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传世经典 第18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治通鉴:传世经典 第18册

20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司马光、沈志华、张宏儒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1-29

9元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司马光、沈志华、张宏儒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67163
  • 定价 7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517页
  • 字数 10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系列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为开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史鉴”,司马光于此作了第一篇议论——“臣光曰”。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和《史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更替的规律;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则更加现实,他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资治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资治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资治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资治通鉴》的议论部分沿袭了以往史书的形式,即书中的“臣光曰”。全书共186篇,沿用前人的84篇,出于自己之手的102篇。内容主要是有关国家治乱和君臣之道的。

  概括地说,《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极高,尤其是隋唐五代部分。在现存的史书中,《资治通鉴》可以和两《唐书》、《册府元龟》并列,制度的记述则可以和《唐会要》、《唐六典》相提并论。
【目录】
前言

凡例

资治通鉴序御制

第一册周纪秦纪汉纪(卷1——卷16)

卷第一周纪一起戊寅(前403)尽壬子(前369)凡三十五年

卷第二周纪二起癸丑(前368)尽庚子(前321)凡四十八年

卷第三周纪三起辛丑(前320)尽癸亥(前298))凡二十三年

卷第四周纪四起甲子(前297)尽戊子(前273)凡二十五年

卷第五周纪五起己丑(前272)尽乙巳(前256)凡十七年

卷第六秦纪一起丙午(前255)尽癸酉(前228)凡二十八年

卷第七秦纪二起甲戌(前227)尽壬辰(前209)凡十九年

卷第八秦纪三起癸巳(前208)尽甲午(前207)凡二年

卷第九汉纪一起乙未(前206)尽丙申(前205)凡二年

卷第十汉纪二起丁酉(前204)尽戊戌(前203)凡二年

卷第十一汉纪三起己亥(前202)尽辛丑(前200)凡三年

卷第十二汉纪四起壬寅(前199)尽癸丑(前188)凡十二年

卷第十三汉纪五起甲寅(前187)尽癸亥(前178)凡十年

卷第十四汉纪六起甲子(前177)尽辛未(前170)凡八年

卷第十五汉纪七起壬申(前169)尽丙戌(前155)凡十五年

卷第十六汉纪八起丁亥(前154)尽庚子(前141)凡十四年

第二册汉纪(卷17——卷36)

卷第十七汉纪九起辛丑(前140)尽丁未(前134)凡七年

卷第十八汉纪十起戊申(前133)尽丙辰(前125)凡九年

卷第十九汉纪十一起丁巳(前124)尽壬戌(前119)凡六年

卷第二十汉纪十二起癸亥(前118)尽辛未(前llO))凡九年

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起壬申(前109)尽壬午(前99)凡十一年

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起癸未(前98)尽甲午(前87)凡十二年

卷第二十三汉纪十五起乙未(前86)尽丙午(前75)凡十二年

卷第二十四汉纪十六起丁未(前74)尽癸丑(前68)凡七年

卷第二十五汉纪十七起甲寅(前67)尽己未(前62)凡六年

卷第二十六汉纪十八起庚申(前61)尽壬戌(前59))凡三年

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起癸亥(前58)尽壬申(前49)凡十年

卷第二十八汉纪二十起癸酉(前48)尽己卯(前42)凡七年

卷第二十九汉纪二十一起庚辰(前41)尽戊子(前33)凡九年

卷第三十汉纪二十二起已丑(前32)尽戊戌(前23)凡十年

卷第三十一汉纪二十三起己亥(前22)尽丁未(前14)凡九年

卷第三十二汉纪二十四起戊申(前13)尽癸丑(前8)凡六年

卷第三十三汉纪二十五起甲寅(前7)尽乙卯(前6)凡二年

卷第三十四汉纪二十六起丙辰(前5)尽戊午(前3)凡三年

卷第三十五汉纪二十七起己未(前2)尽壬戌(2)凡四年

卷第三十六汉纪二十八起癸亥(3)尽戊辰(8)凡六年

第三册汉纪(卷37——卷52)

第四册汉纪(卷53——卷68)

第五册魏纪晋纪(卷69——卷89)

第六册晋纪(卷90——卷102)

第七册晋纪(卷103——卷118)

第八册宋纪(卷119——卷134)

第九册齐纪梁纪(卷135——卷156)

第十册梁纪陈纪(卷157——卷176)

第十一册隋纪唐纪(卷177——卷192)

第十二册唐纪(卷193——卷207)

第十三册唐纪(卷208——卷222)

第十四册唐纪(卷223——卷236)

第十五册唐纪(卷237——卷249)

第十六册唐纪(卷250——卷265)

第十七册后梁纪(卷266——卷279)

第十八册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卷280——卷294)

进书表

奖谕诏书

校勘人姓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