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史学家左治生《四川财经学院教师手册1958-1959》(详细的教学情况纪要窥见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的精神)
  • 财政史学家左治生《四川财经学院教师手册1958-1959》(详细的教学情况纪要窥见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的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财政史学家左治生《四川财经学院教师手册1958-1959》(详细的教学情况纪要窥见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的精神)

20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左治生

出版社不详

出版时间不详

装帧平装

货号35

上书时间2013-02-16

一是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年代:1958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左治生教授,1905年8月生于四川三台县,是著名的财政史学家,曾任中国财政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委会副主任等职。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历任成都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民革成都市委会顾问等职。     左治生教授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经济系。回国后,先后在北京中国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和成都尚志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担任成华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四川大学、成都会计专科学校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及其前身四川财经学院教授。改革开放以来,左治生教授主要致力于财政史学研究。60多年来,左治生教授治学严谨,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今日之西北》(专著,俊华印书局1940年出版)、《西北经济建设》(专著,俊华印书局1941年出版)、《政论丛稿》(专著,政论出版社1942年出版)、《中国粮食问题与粮食政策》(专著,俊华印书局1944年出版)、《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财政史》(高等财经院校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出版,担任总纂组组长)、《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0辑清代后期部分》(史料,中国财经出社1988年出版)、《中国财政历史资料—第11辑北洋政府部分》(史料,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出版)。此外,他还在国内各种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许多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多次得到有关部门奖励。        左治生教授关于历史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我国财政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为我国财政史学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学习的正确思想和科学方法。     左治生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讲授过《财政学》、《国家预算》、《苏联经济建设》、《中国近代经济史》、《财政与信用》等课程,以及若干专题讲座,为高等财经院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左治生教授热爱教学工作,其授课历来深受学生欢迎和广大教师的赞誉。他对所讲授的各门课程,都认真备课,把握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相关内容,写出教案,做到厚积薄发。当年,其教案是大家公认整理得最认真的。每学期开课之前,他总要主动到有关部门了解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状况,调整授课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上,他以深博的知识、严密的组织、细致的推理,丝丝入扣,深入浅出,且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把握授课节奏,把课堂讲课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左治生教授由于长期的认真细致工作,加之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若一般的即席发言或作专门演讲时,都不需任何讲稿,若作较长时间的专题演讲时,也只写一个提纲。讲授中能做到既无重复,又无口误,而且精神贯注,语言的节奏感和逻辑性都很强,其扎实的基本功深为各界人士钦佩。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凡属重要内容均要详加阐述,次要内容一般阐述,可讲可不讲的一般都不讲,详略得当,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做到了课堂讲授与教学进度计划完全合拍。    左治生教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在课堂上十分重视教师仪表,言谈举止,庄重严肃。他经常深入学生寝室辅导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课前预授,课后专门问询其理解、掌握情况; 有时学生下课提问,为了尽快为学生释疑,他回家后立即写成书面材料亲自送到学生手中……如此敬业精神,常常令学生感动不已。左治生教授为人师表还主要表现为他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敬业精神,向学生展示为师之道;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灌输,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深入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情况,及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困难,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与爱戴; 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其待人热忱、工作极其负责、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被广大中青年教师称为楷模。左治生教授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提供自己的资料,送自己的讲稿,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疑难问题,传授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等等,甘做人梯,乐于助人,尽其所能。校内其他教师遇有学术问题求助,或请查找资料,每次他都十分乐意地耐心给予帮助。甚至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时,发现对他人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也附带搜集整理,主动送上门去供他人使用。只要是对教学和科研有益的事,他都尽力去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