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务概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志愿服务概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全新正版 快速发货

3.92 1.5折 26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河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佘双好 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9

南极光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佘双好 编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7107700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9页
  • 字数 29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志愿服务是在志愿精神感召下志愿开展的无偿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需求;它既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需要,更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层次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志愿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志愿服务概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的总体定位普及性、知识性与探究性,它以湖北省志愿服务状况为基础和背景,又不局限于湖北省的情况,探讨中国志愿服务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既具有宣传介绍志愿服务的理念、精神和基本知识的性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既着眼于目前志愿服务的现状,也着眼于未来,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方向,以期对志愿服务的总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作概览性的介绍。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发展的需要
(二)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
(三)志愿服务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需要
二、志愿服务的界定
(一)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
(二)志愿服务的基本要素
(三)志愿服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志愿服务的价值
(一)志愿服务的个体价值
(二)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第二章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
一、志愿服务思想的源头
(一)西方传统的慈善理念
(二)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
二、志愿服务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国外志愿服务的演变历程概述
(二)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演进
三、志愿服务在湖北的开展
(一)湖北近现代的慈善公益活动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志愿服务在湖北的开展

第三章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
一、志愿服务的理论依据
(一)功能理论和过程模型
(二)特质理论
(三)多因素模型
(四)自我实现论
(五)社会互助论
(六)社会起源论
(七)信息传递论
(八)社会交换理论
(九)和谐论
二、志愿服务的理念
(一)利他主义
(二)亲社会性
(三)非强制性
(四)友爱互助
(五)团结进步

第四章志愿服务的构成要素
一、志愿精神
(一)志愿精神的基本特征
(二)志愿精神的作用
二、志愿者
(一)志愿组织
(二)志愿者个人
三、志愿服务的对象
(一)志愿服务对象的基本要求
(二)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利
(三)志愿服务对象的义务
四、志愿行为
(一)志愿行为
(二)志愿行为与助人行为
五、志愿服务的载体
(一)志愿服务制度、组织、保障
(二)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志愿服务的重点领域
一、志愿服务的领域分类
(一)从志愿服务的内容看
(二)从志愿服务的主体看
(三)按志愿服务时间紧急状态划分
(四)按服务对象类型划分
(五)按志愿服务的政社关系来划分
二、志愿服务的基本领域
……

第六章志愿服务的体系建设
第七章志愿服务的开展
第八章志愿服务的心理机制
第九章志愿者的管理
第十章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