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1.8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贻庭 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6

墨孰之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贻庭 编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7300205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4页
  • 字数 240千字
【内容简介】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一书可谓应运而生。“应”什么“运”呢?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应”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运”、之“鸿运”而生的。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关键词。如果说,十六届四中全会还是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方面提出来的,是执政党的自觉意识的话,那么,在十届三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之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转化民为民族的自觉,人民的意识,国家的目标。
本书为孔子诞辰2556周年而编,它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讨了儒家关于“和”、“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和思想智慧。本文集的论文作者,大多是上海各高校和社科院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我国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和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的赐稿,也为研讨会和本文集增光添彩,加重了本书的学术含量。
【目录】
序一继承儒家精髓构建和谐社会
序二
编者的话
儒家“中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和”乃天地之道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阐释
先秦儒学语境中的“和谐”范畴
中国儒学:大综和系统
儒家“和”的观念及其内在意蕴
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
先秦儒家“礼论”的现代诠释及其意义
“序”“和”相须——二程论“仁”和“礼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道德底蕴——以孟子为中心
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从孔子的“为仁”到孟子的“性善”
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的现代诠释
“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
生态的道德观——儒家与基督教生态伦理的一个宏观比较
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略论建构上海和谐社会的文明形态
和谐社会与构建现代礼仪之邦
弘扬孔子的“忠恕之道”构建当代和谐婚姻和家庭
人而无信焉能和谐胡守钧
以道德代宗教与伦理本位社会的和谐——梁漱溟论中国文化要义的解读
儒效说
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
附录一崇明三岛——上海21世纪开发的新热土——崇明县生态岛区建设简介
附录二崇明学宫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