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002库 千秋功业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国故事 张学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002库 千秋功业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国故事 张学亮

7 3.2折 22 全新

库存500件

江苏宿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学亮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46318295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2元

货号9787546318295

上书时间2024-11-03

古里图书批发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千秋功业 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国故事
定价:22.00元
作者:张学亮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46318295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这套《共和国故事》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丛书的分册《千秋功业》。
目录
一、决策规划  毛泽东提出建设三峡设想  周恩来考察三峡地区  邓小平决策修建三峡工程二、设计论证  组织重新论证三峡工程  重新编制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审查可行性报告  陈慕华提出重要建议  人大表决通过工程议案  邹家华作三峡工程议案证明报告三、施工建设  李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  导流明渠施工拉开序幕  进行清库及文物保护  完成三峡对外交通建设  按截流设计方案工  展开大江截流实战演习  进行大江截流三维预演  李鹏考察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三峡工程机组并网发电
作者介绍
1953年2月10日到22日,毛泽东乘坐“长江”舰在“洛阳”舰的护卫下,从武汉往南京。    三天三夜,林一山一直陪同左右。    林一山是位老干部,解放东北时任辽南省委书记,1954年时担任长江治理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水利水电研究和江河治理工作,在治理黄河、淮河问题上,均有独到的见解。    船刚开出,毛泽东就派人叫林一山。    林一山匆忙夹上一幅地图赶来。    毛泽东打开地图,用红铅笔指点着,单刀直入地问:“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    林一山说:“可以。”    毛泽东接着问:“这个问题你研究过没有?”    林一山老实回答:“没有。”    毛泽东问:“为什么?”    林一山说:“我不敢那么想。”    接着,毛泽东的铅笔指向西北高原,指向腊子口,又指到白龙江、略阳、西汉水,问道:“从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和西汉水向北引水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说从这两条江向北引水不行,并分析了理由:“秦岭以南的水,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四川盆地。越往下,水越大,但地势越低。秦岭太高太大,打洞过不去呀,既不经济,又不可能。上游工程量小,但水也小,不划算。嘉陵江的道理也和白龙江一样。”    毛泽东点点头,大口地抽烟,一时二楼卧舱里烟雾弥漫。    停了片刻,毛泽东继续在江河之间寻觅着新的突破点。他指着自己比较熟悉的一条河流又问:“引汉水行不行?”    林一山说:“有希望。”    毛泽东眼里射出了光芒,问:“说说其中的道理。”    林一山说:“汉江与黄河、渭河平行,中间只隔着秦岭和伏牛山,越往东,山越小地势越低,水量却越大,引水工程也就越小。”    毛泽东听得有些振奋,他扔掉手中的烟蒂,在陕西汉中以下的一小峡谷上面画了一道杠,问道:“这里修个坝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可以,但是水量很小。”    毛泽东又在安康以下画一条杠问:“这里呢?”    林一山看了看说:“也不太好。”    毛泽东一贯听得太多的是“很好”、“英明”和“正确”,而今天,他对说了太多“不”的林一山却越来越感兴趣了。    毛泽东把红杠点到湖北均县问道:“这里行不行?”    林一山回答得很勉强:“这里还可以。”    毛泽东又指向了丹江口:“这里行不行。”    林一山说:“这里可能最好。”    毛泽东接着问:“为什么最好?”    林一山分析说:“这里是汉江中游,又是丹江的汇合口,水量充足,而且引水不用打洞,又在巴山脚下,保持着较理想的高度。这里我们作过规划,但是没有考虑南水北调的问题。”    毛泽东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的机会,他又指着丹江口以下问:“再往下呢?”    林一山说:“那可不行了。再往下游,河水变宽,汉水进入南阳、襄阳平原,没有高山,失去了建坝的条件。”    毛泽东从地图上直起腰来,对林一山说:“好了。你即刻派人查勘,有资料就直接给我写信,不一定等到系统成熟了才告诉我。”    在第二次汇报中,毛泽东问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的灾害呢?你有什么设想?怎样才能除害兴利?”    林一山展开了《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指着图上大大小小计划中的水库,汇报长江防洪设想。他说:“要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拦洪蓄水,综合利用,解除水害……”    长长的汇报完了,毛泽东左手叉在腰间,沉吟片刻,右手提笔在图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圆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呢?”    林一山说当然抵不上。    毛泽东伸手指向三峡口:“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    林一山很兴奋:“我们很希望能修三峡大坝,但现在还不敢这样想。”    毛泽东笑了:“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你不也这样说?”    毛泽东渴望这一征服长江的浩大工程能尽快上马。    在长江上航行,毛泽东就地论事,把南水北调引汉济淮济黄、三峡水库和长江流域规划都问到了。P2-5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