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钜惠 正版现货 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
9787510048265
¥
44.9
全新
库存200件
作者Sam Kashner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8265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568026311087
上书时间2024-03-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版 (2012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Furious Love
平装: 47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0048265, 9787510048265
条形码: 9787510048265
商品尺寸: 23 x 16.8 x 2 cm
商品重量: 798 g
品牌: 后浪出版公司 编辑推荐 《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由于资料丰富,来源可靠,叙事角度独到,《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是目前评价 一本泰勒传记作品。
泰勒于2011年3月去世,《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是其生前独家授权的她与伯顿的传记作品。
《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首次公开伯顿从他们相识到他去世给泰勒写的四十封情书,以及泰勒早期传记中被禁止发表的一些内容。
《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中收录了二人大量罕见照片,包括工作照和生活照。
派拉蒙电影公司已购得《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电影改编版权。 名人推荐 “比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更早以前,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罗曼史就已震惊了全世界。在《烈爱》里,萨姆•卡什纳和南希•勋伯格给好莱坞这段疾风暴雨般波澜起伏的爱情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性见解。每一页都引人入胜。毫无疑问这会是一本畅销书。”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美国历史学家、作家
“本书令人激动,写得非常好。节奏很快,但是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烈爱》是一本好书。”
——帕特里夏•博斯沃思,《马龙•白兰度》的作者 媒体推荐 “一部永远值得尊敬的传记,一部新闻般真实的传记……本书的突破在于努力将这两位大明星还原成普通人……像读莎士比亚戏剧那样读这本书吧。”
——《今日美国》
“一部笔调轻松、叙述翔实的作品,描述了这对好莱坞传奇夫妻的生活和他们所处的时代……书中不乏活泼俏皮的趣闻轶事。”
——《华尔街日报》
“一部光芒四射的传记,像奥林匹亚史诗般迷人……读起来好似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两位作者相映生辉,并使本书成为一个配合默契的完美范例……本书既有对婚姻中迁就和争吵的有趣陈述,也有对这对职业夫妻形象的生动描写。”
——《费城问询报》
“卡什纳和勋伯格看到了泰勒自传中未发表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看到了伯顿历年来写给泰勒的四十封情书。本书中摘录的情书写得非常精彩;时而俏皮,时而优雅,时而心碎,还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烈爱》中写得最好的部分是描绘泰勒和伯顿工作时的情形,以及书中所引的他们关于表演、电影和舞台的交谈。”
——《洛杉矶时报》
“这是一本汪洋恣肆、充满喜感的书……两位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书中干货很多……一本不错的沙滩读物。”
——《纽约时报书评》
“我对《烈爱》完全是一见倾心……从根本上说,《烈爱》对这一‘当时最臭名昭著、最广为人知、最闻名遐迩、最受人诋毁的爱情事件’那无法形容的影响力的陈述完全令人信服,与此同时,书中还以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两位明星由于过度狂热的激情和心理创伤所带来的痴迷和痛苦。”
——《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美国)萨姆•卡纳什(Sam Kashner) (美国)南希•勋伯格(Nancy Schoenberger) 译者:檀秋文
萨姆•卡什纳(Sam Kashner),《名利场》、《时尚先生》、《绅士季刊》特约撰稿人,出版过三本散文集和一本小说。
南希•勋伯格(Nancy Schoenberger),诗人兼传记作家,美国诗人学会前执行理事,为PBS 系列纪录片Voices and Visions的联合制片人。著有《危险的缪斯:卡罗琳•布莱克伍德夫人的一生》(Dangerous Muse: The Life of Lady Caroline Blackwood),并在威廉玛丽学院教授写作课程。
《烈爱: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婚姻》再现了好莱坞金童玉女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世纪之恋,特别在泰勒的独家授权下公开了伯顿写给她的四十封情真意切、活色生香的情书,以及泰勒早期传记中禁止发表的内容。这些首次面世的一手资料揭示了二人由《埃及艳后》爆发的“丑闻”到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的纠缠一生的风流情事和爱恨别伤。
在不乏幽默调侃的趣闻轶事的同时,作者又以考据确凿的严谨行文赋予了这段传奇真实可靠的面目。两位大明星个人性格的可爱与可恨,他们在好莱坞名利场上的光荣与虚妄,纤毫毕现,让我们对这段跨越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思慕动容,也让我们相信,阅读即站在真相的旁边。
众说《烈爱》 1
前言 3
第一章 丑闻 1
第二章 一代情侣 33
第三章 郎心似铁 57
第四章 不再结婚 83
第五章 重获认可 101
第六章 谁害怕伊丽莎白•泰勒? 123
第七章 婚后感情 143
第八章 “浮士德”的诱惑 169
第九章 转折的一年 191
第十章 多事之秋 213
第十一章 “戒指和鲸骨撑裙” 233
第十二章 过气的巨星 253
第十三章 “蓝胡子”事件 277
第十四章 缘尽情未了 301
第十五章 离婚与复婚 325
第十六章 “利兹和迪克” 351
尾声 377
致谢 387
理查德•伯顿的两首诗 390
尾注 394
参考文献 421
译后记 426
出版后记 429
第一章 丑闻
“我不想成为他的下一个猎物。”
——伊丽莎白•泰勒
“我怎么知道这个女人这么有名?”
——理查德•伯顿
理查德•伯顿第一次看见伊丽莎白•泰勒的时候,他差点笑出声来。
1953年,伯顿已经被伦敦戏剧界视为约翰•吉尔古德爵士(Sir John Gielgud)和劳伦斯•奥利弗爵士(Sir Laurence Olivier)的伟大接班人,但他却转向电影领域,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拍了三部电影——《断肠花》(My Cousin Rachel)、《圣袍千秋》(The Robe)、《沙漠之鼠》(The Desert Rats)。理查德•伯顿携他的威尔士妻子希比尔(Sybil)一举冲到好莱坞。他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情人,一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一个皮肤粗糙、举止粗鲁的威尔士男人,一个酒量很大的人,他后来常常以此在他的好莱坞妻子们面前炫耀。在斯图尔特•格兰杰(Stewart Granger)和简•西蒙丝(Jean Simmons)在贝尔艾尔镇的家中举办的派对上,28岁的伯顿超水平发挥,喝了很多酒、讲了很多故事。这是伯顿第一次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并且也是他第一次造访“一栋豪宅”,在那里,他迫不及待地寻找着泳池周围皮肤晒成古铜色的美女们,那是他所见过的最大的游泳池。当冰块扔进玻璃杯,叮当作响的一瞬间,炎热的沙漠空气忽然冷却了,一杯又一杯红玛丽鸡尾酒和冰啤酒令派对的气氛良好。
“那简直是难以置信的一年。”伯顿后来将这些写进了他那直抒胸臆且生动有趣的日记里,他的日记可被视为一本自传。他回忆道:“拍了三部大片、与伯吉一起喝酒、跟嘉宝调情……”
我正享受着这一小小的社交聚会,但是后来,坐在泳池对面的一个女孩儿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看了我一眼。她的美如此超凡,以至于我差点笑出声来……毫无疑问,她如此迷人……如此丰满。她是神秘的天赐之作。总之,她的美让人窒息,不仅如此,她还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
好吧,不是“完全”。当时,她冷冷地看了这个男人一眼,认为他看上去神气活现、粗俗不堪。她对这些全都不能接受。除此之外,她当年还迈入了第二段婚姻,嫁给了格兰杰夫妇的好友、英国演员迈克尔•威尔丁(Michael Wilding)。(在伊丽莎白这边,她记忆中跟伯顿第一次见面是在她和迈克尔位于好莱坞的家中;在她的记忆里,当时她只有 19岁。)但是我们可以说,伯顿已经迷上她了。伯顿后来谈起他第一眼见到 21岁的伊丽莎白•泰勒时说,她是“我见过的最矜持、最美丽、最冷淡、最孤傲、最难以接近的女人……她仅仅是闷闷不乐吗?我想不是的。在她那美丽的脸庞上看不到任何闷闷不乐的痕迹。她的胸部预示了大灾难的来临,它们将使帝国崩塌……”它们也将让伯顿崩塌。
从那之后,时隔九年,伯顿才再次见到泰勒。
1962年,他们在《埃及艳后》(Cleopatra)的片场重逢—在经过漫长且开销巨大的拖延之后,剧组又花费巨资从伦敦的松林制片厂转场至罗马的电影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负责人、制片人、导演、编剧以及演员均慢吞吞地来到这里——此时的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都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伊丽莎白已经熬过了童星时代,适应了身为童星要面对的各种合理以及不合理的要求。为了逃避山雨欲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伊丽莎白 •泰勒(和她的小马)告别了在英国乡村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童年,跟随疼爱她的父母来到洛杉矶定居。泰勒被她那雄心勃勃的母亲萨拉•泰勒(Sara Taylor)推进了电影圈,萨拉•泰勒曾是一名舞台剧演员。在少不更事的 10岁时,凭借在米高梅公司(MGM)出品的《灵犬莱西》(Lassie Come Home,1943)以及次年的《玉女神驹》(National Velvet,1944)中演的小配角,伊丽莎白发现自己出名了。(伊丽莎白一直很喜欢小动物,特别是马。从 3岁开始,她就可以骑上没戴马鞍的马。)她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可思议的美貌和早熟的成人面孔的价值,但她却对自己的美丽漫不经心,并且几乎没有个人的虚荣心。伊丽莎白学会了如何应付一切:大惊小怪的服装师、化妆师、发型师以及电影公司的宣传人员,不断的阿谀奉承,经常的权力斗争以及时高时低的人气。她逐渐习惯了这些,进而要求助理们也能做到紧守口风。[她有个更漂亮的哥哥霍华德 •泰勒(Howard Taylor),他根本不想像妹妹一样当演员。在 15岁时,霍华德•泰勒被迫去环球公司为一部西部片中的牛仔角色试镜。为了确保不被选上,他在试镜前一天给自己剃了一个光头。]伊丽莎白获得的奖赏—名声、金钱、关注度,可以跟片场的小动物们玩耍 —与她为此付出的代价相抵消:忍受她母亲、导演,还有米高梅公司粗暴的头儿路易斯•B•梅耶(Louis B. Mayer)对她的严格控制,完全没有隐私和自由可言。她回忆道:“我完全被监视着,甚至不能自己一个人去浴室。 ”她被告知应该如何注视别人、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站立甚至如何呼吸。但是通过所有这些,伊丽莎白也对权力有所了解:谁掌握着权力、如何获得权力、如何保有权力。有一次,路易斯•B•梅耶在盛怒之下骂了伊丽莎白的母亲,此时,11岁的伊丽莎白回击道:“你和你那该死的公司都可以去死了!”之后她拒绝道歉。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梅耶并没有当场解雇她。事实上,就在那个时候,一位天后横空出世。
当伊丽莎白与伯顿第二次相遇时,她正处在她最美的年纪,当时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29岁更成熟。她当时已经经历了三次婚姻,并且还当了一次寡妇。她第一次的短暂婚姻是18岁那年嫁给了嗜赌成性的、希尔顿酒店的继承人小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Conrad Nicholson Hilton Jr.)。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米高梅公司安排的一场灾难。尼科尔森不在牌桌上赌博时就会打她。伊丽莎白后来声称,当她怀孕数月时,小希尔顿甚至踢她的肚子,导致她流产。米高梅公司曾经劝说她嫁给这个英俊潇洒但声名狼藉的花花公子,以配合《岳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的宣传。那是米高梅公司1950年出品的影片,伊丽莎白在片中饰演年轻的新娘子,而斯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饰演她的父亲。萨拉•泰勒赞同米高梅公司的计划,她知道这将有助于她的女儿踏上巨星之路,不管怎么说,她都希望伊丽莎白嫁给有钱人。伊丽莎白后来承认:“当我遇到小希尔顿的时候,结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被他的迷人外表和谈吐气质所倾倒,在只有结婚才能获得自由、极度渴望摆脱父母和片厂控制而独立生活的想法驱使下,我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欢天喜地地踏上了红地毯。”在米高梅公司的一手策划下,在大量影迷的见证下,这场被大肆宣传的婚礼达到了预期效果:《岳父大人》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六个月。
1952年2月1日,以精神虐待为由,这段短暂的婚姻宣告结束。尼科尔森把自己的种种不良行为归咎于他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金鱼般失去自由的生活。当大批记者和摄影师涌入他们的酒店套房时——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一位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伊丽莎白,冲着新郎高声喊着:“喂,哥们儿,让开,我要拍照。”这对一个不成熟且又任性的花花公子而言太难以
忍受了。他父亲康拉德•希尔顿同意这一观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过普通人的生活……伊丽莎白是一个公主,她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她身边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她只是梅西百货的一个女店员,而不是一个电影明星的话……”
1962年,当伊丽莎白戴上了“尼罗河女王”的王冠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的两个儿子迈克尔•威尔丁和克里斯托弗•威尔丁,是她与第二任丈夫迈克尔•威尔丁所生。威尔丁是一位很有绅士风度的英国演员,与伊丽莎白结婚时,他的年龄已经接近她父亲了。虽然这又是一桩由米高梅公司推动的婚姻,目的是消除伊丽莎白与尼科尔森的短暂婚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伊丽莎白此前已经被威尔丁所吸引,他看起来可以给她带来稳定感,能保护她。
伊丽莎白的第三任丈夫迈克尔•托德(Mike Todd)是白手起家的典范: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在成为一名独立电影制片人之前,他靠当小商小贩和做建筑生意谋生。迈克尔将自己的宣传技巧用在制作一部题材一直以来都很受欢迎的影片《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1956年版)上。他的成功部分靠卖弄口才、部分靠阴谋诡计、部分靠天赋。在电影杂志上,他被吹捧为“伊丽莎白一生的挚爱”。伊丽莎白迷上了托德的大男子主义气概和极强的个性。他与迈克尔•威尔丁截然相反,也跟伊丽莎白那性格温和的做艺术品兼古董经销商的父亲弗朗西斯•泰勒(Francis Taylor)完全不同。
为托德操刀剧本的是讽刺作家 S. J. 佩雷尔曼(S. J. Perelman),他对这个身材不高的大亨印象并不太好。他在 1955年写给妻子劳拉的信中说:“托德正在实现他的传奇人生。他从原本的自我中疏离而出并且很欣赏他为自己创造的拿破仑形象……在制作《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和《托斯卡尼尼的生活》(The Life of Toscanini)的同时发行《俄克拉荷马》(Oklahoma!),还要筹备《环游世界八十天》,与十六个不同的女人上床,昨天从伦敦飞回来,今天就飞往拉斯维加斯,明天还要去巴黎。”他超乎寻常的阳刚气和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也正是伊丽莎白想要的。在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其他人——她母亲和米高梅公司——控制了之后,伊丽莎白觉得托德的招摇和力量能保护她。并且,作为一名独立电影制片人,托德可以帮助伊丽莎白摆脱米高梅公司,获得自由。在托德身边,伊丽莎白就可以告诉所有人,让他们都见鬼去吧。
托德的生活就是无所顾忌的炒作以及送给伊丽莎白贵重礼物,其中有一枚27克拉的耀眼钻戒。毫无疑问,托德的殷勤令伊丽莎白目不暇接。他有时也会粗暴对待伊丽莎白。尽管曾被尼基•希尔顿毒打,但是伊丽莎白却承认她很享受被男人粗暴对待—甚至有时会主动挑逗他这么做—因为在传统观念里,这意味着他对自己充满激情。伊丽莎白需要一个更粗野、更有男子气概并且比她自己占有欲更强的男人。
她曾经尝试过引导威尔丁对自己呼来喝去,但是他始终做不到。在嫁给威尔丁的第三个年头的一天清晨,伊丽莎白从威尔丁手中一把夺过填字游戏,还挑衅地说:“过来,打我啊!为什么不动手!”但是威尔丁依然无动于衷,很绅士,也可以说太消极。他们婚姻中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缘于两人的年龄差距,还因为威尔丁曾是英国名噪一时的浪漫轻喜剧的男主角,但他在好莱坞的事业却好像油尽灯枯一般,实质上是伊丽莎白在养家。但是伊丽莎白是个传统的女孩儿,她想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理想女性。她的美貌符合这一要求,但是她的经济地位和居高临下的个性却不允许她这样做。她天生注定要支配别人,她所需要的是男人中的男人,而迈克尔•托德正是她所需要的。
不幸的是,伊丽莎白的幸福太短暂了。1958年3月22日,托德乘坐“利兹”号私人飞机前往东海岸进行短暂的宣传之旅,此时他们结婚仅有十三个月,女儿伊丽莎白•弗朗西斯•托德(Elizabeth Frances Todd)——即丽莎——刚刚八个月。伊丽莎白本打算陪同前往,但是102度的高烧让她不得不留在家里。“利兹”号在内华达州的沙漠上空遭遇暴风雨,机翼结冰、引擎失灵,飞机在剧烈爆炸中坠毁。托德、驾驶员、副驾驶,以及为托德写传记的作家阿特•科恩(Art Cohn)都在事故中丧生。当伊丽莎白得知这一消息时悲痛欲绝。她积郁成疾,拒绝进食,米高梅公司担心她无法演完影片《朱门巧妇》(Cat on a Hot Tin Roof)中的玛姬一角。该片改编自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戏剧,由保罗•纽曼(Paul Newman)和伯尔•艾弗斯(Burl Ives)共同出演。但她还是回来坚持工作,在导演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的劝导下恢复了健康。也许是工作人员的关心以及完成拍摄的需要让伊丽莎白恢复了理智,这也拯救了她的生活。
托德去世后不久,伊丽莎白就从托德的生前好友、歌手艾迪•费舍尔(Eddie Fisher)身上找到了安慰,麻烦的是,他当时是黛比•雷诺兹(Debbie Reynolds)的丈夫。费舍尔夫妇曾被视为“美国甜心”,他们的婚姻破裂使整个国家都感到震惊。雷诺兹可爱的洋娃娃形象与她那倔强的性格十分不符。[奥斯卡•黎凡特(Oscar Levant)曾经打趣地说:“她像铸铁厂一般令人神往。”]她现在则是被丈夫抛弃的妻子,是另一个女人的受害者。
1959年 5月 12日,在媒体的强烈抗议和质疑中,在托德死后第十四个月,伊丽莎白与艾迪•费舍尔闪电结婚了。为什么他们如此迅速地结婚?很可能是因为伊丽莎白根本不知道独自一人应该怎么生活,从童年时起,总是有一群电影公司的阿谀奉承者围绕在她身边。正如传记作家理查德•梅里曼(Richard Meryman)——他在 1964年与泰勒合作完成了回忆录《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曾经指出的,与费舍尔结婚是她记住迈克尔•托德的一种方式。作为托德的至交好友(费舍尔给他的儿子取名托德),费舍尔是一个最轻量级的替代品,但只是一个替代品,除了在卧室里以外。多个渠道的消息(包括费舍尔自己)均表明,他是一个精力旺盛且情欲高涨的情人,经常与他那美丽的新娘一天做爱三四次。与葛丽泰•嘉宝和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等明星不同,伊丽莎白是一个真正的性爱女神——她非常喜爱性爱,她喜欢那能引起激情的欲望,她喜欢被满足,她喜欢被人关注,她喜欢兴奋以及危险带来的刺激。(从3岁那年学会骑马并从马背上跳下开始,她就一直被危险所吸引。)正如费舍尔后来描述他们的关系时说的:“伊丽莎白对男人的爱跟男人对她的爱一样,并且她从来都不避讳这一点。”
伊丽莎白因为破坏黛比•雷诺兹与艾迪•费舍尔的婚姻而广受诋毁,即使三位当事人非常清楚,此事引发的矛盾早已完全平息(如果事实上曾经有矛盾的话)。费舍尔后来也承认他与雷诺兹的婚姻基本上是由电影公司安排的,根本不是因爱情而结合。雷诺兹的邻家女孩形象与她现实生活中的刚强个性形成了鲜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