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怀瑾专区】现货正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南怀瑾/著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一度战略

9787506081184

41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怀瑾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118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货号45417423156

上书时间2024-03-26

曙光文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参数

产品基本信息    丛书名    无    

    书    名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精装)    
    作    者    南怀瑾    
    译    者        
    定    价    46.00    
    关 键 词    南怀瑾亲撰  欧美佛教  禅宗 丛林制度    
    上架建议    国学  文化    
    页    数    224    
    开    本    16    
    CIP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 南怀瑾著. -- 北京 : 东方出版社, 2015.3
    ISBN 978-7-5060-8118-4

    Ⅰ. ①中… Ⅱ. ①南… Ⅲ. ①佛教史-研究-中国  Ⅳ. ①B94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 067138号
    
    I S B N    978-7-5060-8118-4    
    装    帧    精装    
    字    数    150.000    
    印    张    14    

内容介绍

 四、教育学识的条件:过去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全赖师僧们学问知识的渊博,品德修持的规范,成为上下社会普遍崇拜的偶像,因此才形成了佛教的崇高与伟大。可是这些大师们的学问与知识,大多都在未出家,或已出家的初期,对于普通学识,已有高深的修养,然后配合佛学的精义,才能成为 代宗师,而且他们本身也就是真正的教育家。现在呢,受过普遍的教育程度,已嫌不够,只要披上袈裟,能讲几句佛理和解释 些佛学名辞,便自视为天人师表,实在急需反省求学,力求充实自己,才不愧对高深渊博的教主。过去在印度的后期佛教,便提倡大乘菩萨,自身须具备有五明的学问:(1)内明(由修道而悟道)。(2)因明(精通逻辑,到现代还应该包括各种宗教哲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等)。(3)声明(各种文字学与文学)。(4)医方明(擅长医药)。(5)工巧明(具备工艺技术,到现在应该包括技术科学等技能)。时到二十世纪的后期,教育、知识的普及,日益普遍,如不立即反省,急图充实自己,向来以天人师表标榜的佛教,恐怕难以自圆其说吧!目前虽然也有许多地方,举办僧众教育,但 须谦虚了解,教育是百年大计,以 个外行,甚至自己根本不懂教育,或者只知宗教教育的人来办教育,恐怕 误再误,不可收拾。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谦虚接受教内教外的忠告, 是利多弊少的。 
 五、修证的缺乏:佛学教义,除了哲学思想的超人 等以外,zui为重要的,它不是空谈学理,它是要以人人身心为实验的条件,去身体力行,这样躬行实践,才可以求证到 个圆满的答案。因此,佛学的本身,以现代眼光看来,是zui有科学精神,而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何况其中除了哲学思想以外,有关理论科学的原理原则,也非常充沛,只是这 丰富的宝藏,尚未被世人所大量地开发而已。目前的佛教,说理者多,修证者少,处在二十世纪的科学时代,有何见证可以使人肃然起敬呢?况且因为佛教徒缺乏修证,即使说理,已经发现有许多歪曲的理论,这是 种极其可怕,自毁教门的危机,应当切实修整观念,向自证自省去努力。 
 六、参政的趋势:在二十世纪民主思潮的风气中,世界上凡是开明的guo家,对于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的依法参政,应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目前的佛教,对于大慈大悲的佛教宗旨,如何配合世界上各种政治思想与制度,确定 种政治主张的学说,毫无具体办法,只凭愤愤思进与跃跃欲试之气,以素来缺乏政治修养的习惯,企图跃上政治舞台, 展教主式大无畏的雄风,恐怕百无 是之处。这点尤其值得深思静虑, 须先求具有卓见的学识,再求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可。 
 总之,未来佛学的前景,试以质能分析:如就宗教信仰来看,它的旧径路,似乎越走越窄;如就学术思想而论,它的新境界, 将愈拓愈宽。因为,它有宏博的宗旨,湛深的教义,智周万汇的思致,广大圆融的说理。何况,它的历史悠久,善信众多,在木鱼青磬,山中林下,不乏沉潜卓越先见明知之士,为了佛教,为了护法,似乎应该各抒所见,各尽所能, 本能仁堪忍的毅力,见义勇为的精神,来荷担如来的家业,重振佛教的雄风,以适应未来时代的潮流,争取未来时代的光荣。其实振衰起疲,端在念力 转,此诚笔者所为翘首盼待,馨香祷祝的了。 

读者对象    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出版日期    2015-07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 ,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 代宗师”。 
本书卖点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概述,作者纵向分析了佛教产生的哲学背景,发展源流,以及传入我国之后的脉络走向;同时又横向对比,引入佛教在日韩英美等亚欧大国的发展状况,在世界史图中给中国佛教的发展标定位置,为读者了解佛教历史源流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亲撰的讲义,仍沿袭 贯的风格,语言轻松幽默,典故信手拈来,各种事件的始末变迁都娓娓道来,有理有趣。而本书更能显出南先生底蕴之深厚,用语之古雅,落笔之从容。附录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为了解佛教丛林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媒体评论    本书根据南怀瑾先生zui初的繁体版编订,尽量保留原汁原味的南氏风格,只订正书中存在的部分疏误,统 人名、地名的译法,并补充个别外语原文。本书初版时名为《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此前大陆简体版曾将此书更名为《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并将原书 四章和 五章调换位置。我们在与主持修订的刘雨虹师讨论后, 致决定恢复南师作品原貌,以示尊重。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是了解佛教丛林制度的宝贵资料。 
目录内容    ?   目录 

    引言 

    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节  印度文化的发展 
         、印度文化的背景 
        二、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二节  各派哲学的兴起 
            、六派哲学与宗教的后先辉映 
            二、佛教的产生与外道的异同 
        结论 

    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节  释迦牟尼的家世 
            、薄王业而不为的大丈夫 
            二、生卒年代 
            三、族系传统 
            四、生有自来的神异传说 
            五、允文允武的天生神童 
            六、悲天悯人的至性至情 
        二节  出家与悟道 
            、逃世入山求道的太子 
            二、遍学各派道法 
            三、雪山林下苦行 
            四、豁然顿悟而成佛道 
        三节  教化创建的情形 
            、开始教化及其主要弟子 
            二、说法的情况与说法的时地 
            三、佛经的结集与部派的分化 
        结论 

    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节  佛教初传的情形 
            、阿育王前后的佛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汉末三国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四、净土宗的创建 
            五、鸠摩罗什与僧肇 
            六、道生与涅槃佛性 
        二节  佛教的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的佛教 
            二、宋元明清的佛教 
        结论 

    四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节  亚洲的佛教 
            、韩国 
            二、日本 
            三、缅甸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东南亚其他各地 
        二节  欧美的佛教 
            、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四、美国 
            五、俄国 
        结论 
    五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 
            、宗派的没落 
            二、师僧和寺院的变质 
        二节  清末民初佛教的复兴运动 
            、中国佛学的复兴 
            二、中国佛教的演变 
        总结论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引言 
        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丛林制度 
            、丛林的规范 
            二、丛林的风规 
            三、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四、丛林清规的遗范 
        丛林与宗法社会 
        丛林与中国文化 
        丛林与帮会社会 
        结论 

精彩文摘    历经两千余年传承 贯的佛教,在过去,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学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过辉煌的功绩。到了中国以后的佛教,自魏、晋、南北朝,历隋、唐以后, 直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 大主流,而且领导学术,贡献哲学思想,维系世道人心,辅助政教之不足,其功不可泯灭,推开后世佛教徒偏误的流弊而不言,仅从大处着眼,可以赞许它是哲学的哲学,宗教的宗教, 点也不为过。至于它的流弊所及,有许多地方可以被社会所指谪,都是积非成是的佛教末流,对于真正佛教的教义和它的伟大精神,并不相涉。但依照目前中国佛教,和东南亚各地佛教的作风,前途未可乐观,而且值得忧虑,佛教界的人士们,虽然人人有感于将来适应的可畏,依然犹是积重难返,无法改弦更张。爰就其目前情况,试举六点结论,以供现代佛教的参考。可是这些言论,只是随笔写来,还谈不到有所建议,更不是有所为的批评,只是 舒感想而已。 
 、佛教的命运:自教主释迦佛创立四众弟子的制度以来,出家的男众比丘——俗名和尚,女众比丘尼——俗名尼姑,还有在家的男众和女众——俗名统称居士,或加上男女两字以示性别。释迦牟尼以住持(负责)佛教仪范,弘扬佛法的任务,咐嘱于比丘众。以护持佛教的责任,交托给国王、大臣、长者、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