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原理
  • 色彩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色彩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原理

109 6.9折 158 全新

库存15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约翰内斯·伊顿著 杜定宇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2879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8元

货号9787532182879

上书时间2024-04-16

武汉市胡义郑恒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色彩史概述

 

向书本和向老师学习就像在乘马车旅行。印度古老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吠陀》中这样告诉我们。这种想法固然一直在继续,然而“一个人只有在大路上时, 马车才有用。当他到达大路终点时,就要下车步行了”。

 

在这本书里,我试图制造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它将有助于所有关心色彩艺术问题的人们。—个人可以在没有车马和没有路标的条件下旅行,但是这样进程就慢,旅途就有危险,为了迅速而安全地达到一个远大的目标,先乘一辆马车是可取的。

 

我的许多学生都曾帮助我寻找制造这个交通工具的材料,我对他们深表感谢。本书要发展的学说是一种美学色彩理论,它起源于一个画家的经验与直觉。对于艺术家来说,效果是决定性的,而物理和化学所研究的色彩理论则并非决定性的。由于色彩效果产生于观者的视觉,因而多种色彩的图版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色彩效果深刻真实的奥秘甚至肉眼也看不见,它只能为心灵所感受,重要的是避免概念上的公式化。

 

在美学领域中,有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普遍的色彩规律吗?或者说色彩的审美仅是由主观意识所控制的吗?学生常常提出这个问题,而我的回答总是这样的:“如果你能不知不觉地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没有色彩知识的情况下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就应当去寻求色彩知识。”

 

学说和理论在技巧不熟练的时候是好的东西,而在技巧熟练的时候,凭直觉判断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

 

在认真研究了伟大的色彩大师之后,我坚信他们都掌握一种色彩科学。对我来说,歌德、龙格、贝措尔德、谢弗勒尔和赫尔策尔的色彩理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希望能在本书中解决大部分有关色彩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解释客观的原理和规律,还要探索和观察主观的范畴,因为它关系到色彩领域中趣味的评价问题。

 

我们只有通过对客观原理的熟悉和了解,才能从主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音乐中,作曲理论早就被认为是重要的,并且列为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一个音乐家懂得了旋律配合法,如果他缺乏洞察力和灵感,也仍然是一个蹩脚的作曲家。同样,一个画家可能懂得形状、色彩和构图的所有方法,但是如果没有灵感,他仍然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人们常说:天才是九十九分功夫,一分灵感。几年前报刊上曾出现理查·施特劳斯和汉斯·普菲茨纳之间的争论,内容是关于灵感和对位法在作曲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施特劳斯写道:在他的作品中有四至六小节是靠灵感,而其余的是靠理论和勤学苦练。普菲茨纳回答说:“施特劳斯很可能只有四至六小节是靠灵感的启示,而我注意到莫扎特常常是在灵感一来,就一连写出许多页的乐曲。”

 

达·芬奇、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埃尔·格列柯及许多其他画家都不敢忽视理智地斟酌他们的艺术手法。《伊森海姆祭坛画》能够画成,岂不正是由于它的创作者对形状和色彩进行了周密考虑的结果吗?

 

人们不要太受设计规律知识的禁锢, 要能从犹豫不决的和不稳定的感知中解放出来。很显然,我们所说的色彩规律在复杂而又缺乏条理的色彩效果中,只不过是些残缺不全的东西而已。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智慧洞察了许多神秘事物的本质和它们的结构,如虹、雷鸣、电闪、地心吸力等等。尽管如此,它们至今仍然是神秘的事物。

 

德拉克洛瓦曾经写道:“在我们的艺术学校中,对色彩理论的原理既不曾进行分析,也不讲授,因为在法国,按照‘制图员是可以培养的,色彩学家却是天生的’这种说法,学习色彩规律被认为是多余的。色彩理论神秘吗?为什么称这些原理是神秘的?而这正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懂得并且都应该被教会的。”( 见《我们时代的艺术家》)

 

正如龟在需要时能将它的四肢缩进甲壳一样,艺术家在靠直觉工作时,也保存着他掌握的科学理论法则。难道能说龟没有四肢反而更好吗?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正如火焰产生光一样,光又产生了色彩。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这个世界的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

 

什么也不会比天上一种巨大的彩色日华更奇观,对人类头脑更具有戏剧性的影响。雷鸣和电闪恐吓我们,而虹的彩色和北极光却抚慰和鼓舞人们的灵魂。彩虹被当作一种和平的象征。

 

文字及其声音,形状及其色彩,是我们依稀臆测到的幻想的实体。犹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的色彩那样,色彩也就从精神上赋予形状以决定性的调子。

 

色彩的原始本质是一种变幻不定的共鸣音,光线则是配曲。当思想、概念、公式接触到色彩的那一瞬间,色彩就失去了它的魔力,握在我们手中的只剩下一个躯壳。

 

……

 

色彩就是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或反面影响的辐射能量,而无论我们对它觉察与否。着色玻璃艺术家们使用色彩来创造一种神秘的气氛,它能把崇拜者的冥想转化到一个精神的画面上,色彩效果不仅应该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和象征上得到体会和理解。



 
 
 
 

商品简介

本书是著名美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毕生色彩研究的精华,至今仍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必修书目。这位包豪斯学院色彩构成与基础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色彩的客观原理,还从规律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洞察色彩是如何映射出我们的心理与人格。借助这份珍贵的研究,我们被引领至一个极富趣味的色彩世界,并在这种斑斓之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看之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内斯•伊顿( Johannes ltten) ,1888年11月11日生于瑞士特翁附近的施瓦尔岑埃格,1967年3月25日卒于苏黎世。他的才学渊博,不但是画家、雕刻家,而且是一位久负盛望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毕生从事色彩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代色彩艺术领域中伟大的教师之一。

译者简介
杜定宇,河南西峡人,1932年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剧协、中国美协会员,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受国务院表彰并被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1951年至1957年参加上海公安工作。1961年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分配至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并从事欧美戏剧美术理论和中国戏曲的研究及译介工作。曾参加《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辞海》《法汉词典》《英汉大词典》《世界美术史》等国家大型工具书的编写、修订或审校。出版《色彩艺术》《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川剧艺术形象谱》《越剧舞台美术》等编著、译著十余部。

目录
致中国读者 V
序——色彩史概述 1
色彩物理学 9
色彩实体与色彩效果 11
色彩的协调 13
主观色调 17
色彩设计理论 25
十二种色相色轮 27
七种色彩对比 31
色相对比 33
明暗对比 43
冷暖对比 59
补色对比 73
同时对比 81
色度对比 91
面积对比 99
色彩调和 105
色彩球体与色彩星状 109
色彩和谐与变化 113
形状与色彩 117
色彩的空间效果 119
色彩印象理论 123
色彩表现理论 131
构图 147
后记 153
译后记 155
本书作者伊顿简介 156

内容摘要
作者是已故瑞士画家、雕刻家、有名的美食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毕生丛书色彩学研究。艺术理论。作者从主观感受和客观原理两个方面来研究色彩和介绍色彩规律,并用近200幅图进行阐述,选用的28幅彩色图版提供了从中世纪早期到20世纪西方绘画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并附有对每幅图的精辟分析,说明画家的用色经验及如何在创作中将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伊顿对色彩理论的见解为艺术教育领域和设计领域设定了标准,这一见解与标准集中体现在《色彩艺术》这部经典著作中。 这本书已被后人以许多文本和语言传播到全世界,可供所有美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者、设计工作者等及对色彩感兴趣的爱好者作为参考指南。

主编推荐
1.包豪斯灵魂人物关于色彩研究的毕生心血之作
约翰内斯•伊顿是包豪斯学院色彩构成与基础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作为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他是最早将现代色彩体系引入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这本伊顿耗费毕生精力写成的《色彩艺术》,至今仍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必修书目。
2.一份关于如何理性演绎色彩语言的经典文献
有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普遍的色彩规律吗?色彩的审美仅是由主观意识所控制的吗?书中关于色彩的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并重,辅之以实用的配色工具和详实的教学图例,既是一本写给设计师的工具书,又是一堂献给初学者的入门课。
3.一种引领自我探寻主观色彩、唤醒艺术直觉的启蒙工具
伊顿通过记录自己关于主观色彩的教学实验,揭示出色彩是如何迷人地反映出我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鲜、生动的趣味性艺术教育,并在其中注入了训练有素的色彩思路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