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致江庸书札
¥
30
6.8折
¥
43.8
九品
仅1件
作者梁启超 著;江靖 编;汤志钧、马铭德 校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启超 著;江靖 编;汤志钧、马铭德 校
-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60448
-
定价
43.8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6页
-
字数
100千字
- 【内容简介】
-
《新会梁启超书札》五十通、七十六葉,另封面、内封、封底各一葉,用梁启超自制『饮冰室用箋』,如『饮冰集张公方碑』、『写陶句自制箋』、『集张伯敦碑』、『饮冰室啓事』等,也有少量坊间『文美齋蘭亭箋』和『幣制局用箋』,係一九一三年~一九二六年间写给江庸的。内封题『新会梁启超书札民国十五年装池』,下有江庸题署。
《梁启超致江庸书札》主要收编了梁启超先生当年任司法总长期间,与江庸交接工作期间的书札五十二篇。《梁启超致江庸书札》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鲜为人知的信息与资料。另外也为书法艺术研究者提供了艺术欣赏的范册。
- 【作者简介】
-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人称任公,号饮冰子,或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生于新会县南西江入海口半岛上的熊子乡茶坑村。祖父名维清,字镜泉,秀才,为县学教谕。父名宝瑛,字莲涧,科名不得志,教读乡里。
梁启超幼从家庭及城乡多师受学,6岁读毕《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自称“自十七岁颇有术于中外强弱之迹”(《适可斋记言记行·序》)。光绪十四年(1888)起,肄业于广州学海堂(道光四年两广总督阮元所建立),仍为乾嘉以来正统派“汉学”及词章之学。光绪十六年中举人。此年秋,他和学海堂同学陈千秋,同奉南海康有为为师。康有为“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三十自述》)。康有为讲学于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梁启超从康有为始习经世致用之学,包括今文经学、史学、西学乃至佛学,思想为之一变。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梁启超并参与校勘、分纂。
在文学创作上,梁启超有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他都写过,而以散文为大宗。他“夙不喜桐城派古文”,也打破了“幼学为文,学晚汉魏晋”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他的”新文体“,对传统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为王韬以来散文社会化进一步的发展。他的散文可分政论、传记、杂文三大类。政论如《变法通议》、《排外平议》、《新民说》、《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辟复辟论》等,都是现实政治、社会的产物,或为原则议论,或为具体事论,务于详论博辩,说理深透,有现实和历史意义,有思想认识价值。他的传记文,长短大小不一,作风亦多变化。有些略似旧史传,如《殉难六烈士传》(《戊戌政变记》),叙事谨严,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形象性,代表其早期传记文风貌。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作《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即《李鸿章传》和《南海先生传》,自觉地改革中国传统的史传文,而代之以西人的夹叙夹议的评传体,并溯源于《史记》的《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强调写传记写得象其为人,注重传记的历史性,要求符合历史的实际,写出真实的历史。他写了许多历史人物传记,实际都是写一个时期的历史。他还写了大量杂文。这些杂文,内容形式多种多样,篇幅较小,难以分类。光绪二十五年(1899)作的《自由书》,成于”每有所触,应时援笔,无体例,无次序,或发论,或讲学,或记事,或抄书,或用文言,或用俚语,惟意所之“,则是读书笔记或随感录之类,是最初一本杂文集。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清议报》出版100期,他有《〈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其中说:“其内容之重要者,则有……《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这三篇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篇幅较长,亦属杂文一类。它们都不是通常的政论文,而只是以政论的内容,出之以特殊的形式,指出现象,提出问题,发为感慨,振奋人心。最突出的是《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富有朝气的精神作用,振奋老大帝国的暮气沉沉和日益衰颓的人心;不嫌重叠堆砌,反复强调,多用譬喻,淋漓尽致;运用语言,又非常自由,或奇或偶,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打破一切格式,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表达一事一理明白无碍。这种文章才华横溢,气势奔放,感情充沛,语言丰富,有强烈的鼓动性,是适应改良运动宣传需要的产物。他充分发挥了散文宣传作用,使散文成为政治斗争最有效的工具。他的散文虽有重叠累赘的缺点,过于疏展铺陈,但就形式风格和社会影响来说,确是代表散文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梁启超作诗较晚,绝大部分是流亡国外的作品,今存古近体诗360多首,词60多首。他热心提倡“诗界革命”,但并不以诗人自命,而以余事为诗。《雷庵行》、《读陆放翁集》、《太平洋遇雨》、《澳亚归舟杂兴》、《自励二首》、《志未酬》、《举国皆我敌》、《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爱国歌四章》等等,抒发被迫流亡的愤慨,富有自豪感和积极乐观、献身革命的精神,歌颂新天地、新思想、新文化,突出地歌颂爱国主义,有进步意义和认识意义。作品表现了自己诗论的特点,即旧风格含新意境,亦不排斥新名词。一般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朴实晓畅,格调妥当,足称一种“新派诗”。他自认“诗半旧”,亦符合实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