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快速发货
¥ 12.6 3.2折 ¥ 39 全新
库存32件
作者章开沅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04056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9233897
上书时间2024-11-13
张謇不是革命家,然而却与辛亥革命发生密切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张謇选择了实业与教育,欲以实业与教育救国。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并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他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活动,都从实业和教育救国的前提出发。辛亥革命前,他参与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他任南京临时政府总长;1913年出任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称帝后辞职南归。1926年病逝,给世人留下一个号称全国模范县的南通。本书详尽描写了这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艰难而不平凡的一生。
张謇不是革命家,然而却与辛亥革命发生密切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张謇选择了实业与教育,欲以实业与教育救国。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并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他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活动,都从实业和教育救国的前提出发。辛亥革命前,他参与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他任南京临时政府总长;1913年出任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称帝后辞职南归。1926年病逝,给世人留下一个号称全国模范县的南通。本书详尽描写了这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艰难而不平凡的一生。
章开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章 年少凌风霜
节 游幕生涯
第二节 经营乡里
第三节 夺魁幕后
第二章 言商仍向儒
节 状元办厂
第二节 两个世纪之间
第三节 实业与教育
第三章 更张瑟改弦
节 倡导立宪
第二节 咨议局与请愿
第三节 地方自治
第四章 人海战风雷
节 辛亥前后
第二节 农商总长
第五章 既死愁不休
节 大生集团的兴衰
第二节 艰难的晚年
张謇不是革命家,然而却与辛亥革命发生密切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张謇选择了实业与教育,欲以实业与教育救国。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并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他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活动,都从实业和教育救国的前提出发。辛亥革命前,他参与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他任南京临时政府总长;1913年出任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称帝后辞职南归。1926年病逝,给世人留下一个号称全国模范县的南通。本书详尽描写了这位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艰难而不平凡的一生。
章开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第二章 言商仍向儒
节 状元办厂
一、转变的契机
张謇从天津乘海轮南下,于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七日经由上海抵家, “入门伏地恸绝,寝苫丧次”。此后即忙于丧礼杂务,并且欠下六千多元债务。 由于“意绪荒忽”,三个多月时间连日记也不想写了。 但是,通海地区处于江海交接要冲,狼山镇即在其间,所以历来都是 江防重地。由于面临日本海军随时可能侵入长江的威胁,张謇很快又振作 起来,参加了兴办团练保卫乡里的一些活动。 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卅日,闲居在家的张謇突然收到通州知州 的来函,说是张之洞(时已移署两江总督兼署江宁将军)已经奏请任命他 总办通海团练。而在此五天以前,他已经为海门厅同知起草了防务章程, 准备妥善安排即将前来驻防的仲字六营。从正月到闰五月,在五个多月时 间里,他为江防工作付出了大量精力。 张謇办理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严谨细密的风格,他还是认真负责地亲自 起草了《海防团防营制》《民团续议》,提出一系列具体的主张和办法。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方案大体上都是以湘军营制和他本人在“壬午之役” 中的经验作为依据。他还写了一首《通海劝防歌》,大意是揭露日本侵略 者的残暴罪行,激发人们保卫乡里的热情,鼓舞练勇的信心。由于是对民 众宣传,所以文字比较通俗易懂。以其中一段为例:“沿江沿海有沙滩, 滩多洪曲碍轮船。日便分兵犯我境,大炮小船不能运。若论内地尽是沟,天然地营不要谋。撤桥断坝设阱陷,各就各圩容易办。道路原是本地熟, 层层深入他不敢。”这种以主待客、以逸待劳的积极防御主张,是比较现 实可行的。同时,他鉴于过去办团练借筹款苛扰乡民的积弊,自己率先以 二十四箱书籍,“付典肆抵质银千元”,补助通海团练费用,而不采用募 捐的办法。 但是,通海团防已经没有机会受到实战的检验了,因为不久就签订了 《马关条约》,中日战争宣告结束。闰五月十四日,张謇正式收到张之洞 的撤防公牍,随即陆续遣散各营练丁,半个月以后全部结束了团防事务。 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正是在此时形成的。他在这年夏天为张之洞 起草的《条陈立国自强疏》,比较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救亡主张。 这件疏稿首先分析了《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性,接着提出加强国防、 广开新学、提倡商务、讲求工艺等等建议,而其中值得注意的则是他非 常强调发展近代实业和近代教育。 张謇借鉴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强调应该采取“商办官助” 的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他批评清政府“但有征商之政,而无护商之法”。 建议各省设商务局,“令就各项商务悉举董事,随时会议,专取便商利民 之举,酌其轻重,而官为疏通之。勿使倾轧坏业,勿使诈伪败名。凡能集 巨资多股设一大公司者,奏请官吏奖之”。 其次,在工业与商业的关系方面,他没有笼统地主张发展实业,而是 把工业提高到首要地位。“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 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 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这本 来是有识之士在中法战争以前就已经讲过的道理,但张謇毕竟经过亲身体 验才奉之为圭臬,真诚地要努力使之成为现实,而且其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的主观愿望也是极为强烈的。
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张謇认识到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紧迫性。 他主张:“应请各省广设学堂,自各国语言文字,以及种植、制造、商务、 水师、陆军、开矿、修路、律例各项专门名家之学,博延外洋各师教习。 三年小成,乃择其才识较优者,遣令出洋肄业。”并且强调,不仅要“培 之于先”,更要注意“用之于后”,充分发挥这些新式人才的作用。从沉 溺古代典籍、八股制艺,到迫切要求学习西方农业、工矿等等科技知识, 这是甲午战后张謇思想的一个巨大进步。 张謇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 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实业需要人才,人才出于学校。但兴办学校需要 经费,这又不得不仰仗于实业,所以张謇认为自己的救国宏谟还得从实业 入手。张謇就是这样走上状元办厂的道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