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25.7 4.3折 ¥ 60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陈丹燕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54067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0元
货号29448957
上书时间2024-11-17
从2003年开始写《外滩:影像与传奇》稿,到2012年写完《成为和平饭店》后一稿,我的“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写了十年。
1937年,美国作家豪塞在他描写外滩的书里写道:外滩是上海外置的心脏。而我,则在六十多年后描写了外滩如何成为新中国上海无可争辩的象征。上海是个反复经历沧海桑田剧变的都会,而外滩,则是这种剧变的纪念碑。
2014年,我的“外滩三部曲”集合成套,在外滩所在的城市——上海出版印行。时至今日,我想,自己努力承担了对养育我的城市的作家使命——尽我所能,为这条充满象征并不断变化的河滩留下有血肉的历史细节,为它的过去与现在,更为它的将来。
作为一个作家,我在十年来用文字和照片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探索中,摸索着表达它层层叠叠故事的写作方式,写作手法和词语库。我在努力尽到一个作家的本分。作为自幼随父母迁徙而来的移民,我是在长年对上海往事的探究中渐渐认同它为家乡的。
外滩三部曲,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工作。
外滩写作记
花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我打算写一本关于外滩的书,初只是个模糊的心愿,我心中一个小声音说:“写一本外滩的书。”我听到了它。
2003年夏天我写下个句子,“沉甸甸的湿润云朵被海上的季风驱赶着,掠过和平饭店的绿色金字塔顶,一路向外滩后面上海辽阔的腹地奔去。”这个句子已经在修改中删除了。从那句句子开始,我经历了漫长的写作,直至为后一句话,敲上后一个下引号。“后,罗伊斯将手里的一块六角形的巧克力递到她手里,玩笑似的又念了一遍台词:‘想吃巧克力吗?有紫罗兰味道的,或者你更喜欢玫瑰味道。在一个礼拜天早上新采下来,然后和奶油打在一起做的。’”我盼望的时刻,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上午到来,在电脑上敲了后一下,我的外滩故事终于结束了。
这三年里,我想象过很多次,结束这本书的那天,我要写一个后记。我要在后记里开列一个长长的感谢名单,每次我接受别人的帮助,都会这么想。两年里,我接受了那么多帮助。谢意在心中堆积,渐渐压得我喘不上气来。
我感谢上海作家协会给予我的创作长假和资助。这给了我一个安定的心境,去做一样复杂的,需要许多前期投入的工作。上海作家协会从我开始准备外滩材料的2001年,就开始了对这本书的资助,初他们资助的是我收集材料的两年,然后,是开始写作的三年。他们的期待和信任,是我的动力,也是压力。这两样,正好是我需要的。回溯起来,作家协会为我一共放了十年的长创作假,上海三书,四部旅行书,加上这本外滩之书,都是在作家协会为我创造的安顿里写出来的。期间,我结识了不少世界各国的同行,从爱尔兰作家到智利作家,到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还有日本作家和玻利维亚作家,他们了解到我的情况,都开玩笑地追问过一句:“那你认为我有可能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吗?”
我感谢伦敦市长办公室的赵冰冰小姐,我去伦敦寻找资料,她出力良多。当我写到一半,身心疲累时,她打电话来,说:“我来带你去好好吃一餐饭,然后,再好好吃一碗冰激凌,再好好去一个晚会放松。”那个晚会,就是在外滩18号的顶楼,它成为我书中描写的一个场景。冰冰隐在我的角色后面,穿着一件洋红色的绣花大襟短衫。
我感谢我英国的作家朋友们,他们为我张罗可以采访的人,提供给我他们生活中的经验,与我讨论英国人对海事时代的立场。我和托比·利特一起去伦敦的大街小巷,和苏珊·艾德金一起去泰晤士河岸上的老酒馆,看当年吉卜林写《丛林男孩》的地方。我在大学英文课上读过《丛林男孩》的节选,那时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瑞曼史深夜送我回家。我不会忘记,他摇下车窗,隔着半街雨后满满的花香和沉沉睡意,大声问:“你带苏珊的钥匙了吗?”他斯里兰卡人黝黑而温柔的脸上,在路灯下充满柔和的阴影。那时我住在苏珊家里,她则去澳大利亚写文章了。他怕我忘记带钥匙,进不了门。2007年的春天,我们在上海再次见面,他从故乡来,我们在一起比较了上海外滩和斯里兰卡的殖民时期码头区的现状,这两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外国商人来了,河岸区发展起来了。外国商人离开了,河岸区凋谢了。外国商人又来了,河岸区的洋行旧楼,成了高级酒店,高级餐馆,高级夜店,国际价格,国际格局,当地人再次离开,知识分子摇摆于激烈的民族情绪和普世文明的标准之间,在一间高级酒店举办的文学节受到了当地报纸的质疑,如我们一同参加的上海国际文学节一样。他让我看到了自己工作更大的价值,对通商口岸城市绵绵不休的困惑的表达。
海事时代早已过去,但在旧通商口岸城市发生的事情,仍旧这样复杂,甚至更为复杂。这是我和瑞曼史的感慨。
我感谢命运引导我找到了这样的谈话,这样的朋友。
我感谢上海史专家李天纲,这些年来,他家的电话号码对我就像是上海GOOGLE的号码,他的不厌其烦,让我能找到许多我想要的资料,资料的来源,资料的真伪。他远比GOOGLE出色的地方,是我们可以深入地讨论。对上海的许多认识,都是在与他的电话讨论中成熟起来的,一直说到电话的听筒都发烫了。他是我的字典。
我感谢大英图书馆的中国部主任伍芳思。她与我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她帮我复印沙逊家族的传记,她带我去伦敦的公园寻找外滩公园时代的游园法规,她甚至陪伴我去亚非学院,怕我找不到路。她说:“我们收藏了那么多中国的好东西,我们无法归还,所以我要帮助你。”
我感谢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地方文献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综合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和徐家汇藏书楼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这两年里不知为我搬运了多少次旧书和旧报纸杂志,有时书太重了,他们就用小车推到我桌子旁边,有时他们搬动多年无人问津的旧报纸,从书库出来时,已满脸喷红,是因为螨虫刺激他们一直在打喷嚏。他们在我忘记带纸笔的时候借给我纸笔,在我来不及看完的时候帮我保管资料,在我从索引里找不到我需要的书的时候过来帮忙,他们是我的英雄。
我感谢爱荷华大学的亚太研究中心和图书馆,感谢哈佛大学中国文化工作坊,感谢维斯康辛大学东亚系,感谢古林大学东亚系,感谢贝茨大学东亚系,华盛顿大学东亚系,这些美国的大学为我到英国和美国的其他图书馆借书和档案,照顾我的研究,安排我的演讲和讨论。那些对公众的演讲和与学生的讨论,使用的都是我写作的章节和照片,每次讨论都给我新的启发,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会有这么多次修改的原因。
感谢我的朋友艾大卫和他的妻子海伦,他们教给我怎么做美国式的资料收集,大卫是哈佛出身的历史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史,他膝盖上永远搁着一台正在工作的戴尔电脑,我们讨论了不少关于中国的事。我在美国做研究的一年中,从写作到生活,他们对我帮助良多,连我家的葡萄酒杯子,都是来自他们的圣诞礼物。
我感谢黄浦区团委的陈蕾女士,她帮助我寻找和联系曾在外滩生活的家庭,与我分享她大学刚毕业时在外滩街道工作的经历和见闻,以及自己的体会。她从来都有求必应,充满鼓励。有一次我去她的办公室,但是到得晚了,远远地,看到她在人行道上等我,她握着电话,好像随时准备着。
我感谢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他注释的洋泾浜英语,对我帮助良多。
我感谢接受我访问的那么多与外滩有关的人物,老人和年轻人,有钱人和穷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感谢他们付出自己的时间,打开自己的心扉,赠送自己的回忆,这些都是宝贵的个人历史,有些不快的回忆让他们再次受到记忆的伤害。有时我感到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我,当然更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是为了这本书,这本写外滩的书。他们对外滩怀有某种使命感,我想,这才是他们接受我的原因。我感谢那些约谈和偶遇的人,通过朋友辗转介绍认识的,或者认识多年,却刚刚意识到他的经历对我的书的价值的人,感谢这些与外滩相关联的人们帮助了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我维也纳的朋友,我柏林的朋友,我北京的朋友,我上海的朋友,我美国的朋友,我云南的朋友,我香港的朋友,我伦敦的朋友,他们听我说了整整两年的外滩故事,以至于他们有时特地问:“又有什么好玩的故事?那本外滩的书的故事。”他们的兴趣,有时是支持我在感到太困难的时候仍旧进行下去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觉得有趣和重要。在一个人写一本很长,也很难的书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朋友是自己生命中的烟花,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如节日的夜晚看烟花怒放,他们华丽地照亮了本来辛苦和寂寞的写作生涯。这两年里,有时我陪伴他们去外滩,一路上忍不住喋喋不休,常常要等到他们望着我笑,才发觉自己话多了。但他们大多继续笑,然后说:“你就该写外滩,是不是?”我为这些亲爱的朋友们,而感谢上帝的赐予。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从来没有打扰过我的写作,也不曾制止过我的计划,可以说我是一个完全自由和自主的人。我要写作,不跟他们出去吃饭,我要写作,要离开他们到美国和欧洲,我要写作,休息时要有人陪伴,他们总是答应下来。每年到祈福时,大家都记得为我祈祷书写得一本比一本更好。我从不去参加子时放鞭炮,每年他们带着一身硝烟回家来,都纷纷过来告诉我:“你的那一支,震天一样响。”我为有这样的家人,感谢上帝的恩宠。
在写作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爱,以及自己的使命。
作者以“非虚构”、“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
在作者笔下,为逃避中国内战从外滩乘船离开的外国侨民,出生于上海、拍摄了1949年外滩的外国摄影师山姆·塔塔,携女儿到上海总会遗址追寻自己童年记忆的母亲,号称要重新点亮外滩的“外滩三号联合会”主席李景汉,以及租界时期连接外滩商业繁荣的洋泾浜英语,1950年代外滩长夜一般的寂静,1966年出现在友谊商店外墙上“全世界劳动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型宣传画, 1970、1980年代的外滩恋人墙,1990年代的外滩改造工程……绵密的细节铺陈着那些与外滩有过特殊经验的人与事,使得历史具有了呼吸和温度。
全书配图170多幅。影像式表达与非虚构讲述联袂,生动再现了外滩前世今生的传奇。
作者以“非虚构”、“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
在作者笔下,为逃避中国内战从外滩乘船离开的外国侨民,出生于上海、拍摄了1949年外滩的外国摄影师山姆·塔塔,携女儿到上海总会遗址追寻自己童年记忆的母亲,号称要重新点亮外滩的“外滩三号联合会”主席李景汉,以及租界时期连接外滩商业繁荣的洋泾浜英语,1950年代外滩长夜一般的寂静,1966年出现在友谊商店外墙上“全世界劳动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型宣传画, 1970、1980年代的外滩恋人墙,1990年代的外滩改造工程……绵密的细节铺陈着那些与外滩有过特殊经验的人与事,使得历史具有了呼吸和温度。
全书配图170多幅。影像式表达与非虚构讲述联袂,生动再现了外滩前世今生的传奇。
陈丹燕,1980年代以儿童文学创作步入文坛, 1990年代转入成人文学创作,以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和其漫游世界的旅行文学广受关注。主要作品有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另有《永不拓宽的街道》《慢船去中国》《一个女孩》《我的妈妈是精灵》,以及12本陈丹燕旅行文学丛书和长篇小说《白雪公主的简历》。
作品在国内外广受赞誉。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金奖,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金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及中国台湾《联合报》等媒体颁发的年度优秀图书奖。其旅行文学作品获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特殊贡献奖,及中国百家书店评选的“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之“旅行文学奖”。作品已被译为英、德、日等多国文字。
第 一章·黑白马赛克
第二章·宿命
第三章·不可能的世界
第四章·纪念碑
第五章·梦想的烟尘岁月
第六章: 怀乡痛
跋: 外滩写作记
作者以“非虚构”、“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
在作者笔下,为逃避中国内战从外滩乘船离开的外国侨民,出生于上海、拍摄了1949年外滩的外国摄影师山姆·塔塔,携女儿到上海总会遗址追寻自己童年记忆的母亲,号称要重新点亮外滩的“外滩三号联合会”主席李景汉,以及租界时期连接外滩商业繁荣的洋泾浜英语,1950年代外滩长夜一般的寂静,1966年出现在友谊商店外墙上“全世界劳动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型宣传画, 1970、1980年代的外滩恋人墙,1990年代的外滩改造工程……绵密的细节铺陈着那些与外滩有过特殊经验的人与事,使得历史具有了呼吸和温度。
全书配图170多幅。影像式表达与非虚构讲述联袂,生动再现了外滩前世今生的传奇。
陈丹燕,1980年代以儿童文学创作步入文坛, 1990年代转入成人文学创作,以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和其漫游世界的旅行文学广受关注。主要作品有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另有《永不拓宽的街道》《慢船去中国》《一个女孩》《我的妈妈是精灵》,以及12本陈丹燕旅行文学丛书和长篇小说《白雪公主的简历》。
作品在国内外广受赞誉。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金奖,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金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及中国台湾《联合报》等媒体颁发的年度优秀图书奖。其旅行文学作品获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特殊贡献奖,及中国百家书店评选的“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之“旅行文学奖”。作品已被译为英、德、日等多国文字。
陈丹燕的外滩故事使我们得以了解城市的记忆和建筑的灵魂,得以触摸城市的文脉,让生活在此处的人们知道自己的来历,也因此看见自己的未来。
——同济大学教授 阮仪三
陈丹燕凭着幼年记忆、前辈口述和从欧洲查阅到的各种档案,以“再全球化”视角,回看上海文化中一直保存着的“大都会精神”。外滩是他,是你,也是我,陈丹燕这本“大好的小书”诠释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外滩。
——复旦大学教授、史诗纪录片《外滩》学术总顾问 李天纲
读陈丹燕的外滩,你能体会到作者敏锐的感受、细密的观察、真实而诚实的态度以及开阔的世界观。她笔下上海人的视角、中国人的视角、亚州人的视角以及西方人的视角,都有所不同。
——德国汉学家、本书德文版译者 郝慕天
地道的上海风格、上海气质和生命意识才能产生这样地道的上海书写。本书对上海人特殊的价值观、特殊的礼貌以及独特的生命体验的描绘,令德国读者过目难忘。
——德国霍勒曼出版社总编辑 B. 霍勒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