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服饰艺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服饰艺术

910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云峰 编;徐小健、高萍 译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t

上书时间2023-11-23

鸿迅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云峰 编;徐小健、高萍 译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43693906
  • 定价 260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4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
【内容简介】
  《高原彩虹: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服饰艺术》以四开的宽大开本,采用进口纸张、油墨,封面使用皮革+金属材质,稳重、大气、高档。
【作者简介】
  郑云峰,71岁,人文地理摄影家,1941年生于安徽萧县,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1986年开始,郑云峰就致力于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记录性摄影工作,尤其是用了近8年的时间对蓄水前的三峡进行了全方面的摄影记录。30年间拍摄图片30万张。出版有《永远的三峡》、《典藏三峡》、《守望三峡》、《说不尽的三峡》、《唐蕃古道》等专著11部,《黄河源头探秘》、《探索长江之源》、《阿尼玛卿雪山演奏着生命的乐章》等21个摄影专题著作。在中国香港、台湾,美国、巴西举办了《永远的三峡》、《拥抱母亲河》、《母亲河的呼唤》等大型影展。先后有数十幅图片入选国际国内影展,其中14幅作品获国际国内大奖,有5000多幅图片被《中国摄影》、《英国摄影年鉴》等30多家国内外书籍刊物登载。近年来荣获:中华文化人物奖(凤凰卫视、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摄影五十年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奖(新闻出版署)、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中国当代徐霞客奖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藏族服饰”介绍了“穿在身上的财富”、“康巴汉子:雪山铸就血性与刀锋”等内容。爱美的藏家女人们把富足殷实穿在了身上,把快乐幸福写在了脸上。锦袍彩带,狐帽如火,芳步轻移,环珮作响,眉目含春,草原上的“卓玛”一路春风,一路芳香。藏族男人的服饰大多是宽袖、大襟、宽腰无兜的衣袍,既可当衣裳又可当被盖。腰间则束一条红绸带,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在他们的生活中用途很大——除了穿脱方便,在生产劳作时可裸露右臂,上下马时收放自如,再加上舒适、厚重、保暖等特点,非常适合游牧生活。

第二章“蒙古族服饰”介绍了“那达慕开遍‘其吉格’”、“美丽的红缨帽”等内容。青海蒙古族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保留本民族原有的生活习俗,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蒙古族风情。蒙古族男女的日常着装,大都是用牛羊皮缝制的长袍,腰系丝绸腰带,足穿牛皮或绒做的靴子。

第三章“回族服饰和撒拉族服饰”介绍了“洁白简约的标记”、“淡雅若兰,洁白如玉”、“时代的印记”、“树上鸟语,树下花香”等内容。如果说,草原上世世代代聚居的藏族和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以广袤的草原、雪山、大漠为背景,散发出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那么,河湟谷地的众多民族则以高原农业为主。他们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创造了河湟谷地灿烂的文明。对许多民族而言,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生活细节或者行为方式,也常常包含着不为人注意的标记和色彩,印染着历史深处的某种底色。譬如白色回族帽,它突出了回族服饰中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一个醒目的标志,一种简约的象征。

第四章“土族服饰”介绍了“彩虹之乡”、“‘扭达’的传奇故事”、“唱不尽服饰美”、“吉祥留‘阿扬’”等内容。也许是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抑或出于对黄河母亲的感恩,富有智慧的土族阿姑们将彩虹的标记镶嵌在自己的衣装上,将彩虹的意象融汇于精致的刺绣图案上,她们也因此被称为“穿彩虹花袖衫的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