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 身边的本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身边的本草

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35.1 4.5折 7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57999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279070

上书时间2024-11-13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本草的无限可能

如果说本草是一个仅次于汉字的典型中国元素,恐怕是不会错的,在海内外华人世界里,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本草。

自史前时代开始,中华先民便认识到植物具有功能各异的医药效果,并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梳理出有别于西方的本土医药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医学或中医药学。而在西学东渐之前,中国的本土医药学是可直接称为本草学的。正因如此,我国古代医药学典籍总是以“本草”二字加以命名,如《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海药本草》《本草纲目》等。乃至中国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说文解字》都称:“药,治病草也。”显然,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所处的东汉时期,“药”和“治病草”已然被等而视之。在古汉语中,“草”和“木”并没有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区分,它们所包含的意蕴也是相通的。因而本草之“草”,也泛指各种药用木本植物。此外,药和草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仅体现在“药”字的字形结构,也体现在这两个汉字的固定组合方式:草药、药草。这样的关联,也被现代汉语承续下来,因而本草一词首先是中国古代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同时也泛指各种中草药。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郊祀志下》:“成帝初即位……

侯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初,“本草”应是各种药用植物的总称。之后,药用对象的范畴逐渐扩大到动物、矿物等。然而,即使到了《神农本草经》成书的年代,其所收录的“中药”仍多为植物,所以五代的韩保升才会有这样一番注解:“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多也。”也就是说,在所有药用对象中,植物仍占据着较大比例。《神农本草经》收录有365种中药,植物便占了252种;《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其中植物类达1094种,占比将近60%。植物占比超过矿物、动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古代中医药典籍中,植物在中华传统医药学中所占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本草学——中医药学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华传统思想形成的过程。在步入农业文明之前的蛮荒时代,先民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围绕着延续生命展开,其中又以食物为要。在寻找和发现食物以维持、延续生命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特定医疗(或致毒)功效,引起了先民的关注,久而久之,本土医药学开始萌芽。而对这类具有一定功效的植物特定生长性状的观察,也正是中华先民能动地了解自然的开始。由此及彼,逐渐形成中医独特的“取象比类”思维,再由此发展为辨证施治的系统方法。这或许也可理解为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人自身的认识也逐渐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草学既是中华先民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他们智慧的重要成果。沿着这样的脉络去分析和总结,怎么强调本草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而谈及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两张名片——中医和美食时,余秋雨先生曾说:“我们在国外开了那么多的孔子学院,还不如在人家门口开一个中医诊所、一个中餐厅实在。”其原因也在于此。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是古往今来的思想史家或文化史家所忽略的。而本草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更是长期被人忽视。即使是在近年,如北京药用植物园这样权威和专业的机构,也更侧重于本草的潜在药用价值。由于缺乏对本草的人文及美学价值的关注,导致对这一具有无限潜力的“富矿”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国外。

从13世纪至17世纪,西方商人及早期的传教士,先后从中国引种的植物有菊花、牡丹、芍药、蔷薇、月季等。著名的植物猎人威尔逊在滞留中国的12年间,收集了65000多份植物标本,并将1500多份植物的种子和160多种植物的切片带回西方。这些源自中国的植物,经西方科学家栽培,又流回中国市场,其中就包括曾经从中国引种到国外,再由国外企业研发成系列产品的玉簪,以及成为新西兰农业支柱产业的猕猴桃等。基于这样的现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试图建立一种集本草的美学和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本草家庭园艺”体系,限度地丰富和拓展本草的文化内涵。就此,我试着将“本草家庭园艺”的定义及主要相关内容归纳如下:

本草家庭园艺是以本草与经过科学手段配制而成的植料为主要素材,创作盆艺、造景作品的艺术形式,追求本草的人文内涵与现代盆艺、造景艺术的完美结合。以精心选育、驯化、组培等手段,使本草植物达到盆艺、造景美学要求的系统工程,即为“本草家庭园艺化”。

本草家庭园艺旨在通过家庭园艺的形式,限度地发掘本草植物药用价值之外的人文及美学价值,借此继承和发扬本草文化,提升传统本草文化的亲和力及国际影响力。由于侧重家庭和个人,本草家庭园艺和传统的药用植物园艺也有一定区别:前者的参与者是以家庭或个人为主的广大消费者群体,作品多精工细作,具有件小气大、意境悠远的盆艺特征;与此相对的药用植物园艺,则泛指利用本草植物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参与对象为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讲求的是气势及整体视觉效果,北京药用植物园和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即为这种造景或景观设计作品。前者不受时空环境制约,完成的作品可在不同地域进行巡回展示,可用于推广和普及本草文化;而后者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且受季节影响较大。

当然,本草家庭园艺的普及,也有助于广大参与者在深入了解本草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乡土情怀。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设计的本草家庭园艺实操课,则兼具了“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此书仅为“本草家庭园艺”体系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虽侧重挖掘本草植物的人文内涵,但对各种本草的植物学特征及相关的养护方法,也都有一些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每一种本草植物。随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本草文化或可在不远的将来,以盆艺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并终形成庞大产业传到海外。

此诚为我所愿也。

2019年10月10日  于澄远斋



导语摘要

人似草木,气息相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草”字即是东方民族血液中流淌的韧性,有“草民”“草药”“草根”等称谓,含蕴表意,微言大义。本草,是传统中医对药物学的统称。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迥异的气候,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本草,扎根大地,以仰望的姿态洞悉人间。

作家阿南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如黄连、天门冬、姜、丁香、芍药、紫花地丁等切入,建立起一套集本草的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本草家庭园艺”体系,限度地丰富和拓展本草的文化内涵,彰显本草美丽、神奇且有趣的一面。并从“药食同源”的视角深度解读本草知识,用200多幅贯穿古今东西的图片,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方式,使本书更具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通识读本的价值。

 



作者简介

阿南,本名郑炳男,著有系列随笔集《自在书》及古汉字学专著《汉字的前世今生》,迄今出版四十余部译著。所著的诗、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作家》《民族文学》《延河》《散文》《天津文学》《南方文学》《鹿鸣》《当代诗歌》《诗歌报》等纸媒。曾企划统筹大型中国艺人系列纪录片《绝版现场》。近年来致力于国兰和石斛等本草的新品种培育,业余写作关于汉字源流及本草文化方面的专著。



目录

序 本草的无限可能


黄连 苦寒性味,只为换取你安康


绞股蓝 缠绕的心事 


天门冬 抱朴子的仙药 


叶下珠 心思缜密的本草


当归 佛家慈悲情怀的化身


远志 励志的本草,食之益智,赠则明志


紫花地丁 适合用来表白的本草


麦冬 在城市中默默奉献的绿植


玉竹 清风疏竹的美名


凤仙花 果实一碰就炸的“急性子”


石斛 在生命禁区顽强生长


姜 孔子所言每顿必吃也不可多吃的本草


万年青 明清皇家爱的盆栽


芍药 从两情相悦的信物到惜别的代言人


人参 曼妙的“百草之王”


玉簪 江南花


青藜 传统孝道的载体


藏红花 昂贵的香料 


丁香 香料战争的导火索


卷柏 随灵魂迁徙 


竹 歌咏从未间断


淫羊藿 让你离不开我 


淡竹叶 张飞靠它打败张郃,芈月因它险些无缘降生?


细辛 天然的杀虫剂 


独根草 二氧化碳的克星


天仙子 以美人之名,行恶魔之事


后记 左手汉字,右手本草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人似草木,气息相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草”字即是东方民族血液中流淌的韧性,有“草民”“草药”“草根”等称谓,含蕴表意,微言大义。本草,是传统中医对药物学的统称。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迥异的气候,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本草,扎根大地,以仰望的姿态洞悉人间。


作家阿南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如黄连、天门冬、姜、丁香、芍药、紫花地丁等切入,建立起一套集本草的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本草家庭园艺”体系,限度地丰富和拓展本草的文化内涵,彰显本草美丽、神奇且有趣的一面。并从“药食同源”的视角深度解读本草知识,用200多幅贯穿古今东西的图片,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方式,使本书更具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通识读本的价值。


 



主编推荐

阿南,本名郑炳男,著有系列随笔集《自在书》及古汉字学专著《汉字的前世今生》,迄今出版四十余部译著。所著的诗、小说、散文作品散见于《作家》《民族文学》《延河》《散文》《天津文学》《南方文学》《鹿鸣》《当代诗歌》《诗歌报》等纸媒。曾企划统筹大型中国艺人系列纪录片《绝版现场》。近年来致力于国兰和石斛等本草的新品种培育,业余写作关于汉字源流及本草文化方面的专著。



精彩内容

  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作为佐料食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有人误以为,这种植物的根茎之所以被称为姜,是因为初发现它的神农氏姓姜。神农氏姓姜不假,但姜却并非因神农氏而得名。因为姜原本写为“?”,《说文》称:“?,御湿之菜也。”“?”应当是个形声字,上面的草字头表示这是一种草本植物,而下面的“彊”字则用以表音,原本代表的是疆域或田地的边界;“彊”的本字为“畺”,人们后来进行简化,将其写成了“薑”。因此,《正字通》在说明“薑”字时说“同?省”,即“?”字的简写。后来在汉字简化过程中,薑、姜才合并为姜。不过,如果按照王安石在《字说》中的说法:“薑能彊(强)御百邪,故谓之薑”,彊是强的本字,如此,“薑”就不仅是个形声字,其得名也可能源于其具有很强的“御邪”功效。再者,中医所说的干姜,指的是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采挖,经过干燥处理的老姜根茎。《本草纲目》称:“干姜,以母姜造之。”母姜即老姜。而生姜,很多人通常认为是新鲜、尚处于生长状态的姜。其实不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生姜指的是干姜中未成熟且鲜活的根茎,并指出:“今人谓不干者为生姜。失之矣。”由此可知,严格来说,生姜应该是指鲜活的嫩姜。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都认为姜是舶来品,原产于东南亚或印度。但近年来的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支持“姜原产于中国”的观点。除前文提到的孔子与姜的交集外,差不多成书于2500多年前的本草类古籍——简书《万物》中也记载:“姜叶使人忍寒也……。”这些文献资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经对姜的性味、功效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在《穆天子传》中,共记录了四次周穆王在西巡途中赐给当地人黄金、桂姜等珍贵礼物的史实。桂姜,即肉桂和生姜,是

久负盛名的香料。据《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曾将用肉桂和生姜作为香料制作的肉脯赏赐于人。在当时,肉食尚且珍贵,何况是加了肉桂和生姜等调味品精工细作而成的肉干,难怪周穆王将其视若宝贝赏赐于人。周穆王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00年,如此算下来,姜在中国,差不多也就有了3000年的食用历史。或许正因如此,俄国学者布靳斯奈德认为,中国人先于其他民族了解到了姜,并强调:“毫无疑问,姜原产于中国。”另有英国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生姜是由中国南方传到马来群岛,并进一步传播到东非、地中海地区的。而学术界通常认为,姜的拉丁学名中Zingiber来源于梵文Sringavera。不过中国的植物学家吴德邻先生考证发现,“Zingiber这个词可能是波斯商人将中国话‘姜’(居音切)加上一个本民族土话‘bil’而成。‘bil’来自波斯语‘bila’,指装麝香的容器或袋,这里借用来指有姜的香气。直到现在,在伊朗还是称姜为‘Shangabil’,阿拉伯语则为‘Zangabil’。”而现在,姜在中国,除药用外,也是很多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用量极其惊人。中国人对姜如此痴迷,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姜辣素——姜的辛香味正来源于此。姜辣素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学物质,其沸点高达240℃,因此入菜时无论怎么煮,姜味始终不变。而在西方国家,姜常被用作甜品的配料。在日本和韩国菜系中,嫩姜常常作为单独的开胃小菜出现在食客的餐桌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姜是以姜块进行无性繁殖的,跟土豆的情况有些类似。不过在生长的过程中,老姜的体量不降反增,而土豆的种薯种到土里,过不了多久就会完全腐烂,终变成新土豆的肥料。

姜科植物在植物界也算得上是个大家族,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49属,150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属,150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方地区。姜科植物中有很多闻名的香料和药材,如砂仁、草果、益智、草豆蔻、生姜、姜黄、莪术等。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国产姜科植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种类是适合园林绿化的。目前,南方地区有白姜花和花叶艳山姜等少数品种得以绿化应用。

姜科植物不同于大多数有花植物,在其具备的6枚雄蕊中,只有1枚可以发育成正常的雄蕊,其余5枚在发育过程中或消失或特化或退化。姜科植物花朵耀眼的唇瓣,就是由两枚雄蕊一起特化而成。这样特殊的花朵结构,使有些姜科植物进化出了独特的繁殖方式,如豆蔻属和山姜属植物的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以及大苞姜属植物独有的花粉滑动自花授粉机制等。同时,姜科植物的花都比较短寿,它们缩短自己的花期,并非厌

倦了招蜂引蝶,而是基于遵循自身的收益规律:花的寿命越长,适合度收益越大,但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进一步延长花的寿命,适合度收益增加的程度便会渐趋减缓。此外,花的寿命和维持花的寿命所需的资源关系恰成反比——随着花的寿命的增加,为进一步维持它继续开放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于是经过认真权衡,它们选择了理想的花的寿命。

在家庭园艺中,除姜花、海南三七、闭鞘姜等品种外,还有一种姜科植物适合作为家庭园艺素材——象牙参。云南大理一带出产的象牙参株高常不足20厘米,花色丰富,有白色、黄色、玫瑰红、紫色、天蓝色等,自成体系。而产自西藏的象牙参,株高仅十几厘米,室内盆栽好。

本草小百科

特化

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某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某些局部器官有时会变得过于发达,这种现象称为特化,它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特殊表现。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很多人认为两性花植物是通过自花授粉实现繁殖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多数的有花植物,为了避免自交或近交引起下一代的适应性下降,进化出一种精巧的机制以达到远交的目的。比如热带植物山姜科的山姜属和豆蔻属植物,便会在开花时主动弯曲花的柱头(上举或下垂),从而避免自交,实现自花传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