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22.5 5.0折 ¥ 45 全新
库存34件
作者李翔 著; 得到图书 出品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9765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29435945
上书时间2024-11-14
00后
1
对年轻人的讨论总是引人关注。在他们尚未证明自己之前,就已经有太多的期待和赞叹被加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过人们讨论80后。《时代周刊》(亚洲版)在2004年选择中国的80后一代作为封面报道的主题,并把他们跟美国“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接受采访的80后说:“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两年之后,《中国企业家》杂志挑选了一些80后的创业者作为自己讨论的对象,语调无限乐观:“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代人的命运”“互联网无限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生活层次”。
然后是90后。这一代人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以及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可能令年长者感到困惑,但也可能令其从中看到机会。在这种困惑或机会里,经常被拿出来作为例子的,是以B站[1]为代表的视频网站的弹幕文化。老牌风险投资机构IDG甚至在2014年设立了一只规模为1亿美金的90后基金。
更早之前的2010年,中国体育品牌李宁已经提前喊出了“90后李宁”的广告口号,希望能让李宁这个品牌变得年轻化,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心和钱。李宁在大街小巷的路牌广告上做了大量的投放,上面的广告语叛逆且让人振奋:“别老拿我跟别人比较”“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我只在意和自己一寸一寸较量”“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
然后是更年轻的一代。B站在2020年的一个宣传片《后浪》中如此赞美他们:“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在这个宣传片里,年轻的后浪们,“自信”“专业”“大气”“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不过,跟之前不同的是,“大人们”不再只是挖空心思把各种形容词进行搭配,去赞美和讨好年轻人。在公众舆论里,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版本的“后浪”。
他们没有那么大气,也没有表现出对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的包容。
像以往每一代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受到质疑。不过,这一代的年轻人对质疑的反应似乎更加激烈。在互联网上,他们是要把资本家挂路灯[2]的人,是职场维权斗士。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创作者以此为主题,乐此不疲地进行了很多内容创作。
他们对世界和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热爱。知名投资人徐新说,她的基金做95后访谈,请年轻人用一个关键词描述自己,结果听到多的是“佛系”。
2
到了2022年,在赞扬和嘲讽之外,又多了一种新的态度:忧心忡忡。
这一年是标志性的一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次突破1000万,共计有1076万人毕业。这一年也是千禧年出生的一代开始大规模走入职场的一年。2022年本科毕业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出生于2000年。
他们出生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2000年之前,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20多年,在这一年仍旧保持着8.4%的GDP增速。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次突破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六。而且,可以想见,只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还会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速融入世界。2000年5月19日,中国和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9月19日,美国参议院以83票对15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接下来的10月1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了这项法案。这一年的谈判,让中国距离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仅有一步之遥。
事后来看,在当时的商业世界,创新的力量格外活跃,而且不仅仅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后来在互联网时代中全国领先的三家公司都成立于2000年前后:1998年11月,腾讯在深圳成立;1999年9月,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2000年1月,百度在北京成立。中国能够成为全世界在互联网平台和数据科技方面可以同美国相提并论的国家,与这三家公司密不可分。
所以,在社交网络上,有人说,这一代人生于高点。
然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是一路看着中国持续走高: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而且,因为中国政府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非常快地从全球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之后,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创新上全球领先,比如移动支付、外卖服务;201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但是等到2000年出生的这代人大学毕业,也就是2022年,他们却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大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2022年的夏天,在社交网络上被称为“悲壮的毕业季”。
智联招聘在2022年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截至4月中旬,仅有46.7%的求职毕业生拿到offer(录用通知),已经签约的则只有15.4%。他们的期望月薪比起2021年也下降了6%。
虽然人数相比往年更多,但这一届毕业生听到的却都是关于工作岗位的坏消息。即使是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千亿美金级公司也在收缩。而根据财经门户网站东方财富的Choice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4650家公布了员工变动人数,显示有1697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裁员总数为909993人,其中14家裁员超过1万人。
在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中,把国企列为自己偏好的就业企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44.4%,比2021年要高接近2个百分点;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从2021年的19%下降到17.4%。报告说,“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
在“中国速度”下成长,对心灵的影响是什么?年长者对他们的认知里充满了复杂和矛盾的描述:积极的后浪或者得过且过的一代,更开放包容或者更偏执激进,更倾向于追随热爱或者在做选择时更求稳保守,更全球化或者更本土主义……
“详谈”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去找具体的人对话: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现在的状况,他们的好奇,他们的焦虑,他们的不满,他们的规划,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在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追什么综艺或者剧集,他们在用什么App,他们在买什么品牌,他们关心你和你的朋友们关心并吵成一团的问题吗,他们会对什么事情忧心忡忡……
这个方法或许笨拙,但能让你看到个体更加具体的想法。
“详谈”丛书
01《详谈:左晖》
02《详谈:杨浩涌》
03《详谈:沈鹏》
04《详谈:饶晓志》
05《详谈:赵鹏》
06《详谈:张勇》
07《详谈:杜国楹》
08《详谈:吴骏》
09《详谈:00后》
……
在“中国速度”下成长,对心灵的影响是什么?年长者对他们的认知里充满了复杂和矛盾的描述:积极的后浪或者得过且过的一代,更开放包容或者更偏执激进,更倾向于追随热爱或者在做选择时更求稳保守,更全球化或者更本土主义……
“详谈”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去找具体的人对话: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现在的状况,他们的好奇,他们的焦虑,他们的不满,他们的规划,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在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追什么综艺或者剧集,他们在用什么App,他们在买什么品牌,他们关心你和你的朋友们关心并吵成一团的问题吗,他们会对什么事情忧心忡忡……
这个方法或许笨拙,但能让你看到个体更加具体的想法。
“详谈”丛书
01《详谈:左晖》
02《详谈:杨浩涌》
03《详谈:沈鹏》
04《详谈:饶晓志》
05《详谈:赵鹏》
06《详谈:张勇》
07《详谈:杜国楹》
08《详谈:吴骏》
09《详谈:00后》
……
李翔(作者)
资深媒体人,得到App总编辑,《李翔商业内参》《李翔知识内参》《巨富之路》等系列课程主理人。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副主编、《财经天下》出版人、《时尚先生》主编。著有图书《趋势》。
访谈对象
郭子介
北京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陈彦达
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陈泽宁
香港中文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延毕至2023届)
刘欣怡
陕西科技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00 后 001
郭子介·北京大学
找工作 023
规划和选项 029
实习和面试 037
从投递到录取 049
内卷是焦虑的传导 053
996、反垄断和疫情 058
绩点和大学的影响 063
互联网和消费习惯 072
陈彦达·四川农业大学
考研和网红 082
职业规划 085
为什么开始拍短视频 092
从起步到几百万粉丝 097
主题选择和能火的视频 103
拍短视频的工作包括什么 106
考公和其他选择 112
互联网和消费习惯 119
陈泽宁·香港中文大学
为什么到香港读书 128
职业规划 133
创业的想法 136
香港同学和内地同学 140
MUA 143
读研和工作 147
互联网和消费习惯 154
改变 158
刘欣怡·陕西科技大学
工厂实习 165
毕业工作 168
考研和互联网 172
职业规划 178
其他实习经历 182
疫情的影响 186
互联网内容及消费习惯 188
Soul× 详谈2022 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 199
在“中国速度”下成长,对心灵的影响是什么?年长者对他们的认知里充满了复杂和矛盾的描述:积极的后浪或者得过且过的一代,更开放包容或者更偏执激进,更倾向于追随热爱或者在做选择时更求稳保守,更全球化或者更本土主义……
“详谈”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去找具体的人对话: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现在的状况,他们的好奇,他们的焦虑,他们的不满,他们的规划,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在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追什么综艺或者剧集,他们在用什么App,他们在买什么品牌,他们关心你和你的朋友们关心并吵成一团的问题吗,他们会对什么事情忧心忡忡……
这个方法或许笨拙,但能让你看到个体更加具体的想法。
“详谈”丛书
01《详谈:左晖》
02《详谈:杨浩涌》
03《详谈:沈鹏》
04《详谈:饶晓志》
05《详谈:赵鹏》
06《详谈:张勇》
07《详谈:杜国楹》
08《详谈:吴骏》
09《详谈:00后》
……
李翔(作者)
资深媒体人,得到App总编辑,《李翔商业内参》《李翔知识内参》《巨富之路》等系列课程主理人。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副主编、《财经天下》出版人、《时尚先生》主编。著有图书《趋势》。
访谈对象
郭子介
北京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陈彦达
四川农业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陈泽宁
香港中文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延毕至2023届)
刘欣怡
陕西科技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
实习和面试
李翔:你的朋友都是怎么认识的?实习中认识的吗?因为你也提到,同学因为不一起上课,反而没有那么熟。
郭子介:差不多吧。但是靠实习认识朋友其实也存在问题,就是你不能保证你跟你实习的同事关系就很好,万一你遇到一个就想卷你的同事呢,对吧?(笑)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因为像暑期留用,可能是五进一这样的一个比例。比如说腾讯,当时在的部门听说就是20%左右的留用率。如果大家都想留用的话,你跟你同事的关系肯定就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我实习期间很少在学校,所以跟同学打交道比较少,我大三到大四上学期,只和我的舍友打交道。大四上学期我去美团实习,美团离北大太远了,在望京,所以我要回家住,那一个学期基本上和我的舍友都没有打交道。
李翔:像你刚才讲的这种,比如在腾讯实习,可能20%的留用率,这种竞争关系,这种卷,大家是日常就能感觉到吗,还是说只是潜意识的?
郭子介:怎么说呢?你会看到有些同事很勤奋,别人午休的时候他在工作,别人吃晚饭的时候他在工作,是这样一种状况。可能你的紧张感来源于,在这场赛跑里,你跑得有点慢了,你追不上别人,或者你跑得很辛苦。但我觉得它也不见得很强烈,我的这三段实习都没有追求留用,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关系很好。
李翔:你不考虑去体制内,又是因为什么呢?
郭子介:我觉得体制内不太灵活,这是方面。第二方面是工作内容和待遇可能也不见得很理想。
李翔:你对体制内工作的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郭子介:学校里有很多这样的分享,也可以去跟别人交流,而且你的一些长辈也会给你建议,他们会结合你的状况来建议你要不要进体制。
李翔:去考公务员是一个主流选择吗?对你们学院的同学来说是吗?
郭子介:进体制在研究生阶段是主流选择,但通过考公进入的比例不是非常多。我们学院的同学也是这样。一般本科不会进体制,本科学历在体制内有些劣势。
李翔:你在互联网的三段实习经历,可能去美团相对是有目的性的,就是要去学习怎么做产品经理,其他的都是随机的、没有目的性的吗?
郭子介:百度那段可以把它理解成随机的,因为就是我投完简历之后,有人要我,我就去了。但我觉得它也有目的性,可能是就提升能力和背景而言。
其实,你实习一段时间之后,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的成长就很有限了,你就该换一份工作了。我觉得我三段实习切换,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原因。比如实习到6个月之后,发现再做下去是在重复我前面学到的东西,那我就走了。另外,你对你的简历还是有一定的需求,也不是说实习段数越多越好,但是至少每一段实习都要有一些能讲的东西,太短或者太长可能都不好。比如,如果待了9个月都在做很基础的工作,人家就会问,你怎么就学到这么一点东西?所以你要在一个适当的时候离开。
李翔:你段在百度做用户分析,学到的是什么?
郭子介:段待了6个月。我觉得这一段首先是大致了解了互联网的运作方式,知道里面的工作是怎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收获。那段时间发现自己确实还是比较适合做这个工作。比如,我们当时做研究就是做用户访谈,写问卷,这都是我比较擅长的。互联网公司确实也氛围不错,我待的三个地方都是,同事年龄基本上都在二三十岁,相对比较快乐。
李翔:百度实习完了以后去腾讯实习的吗?是在北京实习?
郭子介:对。就在知春路,离我学校很近。那是一个比较新的业务,一个出海初期的业务。所以当时他们对需要什么样的实习生,具体该做什么,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晰,去到那里之后的工作也并不是特别的固定。
我的mentor(导师)有什么事情要做,忙不过来的话就会交给我;如果忙得过来,那我就没什么事。所以在腾讯那一段时间,我其实没有做太多的工作。我觉得还挺庆幸的,我在腾讯从5月做到9月,正好赶上了秋招那两个多月,没有太多的活,每天看公司的经验分享,每个企业都有类似于“大学”之类的部门,你可以看很多的东西,每天都在读。
李翔:秋招拿到了offer之后,去了美团实习?在美团哪个部门?
郭子介:对。在美团买菜做用户产品。其实去年的秋招,我也不算特别顺利。我找的是产品经理的岗位,它和我之前的两个实习岗位其实不是完全匹配的。我当时特别担心秋招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就想着再积累一下简历,万一要走春招呢。后来比较庆幸的是,秋招找到了中意的工作,今年春招就没有再去面试。去美团实习的决定,是在我收到百度offer之前做的。
李翔:你为什么想要找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呢?
郭子介:因为我觉得产品经理是一个天花板更高的工作。像用户研究、商业分析,其实都是偏中后台的岗位,它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支持产品经理的工作。产品经理处于分工当中更核心的位置,能给人的锻炼是更多的。准确来说也不光是天花板高,它的下限也高,整体的上下限都会高一点。
李翔:当时你对产品经理的认识,是通过看媒体文章得来的,还是在实习时接触到的?
郭子介:在工作里。产品经理是我们用户研究的甲方,给我们提需求,我们去辅助他的工作,所以那个时候就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相对下游的位置。在段实习的时候,我就想尝试产品经理的工作,但是没有立刻找到,我在找暑期实习时的投递策略出了点问题。我没想到找一份产品经理的实习那么难,当时只投了字节、腾讯和美团。而且腾讯投的是商业分析,还不是产品经理。
我当时还没有经历过产品经理的那一套面试。产品经理和运营的那套面试是有特别多学问的,你要做很多的准备。我当时准备得不是很好。结果相当于我是没有暑期实习的,我在腾讯做的是一段日常实习,那个组可以理解为是没有留用机会的,暑期实习才有留用的机会。
所以逻辑是,开始在百度的时候,发现产品是我们的上游,当时想说做一下产品看看,后来在面试产品实习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发现问我的很多东西我都不懂。所以在腾讯实习的阶段,我就开始看比如说《腾讯产品18讲》《幕后产品》等去学习。确实学的时候也觉得产品经理挺有意思的,后来就决定做下去。
李翔:产品经理面试的套路能举一两个例子吗?
郭子介:面试都是非常程序化的。要有一个自我介绍,以及回答针对你经历的提问,还有一些专业的问题。
你要怎么去讲经历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比如说,你要很好地掌握STAR模型[1],很好地掌握金字塔原理[2]。如果你在讲一段经历的时候,没有以金字塔的方式一步步讲,他们就会认为你这个人的沟通基本功不够,表达能力不行,或者你的思考不够深入之类的。但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在面试前准备到的,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组织语言就好了。包括我后来去美团实习,同事跟我说,发现清北的同学有时候能力也没有很强,讲自己的经历讲得不好,其实就是没有按照那个套路来讲。如果训练一下,是可以很快训练好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像是怎么引导你的面试官往你希望的方向去提问。比如你在简历里面写经历时,刻意不写全,你没写全的就是引导他提问的方向。再比如说有一些常见问题,你喜欢的产品是什么,不喜欢的产品是什么,给他提三个优化建议,你如果删三个功能的话会删什么,你看什么指标,为什么这么做,都有一套固定的分析方式。你把这些套路都掌握好之后,基本上面试就可以面得不错。
李翔:这些套路应该也是会在大家中间流传的,可以这么讲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