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城市
  • 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城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城市

79.08 6.2折 128 全新

库存1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8373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9787208178373

上书时间2024-04-16

小二上酒菜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
说到意大利的城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我们脑海中会立即呈现出这样一些意象:罗马的大斗兽场、佛罗伦萨的维基奥宫、威尼斯的贡多拉、米兰的大教堂……它们历史悠久,极富特色,或壮观,或温婉,虽然相隔上万公里,但是意大利城市的意象对我们来说又特别熟悉。这一方面是意大利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推广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我们对于遥远地方的城市的认知,往往通过一些意象就能够达成。这些城市意象也越来越被简化成一种符号,仅仅通过模仿其相关的元素,似乎就能在遥远的地方复制。这种挪用的方式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比比皆是。然而,挪用过程中又容易丢失本来的意蕴,在传播和流动中,城市符号背后的内涵蕞容易被忽视。
意大利是一个特别喜欢制造符号、消费符号、传播符号的国度。著名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到,马可·波罗向忽必烈大汗描述他到过的那些城市,当他不通语言的时候,用丰富的手势比划,让大汗饶有兴趣,他向大汗传达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意象,但是当他学会用抽象的概念和语言描述时,皇帝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正如翁贝尔托·埃科用小说《玫瑰之名》揭示了符号的原理:“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事实上,卡尔维诺想要借作品表达这样一个道理,即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还有自身的意义,这存在于它的历史和过往,通过居民的记忆而层叠累积在城市景观中,从而使城市对人产生意义,逝水年华被编织成城市记忆。卡尔维诺写作的时代是20世纪70年代,正值意大利大规模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建设不仅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反而千篇一律,相互抄袭,每个城市似乎都太相似,人地关系被剥离,任由资本打造出大同小异的城市景观。或许正是这种现实触动,使卡尔维诺借助这部寓言,追问城市的记忆与想象,揭示出时代精神。
意大利人对记忆符号的运用非常娴熟,甚至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因此,城市空间中充满权力印记,反映出意大利历史上的赞助关系(patron-client),也正是这些缔造了意大利城市中丰富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意大利都有很强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也是悠久的历史中共同体意识的延续。这种意识会形诸各种“记忆之场”,并演变成一种集体意识。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不是封闭在头脑中的,而是借助各种象征手法来表达,是一种意义传播的系统。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借助某种共通的文化意义系统来传播,从而形成一些大家不言自明、自觉遵守的符号意义,它可以是某一幢建筑,可以是某一个路名,也可以是某一套仪式。我们看到的是城市被砖瓦建造,但同样也要关注城市的意义,解读城市的符号。
同时,符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如共同的记忆激发意大利的家族意识和地方身份,使其至今都困扰于国家建构和身份塑造。而意大利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就易受到外来冲击,从古代的希腊、高卢,到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再到近代的西班牙、奥地利,直至当下的外来难民,都使意大利不得不穷于应付这些外来挑战。进入21世纪,全球网络进一步收紧,各地之间越来越零距离,但是,如何真正理解遥远地方的“他者”,还需要继续探索。
母狼育婴是意大利历史的起点,而在意大利处处生长的雏菊则被视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且多个花瓣代表紧密团结,颇能体现意大利对欣欣向荣、团结一致的愿景。从狼到雏菊,象征着意大利从古到今的历程。那么,只有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才能寻找得到隐藏在意大利最深处的民族性格与国家特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用脚步丈量城市,通过在意大利各地的行走,去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从时空维度阅读街道、广场、建筑,探索其中蕴含的意义。看意大利的城市,最不能忽略的是它们曾经的主角,如奥古斯都、美第奇家族、教皇……从古至今,他们不仅统治着城市,还将时光雕刻在了城市中,给城市留下了大量记忆。街道、广场、建筑构成了城市的肌理,融入城市的血脉,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化成城市空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可以说,自罗马建城,意大利的历史就是一部造城史。它的历史几乎都留在了空间当中,大多凝固成城市及其建筑和艺术。在这里,时间转变成为空间。在意大利的发展史中,城市文化无不与人息息相关。正是赞助人的旺盛生命力,在改变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将印记烙在了城市空间中,留下了一处处文化遗产和一件件艺术珍品。这些就是意大利人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传承和创造,他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的生活现场和历史剧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到意大利的城市中去,转换身份,以意大利人的视角看城市,理解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和创造的空间。
意大利的造城史,毫无疑问要从古罗马开始。“万神殿外”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也不是罗马人闭门造出来的,地中海世界乃至更广的欧亚大陆的异域元素都对它产生影响。在罗马之后,意大利步入“自治城市”时代,这是欧洲文明的核心之一,也是意大利中世纪城市最闪耀光芒的时刻,许多传统来源于此。接下来,就轮到“美第奇家族”创造传奇了,佛罗伦萨是他们几代人努力的结晶。文艺复兴时期,各地领主也竞相赞助,打造出一个个风华绝代的“宫廷城市”。威尼斯的“盛世繁华”建立在东西方的交流基础之上,这也为这座城市赋予了“世界图景”。教皇的罗马与其他领主城市打造方式类似,但是,教廷的中心地位使它备受关注,历届教皇不断为它增加层累,“权力游戏”对这座城市的投射从古代一直延续到近代。最后,我们将看到“现代意大利的缔造”与城市的密切关联,而其民族国家建构的困难也恰恰源于意大利最引以为豪的传统,那就是——时空之间的转换。
本书按照意大利的历史演进过程,梳理意大利历史上人与城的互动,及其相互成就,聚焦意大利城市空间中的建筑与权力,记忆与身份,国家与地方,全球化与在地化。一方面,还原城市空间的时间维度,揭示城市空间中的符号渊源;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解读城市,避免拘泥于线性叙事,将历史与空间密切结合,在空间中重新发现城市。本书既关注过去和未来两种时间维度,也重视从微观到宏观的多重层次。在微观空间中,解读城市景观构筑的符号,透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揭示历史上人们的情感和诉求。在宏观空间中,探讨城市与国家建构的关联,也在更宏大的范围寻找它与世界的联系,从全球化的浪潮中挖掘城市符号更本质的内涵,通过全球视野诠释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将从作为“十字路口”的地中海开始,最终也会在地中海结束这场穿越历史长河的旅行。


【书摘与插画】


朱明教授的新作《狼与雏菊:在时空中阅读意大利城市》即将出版,可喜可贺。本人在书稿付梓之前先睹为快,与有荣焉。
回想起来,我和朱明结缘于2014年金秋时节。当时,我应华东师大历史学系邀请前去上海做讲座,获赠世界史同仁不少新作,其中包括“地图说史”系列丛书。我因主要研究法国史,所以在回杭列车上先翻阅了《地图上的法国史》。由于阅读体验甚佳,便记住了作者朱明的名字。不久后在《世界历史》上读到了一篇优秀的论文——《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惊喜地发现作者就是朱明。
2019年春天,当我与索邦大学教授、法国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巴尔若(Dominique Barjot)联袂在浙大组办聚焦法兰西第二帝国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顿时想到邀请朱明参会。令我高兴的是,朱明不仅欣然来杭参会,同时还准备了主题为“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和佛罗伦萨”的会议论文和发言,这给在场的中外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年10月,我收到了朱明的译著《戴高乐将军》,读罢全书,对戴高乐有了新认知的同时也惊叹于该书译笔之流畅、专业术语处理之到位。
毋庸讳言,上述种种令我早已将朱明视为法国史研究的“同道中人”,而且是当刮目相看的“同道”。但后来,我才知晓,朱明最拿手的研究领域是意大利史,尤其是意大利城市史。恰好在此期间,我在澎湃新闻上陆续读到朱明以“古道上的意大利”为主题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后,不仅总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甚至还导致一些性急的同好学友在朋友圈里时时“催更”。也正因如此,当朱明希望我为这本书作序时,本人欣然应允。 因为于我而言,还有以下三点考量:
其一,能有机会先睹为快。
我的主攻方向是法国史,但在研习过程中不仅深感法国和意大利关系的密切,而且还不时觉得,倘若剔除来自意大利的影响或痕迹,法兰西文明的灿烂光辉难免会逊色不少。且不论罗马高卢在法国,特别是南法至今仍到处留下明显痕迹,以及法国文艺复兴受意大利方面的影响似乎再怎么高估也不会过分,即便是19世纪以来,不少法国人对意大利仍还习惯于“仰望”。本书中提及的“司汤达综合征”,即 “佛罗伦萨综合征”,似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例证。而由司汤达曾前往意大利担任驻的里雅斯特领事,也让我想到在《自由的声音:大革命后的法国知识分子》中同样被重点写到的夏多布里昂。这位19世纪早期法国文坛和政坛的风云人物,出于对意大利的偏爱,在其有机会任选驻外大使职位时,首先选定的就是驻罗马大使。除此之外,英国上层人士家庭的孩子早年一度流行所谓的“壮游”(grand tour),也和意大利有密切关系,而且,“壮游”主要涉及区域,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再次凸显了“法意一家”。有意思的是,朱明自己在书中也写到,他的首次意大利之行就是从巴黎动身的,私以为这未必“纯属偶然”。 
其二,对作者的学识和文笔欣赏有加。
由于《地图上的法国史》,朱明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是视域开阔,对法国历史的宏观把握颇为不俗,谋篇布局亦是别具一格。不过,如果说他在此书中已凭借某些章节显示其治史的跨国史取向,那么朱明近年来的一些论著显然已日益具有全球史的观照。惟其如此,对于《狼与雏菊》这部试图做到“深入浅出”的意大利城市史著作,我个人既有较高期许,同时也很有信心。而在有幸提前读到书稿之后,本人依然认为,凭借多年从事外国城市史,特别是意大利城市史研究形成的学识,朱明在书中所做的不少尝试都可谓是比较成功的。而且,本书在图文并茂方面也可圈可点,既以一幅幅精美图片的“加持”让全书更为赏心悦目,同时流畅的文笔和生动的叙述也让不少地方富有“现场感”,让读者在阅读时有如在听一位水平高超的叙述者在对你娓娓道来,进而仿佛“身临其境”。于我而言,每当看到类似段落时,都会不由得笑道,难怪当初会有不少性急的读者在澎湃新闻不停
“催更”。
其三,助力青年才俊与公众分享研究成果。
公众史学的发展有助于国人清醒、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的现状和演进,世界史从业人员有必要在可能范围内,及时将更多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分享。坦率地说,写出令社会大众满意的作品殊非易事,而朱明这样的青年才俊敢于迎难而上,并愿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就很令人钦佩。
人们常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但本人在先行拜读书稿后觉得,这部著作绝非在此之列。恰恰相反,当我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一座座意大利城市跃然纸上时,脑海中总会袭来此种念头:假如自己早年间参访这些城市前就能读到这样一本书该有多好,这样的话,意大利之行肯定会有更丰富的收获。想到这位80后作者正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发出“后生可畏”的感叹。
行文至此,我很想对这位“忘年交”说,当你如同“看风景者”用脚“丈量”各座意大利名城,同时用心、用情去触摸它们的城市文脉时,不要忘了还有一位花甲学友正在注视着你。不过,在他的目光里,有的只是羡慕,绝无丝毫“嫉妒恨”。如果非要在“羡慕”之外再加点什么,那就是在“忘年交”中常有的年长的那位对风华正茂的另一位送出的满满期待。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佳作。如果说意大利绝对值得一去再去的话,那么,《狼与雏菊》之于喜欢意大利城市的读者,当值得一读再读。
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教授 吕一民
2022年仲夏于杭州



 
 
 
 

商品简介

 自罗马建城,意大利的历史就是一部造城史。本书以城市空间为经,以历史为纬,编织成一幅意大利史的宏伟画卷,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历史和文化。
 在意大利的发展史中,城市文化无不与人息息相关。那些深刻影响意大利历史进程的人与事,也将其印记烙在了城市空间中。作者以历史作为引子,游走于城市空间,在过去与现在的穿插变换中,解读意大利的国家命运和意大利人的身份困境。 
 全书紧扣城市与空间,政治与权力,凸显权力如何塑造空间,政治如何形塑城市,这既是一部城市史,也是一部意大利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意大利最迷人的魅力。



作者简介

 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长期从事欧洲史、城市史、全球史的研究和教学。著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经济体的兴衰》《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结构与空间》《巴勒莫:一部全球史》等。在豆瓣开设课程《假如时光可触摸——十二座城市串起的欧洲史》。



主编推荐

1.通过城市建筑与符号研究,深层解读意大利历史与文化。穿越式体验历史现场,复活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2.用脚步丈量人类的文明史,为城市发掘历史厚度,为历史增添现实维度,为现实赋予人文温度。
3.从意大利各城市出发——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通过一个个历史个案的考察,进入当地历史缝隙,以人、事、物为线索将历史勾连起来,同时配以丰富的插图,对建筑艺术、城市空间进行深入解读,同时作者以深入浅出的写法,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城市景观符号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以点带面,图文并茂,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让读者可以在时空旅行中探访意大利的城市万象。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