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
49
2.5折
¥
1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徐蓝、耿志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蓝、耿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3246564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35页
-
字数
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基于美、英、德等多国原始档案,分5部分12章,详细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英美两国的军事战略发展,以及两国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基础及确立过程,是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第一部专著。与此同时,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载体,特别从军事外交的角度,通过深入揭示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历史轨迹,对英美两国霸权的和平转移,并未掉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重大史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资料,为进一步深入认识英美关系的变化特点、认识它们在塑造国际关系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为和平崛起中的中国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支持。因此,本书极具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作者简介】
-
徐蓝,1947年11月生于北京,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执行局委员,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编写组首席专家。研究领域为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出版专著5部(独著2部)、教材5部(主编1部)、译著3部(独译1部),发表100多篇。多次获和省部级科研和奖励。1993年获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留学回国人员”,2009年获留学回国人等学校名师奖。
- 【目录】
-
绪论(1)
编同盟的基础
章战前英国的军事战略(25)
节“10年规则”的实施与废止(28)
一、“10年规则”的(28)
二、“10年规则”面临质疑(31)
三、国际新形势与“10年规则”名义上的废止(33)
四、“10年规则”的正式废止(36)
五、“10年规则”的影响(39)
第二节海军战略——从“一强标准”到重拾“两强标准”(42)
一、放弃“两强标准”与应对海军军备竞赛(43)
二、弥补海军缺陷(48)
三、重整海军军备与新“两强标准”(58)
四、三线作战问题和战略重点次序的变化(67)
第三节空军战略——“一强标准”的威慑战略(76)
一、“一强标准”的确立(79)
二、头由法国指向德国(84)
三、从“a计划”到“f计划”(86)
四、从“h计划”到“m计划”(91)
五、不成功的威慑战略(98)
第四节陆军战略——勉强的“大陆义务”(102)
一、陆军战后遭受冷遇(103)
二、虚弱的呼声(106)
三、严峻形势与惯思维(110)
四、与法国的战略接触(119)
五、勉强的“大陆义务”(126)
六、分析与评价(132)
第二章太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军事战略计划(135)
节美国军事战略计划的制订机构(136)
一、陆海军联合委员会的成立与重组(136)
二、陆海军联合计划委员会(138)
三、海、陆军军事学院(139)
第二节“橙”作战计划(141)
一、美对立的源起(143)
二、“橙”计划的(146)
三、“橙”计划的发展(149)
四、后的修订(152)
第三节“与盟国共同作战”计划的演练(154)
一、计划演练科目的开设(154)
二、1934—1940年的计划演练(155)
三、计划演练的前瞻(157)
第四节从“橙”计划到“彩虹”计划(157)
一、“彩虹”计划1—4(158)
二、“d计划”(164)
三、“彩虹”计划5(167)
四、“彩虹”计划的意义(170)
第五节“胜利”计划(171)
一、计划的制订(171)
二、计划的内容(176)
三、“胜利”计划的意义(181)
第二编走向同盟
第三章美国和计划的失败(185)
节1937年美英关于罗斯福和会议计划的秘密谈判(185)
一、美国和会议计划的提出(186)
二、美英秘密协商(187)
三、和会议计划受挫原因(192)
第二节罗斯福—韦尔斯和计划及其失败(197)
一、韦尔斯和计划的提出与搁置(197)
二、和计划的再次提出(203)
三、美英秘密谈判(207)
四、国际形势的恶化与和计划的夭折(214)
第四章英美初的军事接触(220)
节英美需要军事合作(220)
第二节布鲁塞尔会议(225)
一、不制裁本的基调(225)
二、会议的夭折与美国的担心(229)
第三节英格索尔的伦敦之行(230)
一、英美会谈的提出(231)
二、英美参谋会谈的敲定(236)
三、英格索尔—斯会谈(250)
四、英格索尔代表团的影响(260)
第四节汉普顿的华盛顿之行(265)
一、英美参谋会谈的再次启动(265)
二、战略的研究与会谈的交涉(268)
三、汉普顿—李海会谈(277)
四、汉普顿代表团的影响(279)
第五节戈姆利的伦敦之行(282)
一、战争爆发后的新形势(282)
二、准备再次会谈(285)
三、范围更广的军事会谈(287)
四、戈姆利伦敦之行的意义(291)
第五章驱逐舰换基地(293)
节驱逐舰和英国舰队归趋问题的由来(293)
一、英美关于驱逐舰问题的初交涉(293)
二、美国拒绝提供驱逐舰的原因(300)
第二节基地问题的由来(303)
一、美国需要英国的基地(303)
二、英国关于战舰换基地的设想(309)
第三节驱逐舰换基地(310)
一、驱逐舰换基地的决定(310)
二、英国舰队归趋问题的基本解决(313)
三、战舰换基地协定的达成(319)
第六章“abc”参谋会谈与“adb”参谋会谈(327)
节“abc”参谋会谈的背景与准备(327)
一、会谈的背景(327)
二、双方会谈前的准备(330)
第二节艰难的“abc”参谋会谈(332)
一、美英双方立场分歧(332)
二、关于远东及太洋战略的讨论(334)
三、关于大西洋战场的讨论(338)
四、再谈远东及太洋问题(339)
五、再谈大西洋问题(344)
六、三谈远东及太洋问题(345)
七、《abc—1abc—1协定》(349)
第三节“先欧后亚”大战略的确立(354)
一、美国强调“先欧后亚”的原因(354)
二、美国的战略战术准备(359)
第四节“adb”参谋会谈(362)
一、“adb”会谈背景(363)
二、《adb协定》(366)
三、美国对《adb协定》的拒绝(369)
第七章大西洋会议与军事战略会谈(372)
节大西洋会议与《大西洋宪章》(372)
第二节会议上的军事会谈(374)
一、双方的战略分歧(374)
二、对大西洋会议的评价(384)
第三节会后美英在远东军事合作的发展(389)
一、增援远东(390)
二、美国对英国的军事援助保证(392)
三、新《adb协定》的达成(393)
第三编同盟的确立与发展
第八章“阿卡迪亚”会议(399)
节会议背景和会前准备(400)
一、丘吉尔急于会晤(400)
二、丘吉尔与军方的意见分歧(401)
三、丘吉尔与军方的立场协调(405)
四、会前美方的政策立场(409)
第二节初步的会谈(410)
第三节“w.w.1”(412)
第四节关于北非行动(414)
一、北非行动的提出和美方的反应(415)
二、北非行动的搁置(417)
第五节关于远东太洋战场(420)
一、美、英、荷、澳联合的建立(420)
二、美、英、荷、澳联合的使命(423)
三、美、英、荷、澳联合的解散(425)
第六节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建立(426)
第九章北非战略(430)
节英美战略的协调(430)
一、“围歼”与“痛击”计划的提出(431)
二、马歇尔与霍普金斯的伦敦之行(432)
三、英方的真实图谋(433)
第二节“体育家”计划的复活(436)
一、蒙巴顿的华盛顿之行(436)
二、丘吉尔二次访美(437)
三、丘吉尔和罗斯福的重要决定(439)
第三节双方再次协调战略(441)
一、英美战略政策的对立(441)
二、马歇尔再次访英和“体育家”计划的复活(443)
三、马歇尔的意见保留(446)
第四节“ccs94”和“火炬”计划的确定(447)
一、“ccs94”(447)
二、“火炬”计划的确定(449)
第五节作战方案的分歧(453)
一、份作战方案的提出(453)
二、第2份作战方案的提出(456)
三、围绕第2份作战方案的争论(459)
第六节打破僵局(463)
一、英美首脑的介入(463)
二、双方分歧的解决(471)
第十章欧洲战略(474)
节欧洲战场重要的共识(474)
一、英方的战略认识(474)
二、美方的战略认识(475)
第二节双方的战略分歧(476)
一、英美对“w.w.1”和“c.c.s.94”的不同理解(476)
二、《关于1944年4月军队部署的战略设想》(478)
第三节丘吉尔与军方达成一致(481)
一、英军方关于欧洲战略的报告(481)
二、丘吉尔的不同意见(482)
三、军方坚持己见(484)
四、丘吉尔立场的转变(486)
第四节未协调一致的美国战略(488)
一、转向太洋战场的呼声(488)
二、英方的不安反应(489)
三、马歇尔对地中海行动方案的反对(491)
四、《1943年基本战略构想》(492)
五、再次首脑会晤的提出(495)
第五节卡萨布兰卡会议(497)
一、欧洲战略方案的确定(497)
二、英方战略的胜利(498)
第六节“三”与“四分仪”“四分仪”(502)
一、“三”会议的召开(502)
二、丘吉尔游说艾森豪威尔(505)
三、美方战略的胜利(507)
四、“四分仪”会议的召开(509
五、会议的成果(512)
第七节“六分仪”与“尤里卡”(513)
一、双方会前的准备(513)
二、阶段“六分仪”会议(519)
三、“尤里卡”会议的军事成果(521)
四、第二阶段“六分仪”会议(521)
五、斯大林斯大林促成第二战场问题的解决(524)
第十一章太洋远东战略(528)
节中途岛海战前的英美战略合作(529)
一、英美作战责任区的划分(529)
二、英方对美方主导太洋战场的反应(531)
第二节双方的战略争论(533)
一、美方借转向太洋施压英方(533)
二、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分歧与共识(535)
第三节美国战略开始占据主动(538)
一、“三”会议——美方战略占据主动的转折点(539)
二、四分仪”会议——美方主动地位的进一步巩固(543)
第四节太洋远东战略的重大调整(545)
一、缅甸作战问题(545)
二、《打败本的体计划》(546)
三、丘吉尔迫使美方同意取消“海盗”行动(549)
四、相关的评价(553)
第五节太洋远东战略的终成形(555)
一、缅北攻势(555)
二、“八角形”会议(557)
三、太洋远东战略达成一致(561)
结语(564)
大事年表(580)
参文献(593)
索引(619)
后记(63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