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魏法师碑
全新正版 快速发货
¥
7.96
4.4折
¥
1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 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42272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魏法师碑》全称《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立于唐仪凤二年一公元六七七年一十一,十五日,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保存较完好的初唐碑刻。该碑于一九六一年由丹徒大港华阳观迁移至焦山碑林。此碑通高二四二厘米、宽八七厘米,由“唐中书右史兼崇文馆学士安定胡楚宾撰文”,“清河张德言书”,“东海徐秀防镌”,“石匠满通”凿造。胡楚宾,宣州秋浦“今属安徽省石台县”人。永徽初年(六五〇)进士,性格豪放,文思敏捷,酒酣作文,挥笔自如,唐高宗时官右史。右史即内史,掌记言之史,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每日言行‘须臾不离君王左右的重臣。当时民谣有:“前有胡楚宾,后有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万黄金”之说。此碑上窄下宽,其形制为圆首龟趺。碑首呈半圆形,其上刻有四条互相缠绕的螭龙,低瞰下击,神态凶猛“碑额题”,“魏法师碑”四字韭叶篆文,分二行;其下有一直径十厘米的碑穿;碑座赑屃昂首怒视,形态生动,制作极其简练、庄重。《魏法师碑》阴阳两面皆刻有文字。碑阳正文,楷书,计三三行,满行七五字,约二五〇〇余字;碑阴刻“门人男女弟子及舍施檀越等”人名六四三人,加上制碑石匠满通,共计六四四人。在这些众多的人名中,除了魏法师诸多弟子外,其中也不乏当时地方官吏、名门望族。魏法师,名降,字道崇,任城(今济宁)人。据碑文“卒于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六七七年)六月六日,时年八十二岁”,由此可推算出魏法师生于隋开皇十五年“即公元五九五年”。其曾祖父魏允,为梁朝安城王国侍郎;祖父魏迁,为陈朝长沙王国将军;其父魏翔,为隋朝奉信员外郎。由此可以看出魏法师出生于官宦世家。魏法师自幼即好老庄之学,“甫及冠年”,“父为其择取嘉姻”,然而“法师志不在羁”故投奔茅山(今句容茅山),拜道士徐昂为师,跟随他云游四方,风餐露宿,“同十年而不懈”。在贞观九年(公元六三五年),随昂师被召入京,受到唐太宗的接见。由于昂师的极力推荐,称其“精苦绝伦,冲退守一,当今莫二”,因此“太宗嘉而悦之,于内道场供养”。后由太宗“蒙度出家,配居谁山(今镇江丹徒圆山)之仁静观”。在高宗总章二年一公元六六九年)被朝廷“诏于茅山修福,精禋茂典,并委于师”。在兴佛排道的武则天统治时期,“天后(武则天)又降殊恩”,赐给他一件饰有珠宝的“山水纳帔”。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正文
内容摘要
《唐魏法师碑》全称是《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立于唐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距今已有一
千多年的历史。清代金石家叶昌炽称为“初唐妙品”。它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的初唐碑刻。碑通高2.42米,一块碑从形制上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个部分。这方碑碑首呈半圆形,上刻有螭龙4条,互相缠绕。碑首上有一个圆孔称之为“碑穿”,这就是承接了汉碑的形制——汉代碑刻基本上都有“碑穿”。碑穿上刻有“魏法师碑”四个篆字。碑阳由唐初中书右史、崇文馆学士胡楚宾撰文。全文共2500余字。主要
记叙了魏法师生平事迹。根据碑文记载:魏法师,名降,字道崇。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在陈朝、隋朝做过官,他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就喜好老庄之学,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跟随茅山的徐昂法师潜心修道几十年,以及他是如何得到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赏识的经历,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由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编的这本书就是该碑帖的拓印本,供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学习。
精彩内容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