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天自动控制原理9787111607977妙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晴天自动控制原理9787111607977妙淘

29.25 7.5折 39 九品

库存7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秀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07977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9787111607977

上书时间2024-12-13

武汉市胡义郑恒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绪论1

1.1自动控制理论及其发展简史1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1.2.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

1.2.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3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4

1.3.1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分类4

1.3.2按系统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分类5

1.3.3按系统传输信号的特性分类6

1.3.4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时间性质分类7

1.4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7

小结8

习题9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0

2.1微分方程10

2.1.1微分方程的建立10

2.1.2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11

2.1.3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13

2.2传递函数14

2.2.1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14

2.2.2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15

2.2.3传递函数的求取19

2.3结构图20

2.3.1结构图的基本概念20

2.3.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及化简23

2.3.3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8

2.4信号流图30

2.4.1信号流图的符号及术语30

2.4.2信号流图与结构图的关系31

2.4.3梅逊公式及其应用32

2.5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33

2.5.1传递函数模型的MATLAB表示33

2.5.2结构图模型的MATLAB表示35

小结36

习题36

第3章时域分析法41

3.1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41

3.1.1典型输入信号41

3.1.2时域性能指标43

3.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4

3.2.1稳定性的概念及线性系统的稳定条件44

3.2.2劳斯稳定判据45

3.3控制系统的暂态性能分析49

3.3.1一阶系统分析49

3.3.2二阶系统分析50

3.3.3高阶系统分析57

3.4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58

3.4.1误差及稳态误差58

3.4.2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59

3.4.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62

3.4.4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分析63

3.5MATLAB用于时域响应分析65

3.5.1用MATLAB分析系统的稳定性65

3.5.2用MATLAB分析系统的暂态性能66

小结69

习题69

第4章根轨迹法74

4.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74

4.1.1根轨迹74

4.1.2根轨迹方程75

4.1.3幅值条件方程和相角条件方程75

4.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76

4.3参量根轨迹83

4.4正反馈回路和零度根轨迹85

4.5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86

4.5.1用根轨迹确定系统的闭环极点86

4.5.2用根轨迹确定系统性能与参数的关系87

4.5.3增加开环零点、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88

4.6MATLAB用于根轨迹分析90

小结92

习题93

第5章频率特性法95

5.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95

5.1.1频率响应95

5.1.2频率特性的定义96

5.1.3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98

5.2极坐标图(奈氏图)99

5.2.1典型环节的极坐标图99

5.2.2控制系统开环极坐标图102

5.3伯德图103

5.3.1典型环节的伯德图104

5.3.2控制系统开环伯德图108

5.3.3由伯德图确定传递函数110

5.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111

5.4.1辐角定理112

5.4.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112

5.4.3伯德图上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117

5.5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119

5.5.1相位裕量120

5.5.2幅值裕量120

5.6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121

5.6.1开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122

5.6.2基于伯德图的系统性能分析123

5.6.3闭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125

5.7MATLAB用于频域分析127

5.7.1用MATLAB命令绘制频率特性曲线127

5.7.2用MATLAB命令分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129

小结130

习题131

第6章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134

6.1系统校正基础134

6.2串联校正135

6.2.1相位超前校正136

6.2.2相位滞后校正140

6.2.3相位滞后超前校正143

6.2.4有源校正网络145

6.2.5串联期望特性法校正147

6.3PID校正149

6.4局部反馈校正152

6.4.1局部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152

6.4.2速度反馈校正153

6.4.3局部反馈校正设计154

6.5前馈补偿与复合控制157

6.5.1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157

6.5.2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158

6.6基于MATLAB的频域法校正159

6.6.1串联校正设计159

6.6.2校正校验161

小结163

习题164

第7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167

7.1非线性系统概述167

7.1.1非线性系统的特征167

7.1.2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168

7.1.3常见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168

7.2描述函数法171

7.2.1描述函数的基本概念171

7.2.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172

7.2.3非线性系统的简化175

7.2.4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176

7.3相平面法180

7.3.1相平面的基本概念180

7.3.2绘制相轨迹的方法180

7.3.3奇点和极限环183

7.3.4由相平面求时间解186

7.3.5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分析186

7.4非线性特性的利用189

7.5基于Simulink的非线性系统分析191

小结192

习题192

第8章采样控制系统分析196

8.1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96

8.1.1采样控制系统及其基本结构196

8.1.2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197

8.1.3采样信号的复现199

8.2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200

8.2.1z变换的定义200

8.2.2求z变换的方法201

8.2.3z变换的基本定理203

8.2.4z反变换204

8.2.5差分方程及其求解206

8.3脉冲传递函数209

8.3.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209

8.3.2开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209

8.3.3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211

8.4采样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214

8.4.1采样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214

8.4.2闭环极点的位置与动态特性的关系216

8.5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19

8.5.1z平面内的稳定条件219

8.5.2劳斯稳定判据220

8.6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221

8.7MATLAB用于采样控制系统分析223

8.7.1数学模型处理223

8.7.2动态响应分析224

8.7.3Simulink仿真分析226

8.7.4稳定性判定226

小结227

习题228

附录231

参考文献233

内容摘要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型)“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工程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的要求而编写的,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经典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和采样控制系统分析等内容。书中结合MATLAB软件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中的应用,在相关章节有MATLAB知识的介绍和仿真举例。

《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型)“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作为应用型本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仪器仪表类、机械类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的相关专业使用。

精彩内容
前  言自动控制原理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共同规律,是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它不但是自动化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许多控制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本书是为适应应用型本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机电类专业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自2004年版出版以来,在多所院校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本书以经典控制理论为主要内容,分为8章,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分析。本书精选了第2版中的主要内容,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修改较大的内容有:传递函数、结构图等效变换、信号流图,二阶系统分析,闭环主导极点,根轨迹分析法,最小相位系统,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串联校正、期望特性法校正、PID控制,描述函数法,采样系统基本知识等。编者根据多年教授本课程的经验以及使用、2版教材的读者反馈意见,在本版教材的编写中力求突出重点,以简明的语言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应用,简化了数学推导,以突出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特色。为了体现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以一个工程实例贯穿于数学模型建立、暂态和稳态性能分析中。本书还在各章介绍了MATLAB软件的应用方法,使读者便于理解和掌握MATLAB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本书适用于56~80学时的教学。本书提供配套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欢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老师登录http: //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本书由李晓秀和宋丽蓉任主编,李晓秀编写了~3、5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谭梅编写了第4章;乐春峡编写了第6章;赵秀芬编写了第7章;宋丽蓉编写了第8章,并参加了全书的统稿工作。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编 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