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90 8.3折 10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小春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上书时间2023-12-06

墨点轩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名称: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
作者: 祁小春  
定价:  108元
ISBN号:  9787534093067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纯质纸100克 精装  开本:16开 185*260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版次:1  页数: 340页
  印刷时间:  印次:  字数: 39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祁小春以王羲之为中心研究魏晋尺牍法帖的论文集,书名取自庾翼与羲之书:“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作者为著名书法史论家,更是王羲之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对“二王”以及魏晋书法史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研究。这部新著将继续引领读者拨开王羲之研究的迷雾,还原王羲之尺牍法帖的真相。

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录了作者《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任务的综合研究》《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从札》两部著作中关于尺牍研究的章节,对其做出了诸多修订与补充。作者从本体、横向与纵向三个维度对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进行研究,即利用《全晋文》所收陆云尺牍,楼兰出土的晋人书信残纸,陶弘景《真诰》所收杨羲、许翙书简,以及唐人书仪,与魏晋尺牍进行比较研究和综合考察。

“下编”收录了作者近年的十余篇研究新论,分别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大观》《书法丛刊》等期刊杂志,论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家及魏晋时期尺牍法帖中存在的如单书与复书、“五世亲尽”、尺牍完整性等各类问题。其中对自身旧论的推翻、新证及深化,体现出作者研究的持续性。

此书意在将作者对尺牍方面的专门考证从其庞杂的王羲之研究体系中分离而出,使之独立成章。全书资料宏富,考证精详,另附有近百幅相关作品插图,以裨读者寻检利用。

  作者简介

祁小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专着《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王羲之论考》、《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王羲之〈十七帖〉汇考》、《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增补修订版)、《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等,另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

  编辑推荐

在人们习见的传世法帖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六朝士族的尺牍,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很特殊;传世文献中汉晋人的尺牍文章,类似王羲之法帖的也极为罕见。比起文体规整、富于条理、重议论、少涉私事的传世名人尺牍,王羲之法帖等日常私家书信却用语隐晦、记述随意、多涉私事,甚至到了非当事者难以解读的地步。那么,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尺牍法帖和传统意义上的尺牍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应该如何解读王羲之这类尺牍中的具体内容?

以上正是祁小春教授在本书“上编”所探讨的问题。他将讨论集中于尺牍中的“私书”,将魏晋私家尺牍分为“日常存问型”与“吊丧告答型”两大类,通过对比大量资料,对尺牍的书体、书式、用语逐一归纳分析,形成有力的模型与旁证,用以逐字逐句拆解出王羲之尺牍中的细微含义,并特别揭示出《真诰》对王羲之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魏晋尺牍为何首行字迹偏大?王羲之名迹《丧乱帖》是否是一件尺牍的底稿?王廙的《两表》是否是一件以“复书”形式保存下来的法帖?“完整”的尺牍法帖究竟是什么样子?王氏一族遵循的“五世亲尽”之礼与王羲之尺牍中的避讳字有何关系?《太清楼残帖》究竟属于《大观帖》还是《淳化阁帖》系统?……对于以上问题,在本书“下编”中,祁小春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深入探讨,相信可以一解读者之惑。

  获奖情况

本书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王羲之尺牍系列研究》

  目录

目  录

上 编

引言 / 003

○一 关于魏晋时期的尺牍 / 005

一、一批奇怪的书简—王羲之的尺牍法帖 / 005

二、文献中所见尺牍名义考 / 010

三、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简 / 023

四、唐人书仪与王羲之尺牍 / 026

○二 关于日常存问型尺牍 / 041

一、尺牍的构成及其要素 / 041

二、中田的归纳考察与笔者的补充意见 / 050

附録 / 072

○三 关于吊丧告答型尺牍 / 081

一、吊丧告答型书简的本质 / 081

二、唐人书仪中的凶仪资料 / 082

三、晋人吊丧告答型书简的类别与构成 / 084

四、王羲之吊丧告答型书简语词 / 094

○四 关于《真诰》的研究资料 / 110

一、王羲之研究与《真诰》 / 110

二、《真诰》与陶注 / 113

三、作为旁证材料的杨许尺牍 / 120

附録 / 123

下 编

○五 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原因考 / 133

附録 / 142

〇六 《丧乱帖》也许是一件底稿补证 / 145

○七 王羲之尺牍中的单书与复书 / 150

附録 / 161

○八 法帖中所见“复书”形式再考—以王廙《两表》为例 /163

○九 王廙《两表》的摹本及其他 / 169

一○ 关于尺牍的“完整”性问题 / 175

一一 关于法帖的行款问题—以《昨书帖》《建安帖》的行款为例 / 186

一二 魏晋尺牍中的“短笺”与“长疏” / 197

一三 王献之《授衣帖》杂考—兼论王氏一族的“五世亲尽” / 214

一、缘起:从王氏一族与“五世亲尽”说起 / 214

二、关于《授衣帖》 / 218

三、《授衣帖》的形制 / 221

四、《授衣帖》的帖文 / 229

五、结语 / 233

附録 / 234

一四 《太清楼残帖》杂考 / 235

一、绪言 / 235

二、《残本》的研究 / 245

三、小结 / 253

一五 关于《淳化阁帖》的版号研究—以上博本、肃府本为中心 / 254

一、绪言 / 254

二、刻帖与版号 / 255

三、文献与拓本 / 259

四、版号与刻石 / 265

五、版号与帖文 / 272

六、小结 / 280

附録 / 281

注释 / 289

图片索引 / 328

后记 / 33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