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 王曙光 正版图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村 王曙光 正版图书

全新正版书籍,支持七天无理由

42.3 7.2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曙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6708

出版时间2017-09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1603691

上书时间2024-04-08

星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业问题研究,已出版著作《天下农本》《问道乡野》《农行之道》《告别贫困》《金融减贫》《守望

目录
目录讲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意义、框架与方法(一)节《中国农村》课程的缘起与框架/I 第二节研究中国农村的意义/5 第三节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挑战/ 13第二讲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意义、框架与方法(二)节农村研究方法的多元视角和人文关怀/ 17 第二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一):方法论意义/ 19 第三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二):问题意识与调研准备/ 26 第四节农村研究的田野调查方法(三):梳理、提炼和创新/ 34第三讲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农民行为特征节研究中国农村的逻辑起点/ 41 第二节传统农民的行为特征/ 44 第三节传统农村乡土社会的组织特征/ 49第四节乡土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中农村伦理与农民行为的变化/ 53第四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一):人民公社的诞生与演变节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渊源(一):中国大同思想/ 58 第二节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渊源(二):西方乌托邦思想/ 62 第三节人民公社体制的早期发展:从髙级社到人民公社/ 64 第四节以土地集中为标志的“合作”: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 67 第五节人民公社时期的制度调整/ 74 第六节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反思/ 77第五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二):家庭联产责任制及其绩效节关于人民公社体制的七个假说/ 80第二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行/ 83第三节从凤阳小岗村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与局限/ 88第四节农村变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90第五节农村经营体制变迁的“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 / 96第六讲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一):传统农村信用合作体系及其演变节我国古代农业信贷制度的简单回顾/ 100 第二节我国近代以来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历史演变/ 112 第三节农村信用合作制度的演变:基本争议和存在问题/ 122 第四节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变革/ 125 第七讲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二):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节农村金融改革为什么滞后? /129 第二节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变革:超越经典体系/ 138 第三节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普惠金融体系/ 150第八讲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制度(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民合作与农业发展节引子:中国人的合作精神/ 159 第二节“非自觉”的近代合作:谁在推动农民合作? /164 第三节新中国农民合作:政治动员与计划经济体制/ 170 第四节从契约一产权的视角反思新中国农民合作/ 175第九讲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制度(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节“从合到分”和“从分到合”:中国农村转型的辩证法/ 182 第二节新型农民合作社兴起的制度根源及其制度特征/ 185 第三节农民合作组织弱内生性和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经济学解释/ 191 第四节农民全要素合作、全过程合作与政府行为框架/ 204第十讲中国乡村治理(一):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节弓丨子:乡村建设中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210 第二节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和传统乡村治理的基本理念/ 214 第三节传统乡村治理的八个机制/ 219 第四节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嬗变与困境/ 225?中国乡村治理(二):当前乡村治理问题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节引子: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石/ 231 第二节协商民主理论与乡村基层民主机制的重构/ 233 第三节中国乡村基层民主机制的历史演变/ 238 第四节中国乡村基层民主的创新:村民议事会制度/ 245 第五节未来乡村治理:多元共治的乡村协商民主模式/ 249第十二讲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新型城镇化节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土地资本化/ 253 第二节土地制度变革的创新模式/ 261 第三节新型城镇化与制度创新/ 273第十三讲乡村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节社队企业与新中国乡村工业化的探索/ 283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289 第三节告别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与要素回流/ 307第十四讲中国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模式转型与制度创新节新中国反贫困的实践与成就/ 315第二节贫困的根源在哪里——贫困发生学视角的分析/ 321第三节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模式/ 325第四节社会网络扶贫和内生性扶贫/ 328第五节扶贫的根基、机制、组织载体和有效抓手/ 335?第十五讲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节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47 第二节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特点及其当代意义/ 355 第三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与出路/ 360 第四节小结:中国农村与农业发展之“制度一S术一文化” 三位一/ 363后记/ 375

内容摘要
本书是王曙光教授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开设的《中国农村》课程的课堂讲录,广泛涉及中国农村和农业的若干基本问题,诸如农村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农业信贷体系、农村合作经济制度、乡村政治治理、乡村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等,深入探讨了百年以来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兴衰与挑战,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奋斗与探索,为青年学子理解中国农村构建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本书体现了作者一贯坚持的学科交叉和古今融汇的著述方式,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熔为一炉,从不同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多元面貌。本书保留了大量课堂讲录的口语风格,行文生动有趣,思路开阔,同时又杜绝了专业性过强的表述和图表等,使之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同时,又极具可读性。

主编推荐
理解中国,从理解中国农村开始。北大经济学家的专业视野,人文学者的深切关怀,多学科交叉融汇,完整呈现丰富多元的中国农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