故土,心怀祖国
第二辑  平民教育: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
  平民教育新运动的真相
  举办平民教育的几种要素
  平民教育的意义
  平民教育的真义
  平民教育与义务教育均不可偏废
  “平民教育”并不仅是千字课
  平民教育不分贫富贵贱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宣言
  平教会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抗战时期的三桩基本建设
  开发“脑矿”,掀起平民识字热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发现了一种“新人”
  “除文盲,做新民”
  先农民化,才有资格化农民
  平民教育,一种崭新的教育
  用科学指导平民教育的实践
  从识字班到平民教育总会
  以仁爱之心思考扫盲之策
第三辑  乡村建设: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
  欲救亡图存,必须重视农村教育
  建设农村首在培养民力
  推进乡建工作的方方面面
  筹设乡村建设学院的紧迫性
  我在乡村建设学院当老师
  晏阳初先生与定县调查研究
  定县实验成就“平教之父”
  卓有成效的定县实验
第四辑  造福全球:从中国走向世界
  在菲律宾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菲律宾乡村改造运动的整体理念
  乡村改造运动的基本理念
  在马尼拉拜访晏阳初博士
  在世界黑暗处点亮明灯
  把平民教育运动推向世界
第五辑  亲友追忆:“穷干,苦干,硬干了七十年”
  一个赢得农民爱戴的人
  鞠躬尽瘁为农民
  造福全球的乡村建设垦荒人
  一生为平民,言行一致
  最后一次见面
  孜孜不倦为平民
  永远保持常新的境界
  可敬又可爱的先生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独善其身,待人至诚
  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
  晏先生的用人之道
  不服老的演讲家
  博士下乡,与农民为伍
  永远怀念的科普先驱
  平民教育运动的开拓者
  临别的嘱托,难忘的教诲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爱国的教育改革家
附录  晏阳初年谱

内容摘要
 本书是“百年中国记忆·教育家”丛书中的一册。本书收录了晏阳初亲友及学生的“三亲”(亲历、
亲见、亲闻)回忆文章,并附有晏阳初先生关于平民教育的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晏阳初一生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及人格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代平民教育家的风采。

精彩内容
 故乡和家世晏阳初我的乡井在四川巴中县。那儿,有我多少脚印,踏上山之巅、水之涯。那儿,埋葬着父母亲的慈骨,也珍藏着
幼年时温馨的记忆。尽管我是四海为家,有时午夜梦回,难免乡思万缕。书声、弦歌,以至樟茶鸭、豆豉鱼,都是可怀念的。尽管这30多年来,我常用的是英语,偶用母语,乡音未改。记忆中的故乡,随着我环绕天涯。我一向认为,生于西历1893年10月26日,可是,近年家乡人来信,说我九十有三了,也就是生于1890年。晏族子弟取名,照族谱排行,是:“名正言顺,事成礼乐兴,声宏室大,世代文章盛。”远祖晏顺宝、晏事叩、晏成才、晏礼忠。父亲讳乐全,字美堂,承继先人之业,是塾师,兼谙中医药,能看病开方,乡人敬重他的仁心仁术,按照传统,谓之为儒医。
母亲娘家姓吴,经济情况似乎比晏家稍强。在许多方面,母亲是个传统的女性,不识字、小脚,持家勤俭,教子严明。她是位真正的严母。有一件小事,我永远不会忘记。一年重阳节,大哥和他的朋友去登高,意气风发之余,饮酒以助吟唱,大哥竞喝醉了,归途中,遇到一位晏族的晚辈,不知怎的,两人话不相投,大哥把这位晚辈骂了一通。旁人把这事告诉了母亲。大哥一到家,母亲立刻集合全家大小,训责大哥一不该喝醉,二不该酒后失态,给晏家丢脸。大哥低垂着头,也不敢申辩。他那时大概30岁
出头,有妻有子,而且是巴中县游击(武官)的掌稿(文书),在乡中算是有头有面的。可是母亲仍然拿出鞭子,命大哥伏在一条板凳上,气颤颤地说:“我今天要是不打你,是我对不起晏家。小辈们都要学着喝醉,还了得!”刷!刷!刷!他不敢吭一声。我们默默无言,只能暗中替他难过。这件事常使我联想到中国母亲在家中的威严。我一生与烟酒无缘,也许和这件事,多少有点关系。
父母亲共生育四男二女,我是意外的幺儿,生我时,母亲已40岁左右。她的奶水不足,那时既没有奶粉,更没有婴儿食品。邻居的一位娘娘,是我母亲的一位好朋友,看我瘦得怪可怜的,天天嚼米饭和锅巴喂我,感谢她的哺饭,我居然长大,而且活到这把年纪。于今,医生说,我很健康,血压正常,胆固醇不高,吃得下,走得动,看得见,听得见,手不抖,而且还能游泳、讲课、上班。摆龙门阵,话定县当年,更是乐此不疲。老天垂爱,有过于此吗?就是有点小遗憾,活到老,胖不了。对我来说,长胖是天下最难的事。在这怕胖的年代,我得天独瘦,瘦有瘦劲儿,也聊得可自慰了。
据家人说,我的外形像母。她白净清秀,颇有威仪。
但在神态和性情上,我秉承父亲的成分居多。我怎样也记不起他发怒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他是个典型的读书人,谈吐斯文,待人和气。最难忘的是他的笑容,温善可亲,好似春天的阳光。“春风风人”一语,用在他身上,非常恰当。从他,我想到身教的重要。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四五岁的时候,我开始到塾馆上学。那时的小孩真是心无二用。天不亮起床,草草洗脸、吃饭,就跑到学堂,一直读到中午。回家吃午饭。再回学校,读到晚饭时间。饭后在暗淡的菜油灯下,温习一天的功课。除了年节,没有假期,也没有周末。
读的是传统的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书经》《诗经))。
虽然读的书,半懂非懂,但我不以为苦,从不逃学。
老天给我的记忆力颇强,读一二遍就能背。后来因为工作,简直没有时间再读古书,但有些句子,我至今能背。但我觉得背诵、朗诵是很好的方法。我小时爱朗诵,跟同班一起摇头摆脑地朗诵,兴味无穷。从我母亲那秉承了一副洪亮的嗓子,老师们爱听我朗诵,对我是一种鼓励。我后来喜欢唱歌、唱圣诗,能够演讲,大概和我幼年的朗诵,不无关系。我也喜欢听别人朗诵、唱歌。声音的变化,在空中激荡摇曳,对我具有莫大的魅力。
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它们都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而以天下一家为最高宗旨。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